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60歲的楊紫瓊,正在另一種「性感」的路上,越走越遠

2023-01-14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事實證明,60歲的楊紫瓊,正在另一種「性感」的路上,越走越遠

60歲的楊紫瓊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成為「華人之光」,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一個人得到了矚目,得到了名和利,大家就會下意識扒拉她成功的路徑,看看是否對自己的人生有參考價值。

仔細看楊紫瓊的路徑,你會發現,她對我們普通人而言並無太多助力,但對內娛女明星卻是莫大的「諷刺」。

她與內娛的女明星,可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走向名與利的路徑不同,姿態也不同。

內娛女明星,忙著裝點少女感,裝點風情,誓要在紅毯上一決高下。

撕番位,拼代言,卻忽視技藝。

於是我們看到,滿屏都是「白幼瘦」和「無根無基的風情」。

而楊紫瓊擁有的是另一種「性感」,是對內娛女星的降維打擊,不風情,但自信且強大,是大家眼中關於「成熟女性」的理想模樣。

是木蘭馳騁疆場,斬落偏見,斬落陳規,斬落原始條件的懸殊。

是圈內眾人忙於修煉「媚術」,用美貌、人設,維持對觀眾的吸引力時,她古板又遲鈍,只想著練武,練演技。

除此之外,不做額外功。

哪一條路徑更高明呢?

回過頭看,內娛女星仍在小打小鬧。

楊紫瓊卻在另一條「性感」的路上越走越遠,終於等到「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楊紫瓊的性感,是噴薄而出的生命力

如果把楊紫瓊「熟女式的性感」解析為自信,也不是很恰當。

自信不是每個狀態下都迷人的。

比如那種無根無基的自信,就容易被調侃為「普信」。

而楊紫瓊的自信來源於她堅持不懈的自我建設,並於最後得到了世俗里「功成名就」的回饋。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所有的肆意與極樂都寫在了臉上。

換而言之,她的自信,是對「努力就會有收穫」的篤信。

於是在生命的每時每刻,都充滿了生命力和行動力。

在她摘得影后桂冠的《瞬息全宇宙》里,楊紫瓊飾演的伊芙琳,經營著一家洗衣店,丈夫怯弱無所事事還要與他分離,女兒叛逆愛頂撞。

理所當然,伊芙琳是家庭里身心俱疲的那一個,要忙於生計,與審計師過招,又要和孩子丈夫「周旋」。

她不喜歡當下,常常想「要是我能這樣就好了」。

於是突然間,她擁有了超能力,可以穿梭到任意平行宇宙。

變成作家、變成女俠、變成廚師、變成石頭。

變成沒結婚沒當媽的自己,那是個輕盈,無負擔的女孩。

現實里,上帝不給任一個人類超能力,楊紫瓊卻自己修煉來了超能力。

與內娛女明星不同,楊紫瓊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野蠻生長的狀態。

在香港影壇時期,靠武藝,劍走偏鋒。

好萊塢時期,也要單打獨鬥。

沒有粉圈的鼓勵和庇護,沒有寄希望於美貌。

大多數時間,她默默蓄力,默默等待。

別說是和今日比,就算是和當年的香港女星相比,楊紫瓊也畫風清奇。

別的女明星,多風情,多美艷,周旋於富商間,挑逗富太底線,然後在熒幕上盡情發散魅力。

可楊紫瓊不同,她是打女,臉上的線條很剛硬,又總是抿著嘴唇,不苟言笑。

她不是不能當美女。

她出生在馬來西亞,爺爺輩就是開公司的富豪,父親是律師,有錢有聲望。

所以她從小接受精英教育,4歲開始就學習芭蕾舞,長大後到西方拿舞蹈戲劇學位。

21歲那一年,憑藉美貌吃飯,參加了選美比賽,成為了「馬來西亞小姐」。

後來簽約了第一任丈夫潘迪生的演藝公司,開始闖蕩香港演藝圈。

第一次演戲時,她還是美女。

在《貓頭鷹與小飛象》里,她飾演一個怯弱愛哭的老師,別人厲聲幾句,她就哭得梨花帶雨。

畫面很動人,但楊紫瓊不喜歡這樣的角色。

公司問她想走什麼戲路,她說她想演武打片。

她從小學習舞蹈,「練舞」和「練武」有共通之處,反正都是調動四肢的,應該大差不差。

於是她被帶去了洪家班,修煉了兩年的武打。

她很用功,每天都要操練五六個小時才罷休。

1985年,她在電影《皇家師姐》里飾演女警,身手了得,身姿靈敏,讓觀眾過盡了打戲的快感。

由此,楊紫瓊開始了「廝殺搏鬥」的人生。

《超級計劃》、《詠春》、《警察故事3》……

她憑藉矯健的身手,給觀眾留下了「香港第一打女」的稱號,一度成為亞洲片酬最高的女明星。

靚女靠「靚」,打女靠「搏命」。

1995年,拍攝《阿金的故事》,楊紫瓊在裡面飾演一位女武師。

拍攝一場高空戲的時候,她意外從六米的高的高台墜地,險些偏癱。

導演許鞍華為感謝她的貢獻,特意在片尾說明了情況。

那一年,楊紫瓊對當打星有了猶豫,半條命都快沒了,還要繼續嗎?

