如何理解本輪高股息資產價值重估的邏輯?

2023-05-10     蘿蔔投研

原標題:如何理解本輪高股息資產價值重估的邏輯?

本輪行情更重要的是資金推動的價值重估。

保險新業務大幅增長,存量到期也有再配置壓力,與保險投資相關的資產(比如債權、高股息資產)漲幅較大。近期,銀保監會推動保險「預定利率」下調(從3.5%調降至3.0%),而銀行的股息率目前在5.5%~6.0%水平,高股息權益資產受到險資青睞。

過去三年有三類資產規模增長較快:一是銀行理財,但去年年底受債市波動影響後規模增長停滯。二是定期存款,去年經濟下行過程中,居民端定期存款規模增長接近8萬億元,背後反映的實質是中高收入人群各個投資渠道、各類資產預期收益持續下降,不得不選擇價格下行較慢的定期存款進行配置。三是保險銷售大幅增長(去年下半年開始);而且在疫情管控放開前,居民部門已經在系統性提升保險資產的配置比例。

銀行體系今年上半年的配置壓力較大,目前社融增速在10%左右,但是經濟增長只有4%~5%,這意味著有大量資產需要通過投資端(金市、同業等部門)配置。理財凈值大幅波動(去年年底),定期存款價格不斷下調(去年下半年開始),這種情況下保險的回報率優勢開始凸顯,金融體系配置資產的資金大量流入保險機構,1月至5月險企個險新單期繳同比增速逐月抬升。本質上是回報率勢能改變資金流向,最終帶來資產配置比例的改變(這種情況在2014、2015年也出現過)。

高股息策略的前提是經濟下行有底。

預計今年經濟或將延續溫和復甦態勢。保險今年的增量資金規模較大,高股息資產有望被不斷地買入,如果銀行股息率從6 %降到5%,那也意味著20%的漲幅;如果股息率再降,則回報可能超過20%,這就是當前銀行股的核心邏輯。很多投資者不理解為什麼過去一段時間漲的都是低估值的品種,其中即使部分個股基本面較差,但也能實現較大漲幅。原因就在於當前是負債推動的高股息行情。中特估與高股息高度相關。理解本輪行情背後資金驅動的邏輯,就能很好得理解這輪銀行、高股息、中特估牛市的基礎。

負債推動的行情什麼時候會改變?

首先要觀察未來的資產配置動向,全年來看,年初銀行主動大規模增加保險代銷,是年初就定下來策略,將會全年執行。保險代銷放緩可能是一個好的前瞻指標,但是從負債端到投資端傳導有一定時滯,現在往後看一兩個季度,高股息銀行投資特徵大機率還是會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fe3cb55782986ec2a8098e59690f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