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11的結尾,各家電商平台又給出了最後一次大規模優惠,不知道價格打動你了麼?翻看了一下自己的購買記錄,自己在今年雙11好像也買了不少東西,其中包括一些「大件」,既有認知上的大件,也有物理意義上的大件。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一下我買的最貴的四個大件商品,順便雙11的感受。
今年雙11可能是一個消費慾望最低的雙11,在月初解決了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後,就再也沒什麼消費慾望了。可能有小夥伴說,你花一萬多買個尼康Zf相機還叫沒有消費慾望?確實也就這個讓我興奮了一下,然後分享樣張被大家好頓吐槽,我確實不會拍照。而且這相機其實是滅門佳能R6換來的,經過一番「以舊換新」之後反而還剩了些錢。
換相機本來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這也是我留著佳能R6的原因,好在遇到了非常耿直的買家,把所有東西一併收走,價格也在能接受的範圍內。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換相機這事可能就要告吹。至於說旁邊的華為MateX5,它就是個擺設,我最近在用,但它不屬於我。
在往年的雙11相比,我是有一些消費主義傾向的,會趁著低價買些平時覺得沒啥用不太想買的東西,感覺抄到低價就是賺到了。但今年對比來看,每下單一款產品,我都要先想想有多少價值,使用頻率高不高,有沒有平替,自己有哪些舊東西可以賣掉。其實收入情況並沒有比往年更差,只不過相對來說,更願意把錢攥在手裡,而不是花出去。有沒有跟我一樣的?
第二個「大件」是FitStand升降電腦桌,1.2米長。和其他高大上的同類產品相比,它真就是只有簡單的升降功能和一個看起來質感還不錯的桌面,沒有什麼雙電機啊、記憶高度啊之類的功能,所以價格也是同類產品中最便宜,雙11可以做到799元到手。我對升降電腦桌這類產品不太感冒,即便有一些朋友在推薦,我也覺得站著辦公談不上什麼好體驗。
這款產品其實算是剛需,要說日常工作,我有一個不錯的桌子,也不打算換。只是這個確實是在工作中能用到的,以後會在視頻和照片里經常出鏡。第一波799元過去之後價格略微漲了幾十塊,然後就一直在等再次降價。如果沒有好價或者買不到怎麼辦?我購物車裡還有一個手動升降的,每次調整高度都要擰螺絲抬一下,好像也能作為平替,費點事而已。
第三個根本算不上的「大件」應該就是這個USB Type-C擴展塢了,原價169元,實際到手價98元,3個USB3.2接口和2個讀卡器插槽。此前在用的USB Type-C擴展塢是個雜牌的,有一部分接口壞了,於是這個也算是剛需。
想買一個外觀價格功能都合適的,尤其是想要線長一點的,於是挑了很久,一邊挑一邊吐槽廠商的產品設計,比如有些擴展塢都2023年了居然還是以USB2.0接口為主。它的優點就是比同規格分線器和讀卡器加在一起略貴一點,沒有貴太多,可以接受。
至於說第四個「大件」,其實還沒出手買,那就是血壓手錶。這款產品現在有包括小米、華為在內的幾個選擇,但被2000元左右的價格勸退。然後就被朋友指了路,去看看其他渠道啊。然後發現這東西有官方價、第三方價、過期未拆封產品、樣機、准全新二手、二手貨等等很多細分,水深得不得了,最便宜也就1000齣頭。偏偏覺得還靠譜的一家沒貨了,於是就等等。
這個其實是應該早早入手的,尤其是我這種體重超標又不愛運動的。但是,想想好像自己也沒那麼金貴,普通人一個。即便真的隨時都能監控「三高」動向,也根本沒有去醫院治療的動力,最多吃點藥調節一下飲食增加點運動。算是某種娛樂至死價值觀在作怪,所以對於該買的東西,反而沒那麼積極。
現在,買買買的產品陸續到手了,沒有多少拆箱的快樂,反而有一種疲勞或者從疲勞中剛解脫出來的感覺。現在又想起來了今年618看見的一個帖子,主打一個買了最新iPhone之後覺得不如把錢存起來,不知道過幾天我會不會有這種感覺呢?
但好像也並不是都像我這樣,比如我住的小區退休老人居多,實際今年雙11快遞自提點取包裹的人並不多,倒是這些大爺大媽們在大包小包的取東西,而且人均一口氣取五六七八件,是他們導致了快遞自提排長隊。也許雙11購物的快樂,已經轉移到他們身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