答案寫在後來。

她不僅要「打」,還要「打」進好萊塢。

1997年,她因出演電影《明日帝國》而名噪一時。

起身飛踹,從高處一躍而下,這些對於曾經因打戲負傷的楊紫瓊而言都只是「洒洒水」。

無論是在戲內,還是在戲外,她都樂於挑戰人體的極限。

當時的《國家地理》邀請她拍攝一組大片,看似是邀約,其實多少有些刁難。

在外人看來這組大片幾乎不可能完成。

拍攝地點是在半空中,她唯一反抗地心引力的連結,是直升機上掉下來的一根繩索,除此之外,她還要擺出高難度的動作。

但在反覆的試飛與調試中,她做到了。

好萊塢不是溫室,對於楊紫瓊的身份而言,更加不是。

在金球獎上收穫獎盃的楊紫瓊,距離上一次獲得全世界關注,其實已經過去了很久。

在《藝伎回憶錄》里,章子怡憑藉此片獲得金球獎提名,成為那時第一個得此殊榮的華人女星。

而作為配角的她,什麼也沒有。

在此之後,楊紫瓊在好萊塢的奮鬥並不如意,出演主角的機會並不多。

在《極速秒殺2》、《摘金奇緣》等影片里,都只是戲份不多的配角。

始終等不到那一個,當主角,證明自己的契機。

終於,她等到了《瞬息全宇宙》。

對於她意義之重大,可想而知。

那是好萊塢頭一回讓華人女明星當大女主,也是她第一次在好萊塢里當大女主。

走紅毯時,她接受採訪,長嘆一口氣:

「埋首事業這麼多年,看著那些光鮮亮麗、功成名就的前輩,我內心肯定是有不甘,好在現在我終於被大家看到了。」

在致辭上,她提到自己已經年滿六十歲了。

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六十歲」都意味著拼搏的空間日益緊縮,所有人都催促你停下腳步,趁早養老享樂。

但楊紫瓊說今日的自己依舊幹勁十足,自己已經奮鬥了四十年,絕不會輕易放手,把世界拱手讓人。

所以我們篤定,60歲的楊紫瓊,未來可期。

楊紫瓊的性感,不是討好,是放肆做自己

把楊紫瓊和「性感」一詞聯繫到一起,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

那麼長、骨骼明顯的一張臉。

眼神里沒有太多的柔情,看著凶,有些強悍,甚至乎老氣橫秋。

這些面相特質完全與女性化背離,怎麼會談得上性感?

只能說,還是太武斷了些。

來,看看這些片段。

《星月童話》里,常盤貴子與楊紫瓊同框。

常盤貴子應該是站在大多數人審美點上的那一位,眼睛又大又水靈,滿目柔情。

最重要是,相比於楊紫瓊那一張「馬臉」,她面部的比例更接近於「三庭五眼」,給人的感覺更親切舒服,也更女性化。

可楊紫瓊在她面前有輸嗎?

沒有。

她牽著馬匹向你走來,暖陽把髮絲照得金黃,語笑盈盈。

切到中景,手臂上的肌肉若隱若現。

又或是,抬手抽出簪子,一頭茂密的秀髮傾瀉而下。

她轉頭望你,你終於從她眼神中看到一絲焦灼與茫然。

但這種焦灼與迷茫,區別於常盤貴子那種少女探世界,對於一切一切都心裡沒底的「懵」。

楊紫瓊這樣,更像對人生已有了感想和答案,大部分狀態下是篤定的。

但偶然之間泄露了那麼一絲猶豫和悵然。

網絡把這樣孱弱的眼神叫作「破碎感」。

常盤貴子是琉璃花樽,無時無刻不脆弱易碎,惹人憐。

楊紫瓊是擺在桌沿的玉鐲子,沒那麼易碎,但被手欠的小貓推下了地,還是出現了裂痕,更揪心。

少女與熟女的區別,也許就在這。

有人覺得少女活色生香,熟女老氣橫秋。

有人覺得熟女智慧嫵媚,予人力量感,少女天真爛漫過頭,沒滋沒味。

還有人貪心,全都想要。

常盤貴子和楊紫瓊在性魅力上並沒有高下之分。

有高下之分的是審視者的審美力。

假定是與之談戀愛,你覺得她的存在應該是襯托你的高大、腦力,她只能聽話、只能示弱,那只能欣賞少女感的美。

你覺得你該和她平等地對視,感受她的聰慧與閱歷,那恭喜,審美剔除了偏見狹隘,往多元走了。

現實中,大多數內娛女明星們走的性感風,其實大多數都是「少女式的性感」,是帶有討好意味的。

她們把性感簡化成「魅」,眼神媚,姿態媚,可這種媚需要依託演技。

而楊紫瓊的性感,是另一種性感。

她不討好異性審美,也不討好世俗陳規。

她對於情愛的態度是——與其遷就別人,不如遷就自己。

她的好幾段感情,每一任伴侶都是大家眼中的鑽石王老五。

26歲時嫁給了開演藝公司,又引她入行的富豪潘迪生。

離婚後又與楊秉梁戀愛,對方是珠寶行的董事,兩人一度走到訂婚的地步。

1999年時,她與當時的男友,寰亞的高層鍾再思,一同開辦了電影公司,相愛四年後還是分開。

2013年,楊紫瓊終於再婚,和法拉利的總裁讓·托德結束了九年戀情,廝守至今。

你以為她的人生理想就是找一個看似穩固的依靠,讓渡自我,然後相夫教子度過餘生嗎?

不是。

在遇到現在的丈夫之前,她每一次分開的緣由都是:男友試圖把她禁錮在家庭里,要求她息影在家。

楊紫瓊當然不,擺脫一段消耗人的關係而已,說一不二。

她不只對愛情瀟洒,對那些七嘴八舌的偏見與世俗陳規也瀟洒。

梅艷芳葬禮上,身為她生前知己的楊紫瓊,不顧禁忌,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堅持為好友扶靈。

她就要推開陳規的阻礙,鄭重的送友人最後一程。

金球獎上,楊紫瓊上台致辭時發生的一個小插曲,也引發了爭相報道。

當音樂響起,示意她發言已經超時,應當到此為止時。

楊紫瓊說了一句:「Shut up!"。

又調侃說:「說真的,我能把你打趴。」

對自己表達欲的捍衛,勾勒出了楊紫瓊的自信與強大。

「你們有你們的預設,我有我的堅持」,楊紫瓊的瀟洒,來源於對自我的忠貞。

90年代的楊紫瓊已經是如此,訪談節目裡侃侃而談,想說什麼說什麼,沒有一絲一毫的擔憂,沒有一絲一毫的顧慮。

說自己轉型成為動作片演員的興奮,嫌棄成龍對於女生看法的老土。

由頭到腳都散發著自信——她明亮的雙眸,她擺動的肢體,連髮絲都被她帶得起舞。

那一頭茂密的秀髮,佐證著她的生命力。

這語笑盈盈的模樣,實在性感迷人。

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構成了她的另一種性感

回過頭看,她在自己的演藝之路上,有過兩次選擇。

一次是摒棄港片里的柔弱美女角色,劍走偏鋒,當打女。

一次是在好萊塢里前路茫茫時,依舊肯「等」,而非向下選擇,跑回華語電影演「媽媽」,演「阿姨」。

她也熱衷於挑戰身體上的「不可能」。

選擇靠打戲劈開電影之路,打到遍體鱗傷依舊打,去拍攝不可能完成的大片,都是例證。

無論是兩次偏執的選擇,還是對武打的熱愛,都是她蓬勃生命力的外在顯化——勇于堅守,勇於超越自我。

這樣的生命力,也構成了她的另類性感。

「性感」常常被誤認為是向外發散魅力,大家把它異化成一個個標籤,覺得是「風情撩人」,覺得是「狐狸精轉世,攝人心魂」。

向異性討愛,周身洋溢著討巧的柔情,泛濫的風情。

向大眾討愛,用力迎合大眾審美,費力包裝大眾所喜愛的人設。

這樣的性感,用外界的「愛與不愛」衡量自己的魅力,把自己的價值證明寄托在外人外物身上。

或許能吸引來一時的寵愛,但絕不長久。

可真正的性感迷人,從來不是討巧與討好,而是表里如一的豐盛。

內在豐盛,於是堅韌且自洽,永無「情緒內耗」。

那部分多餘的,施捨給旁人的柔情與愛,就是旁人眼中你的魅力。

外在豐盛是內在豐盛的果,是掙扎與蛻變的完成時,是你專注於自我建設,對名和利無執念了,名和利卻朝著你滾滾而來。

這樣的「性感迷人」當然長久,沒有讓人日久煩膩的泛濫負能量,卻有人人嚮往的名與利。

面對這樣「性感」的楊紫瓊,大家的寵愛與艷羨只增不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c4613141c9787ffbfd1b8ab5c8d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