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島來信》演盡了戰爭的殘酷與震撼,看完影片我哭了好半天

2023-07-22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硫磺島來信》演盡了戰爭的殘酷與震撼,看完影片我哭了好半天

本文作者:川美眉

盛夏酷暑,本號老大推薦我看《硫磺島來信》,我才知道此片與《父輩的旗幟》被稱為姊妹電影,出自同一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兩片套拍,同一場戰爭中美日兩方各自的角度。《硫磺島來信》從日本國民的角度反思戰爭,渡邊謙/二宮和也/伊原剛志/加瀨亮等日本演員主演。而《父輩的旗幟》從美國人的角度,說的是同一場戰爭-「太平洋的絞肉機」。

感謝美國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從日美兩個國家的角度拍出了這兩部關於硫磺島戰爭的電影,從人性出發,表現了生命之旅、生存之途的艱難。深刻反思戰爭的殘酷和毀滅人類的罪惡。我先看的《父輩的旗幟》,大讚真實的兩面美國國旗的內幕,彰顯了戰爭血腥的反人類本質;再看《硫磺島來信》,同樣的絞肉機戰爭,日本軍人的家書比美國旗幟似乎更加令人窒息,令人心碎。我油然而生的悲切心情,使我想找個沒人的地方放聲大哭……

讓我們跟著這部電影還原78年前發生在日本小島硫磺島的兩軍對壘的血腥廝殺慘絕人寰的場面。1945年2月在太平洋戰場的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美軍拿下硫磺島後,在島上建立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使B29-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和後來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成為可能。日本人在硫磺島上的抵抗幾乎都是自殺式的。

被譽為「玉碎指揮官」的硫磺島日軍最高指揮官栗林忠道(渡邊謙飾)可以說是人體炸彈的先驅,大批的日軍潛伏在坑道里,子彈打完之後,就抱著炸藥桶衝進美軍陣地引爆。美國人在硫磺島上每一寸的推進,都是用大兵的血肉之驅換來的。硫磺島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兩萬多名駐島日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美方也有六千多人戰死沙場,一萬九千餘人負傷。是唯一一次美國傷亡人數大於日本人數的戰役。

電影開場就是「硫磺島陣亡紀念碑」冰冷的石頭碑文的鏡頭陰森森地閃過,配以沉悶的音樂,讓人的心漸漸下沉。西鄉升(二宮和也飾)和戰友野崎(松 悠希飾)在挖著戰壕,手上的鐵鍬在鏟土,嘴巴也沒閒著:西鄉說「這破小島給美國佬算了,什麼都長不出來,又臭又熱,蟲子多,還沒水喝」。野崎說「不行,這是日本的神聖領土。不過,我們拱手讓給美國佬,就可以回家了,那多好」。不想軍曹聽見了他倆的對話,衝過來質問,西鄉趕緊更正話語「我說打敗美國佬就可以回家了」。

軍曹不依不饒,說不愛國的農夫,說什麼鬼話,必須懲罰!他舉起鞭子開始抽打兩名戰士,一架直升飛機從空中降落在路旁,走出來的是栗林中將,他問了一下情況,說,你有足夠多的士兵,能把他們都鞭打到不能打仗嗎?好的軍官是用腦子,不是鞭子。

如此,西鄉和野崎逃過了一劫,按中將的提議餓他們一頓。中午,西鄉只喝了一點湯,晚上另一戰友拉痢疾很快聽說他死了。西鄉心事重重,給妻子花子寫信,告訴她這兩天就是挖戰壕,累死人了,還好來了個栗林中將,讓他們停止在灘頭挖坑,重兵將集中到折缽山、元山、東山、北洞穴等高地。

野崎的消息很靈通,他告訴西鄉,聽上層人說,沒人願意來硫磺島,只有美國回來的栗林來做最高指揮官了。說起這位硫磺島的最高長官,他部署戰術很有一套,他堅持不在灘頭挖戰壕,而是分幾個制高點,讓日軍藉助硫磺島的地勢以及天然的岩洞隱蔽起來,將美軍「請君入甕」,等他們登陸島上後在日軍炮火的射程範圍內,予以地毯式掃射,這無疑對美軍殺傷力極大。

可以說美軍每前進一步都是大兵的血肉鋪墊的。就我這軍事外行來看,雙方都是決一死戰,志在必奪的狠角色,最後拼的是軍事武器的實力,明顯日軍處在劣勢。栗林中將在陣地見到了奧運馬術冠軍西竹一,外號西男爵(伊原剛志飾),他們在美國見過面,很談得來,雙方都有西方人文思想,秉持悲憫情懷。竹一告訴栗林中將,這場戰爭一定很煎熬,因為不久前日軍的聯合艦隊全軍覆滅,日方海空優勢沒了,全靠陸軍人肉戰,那傷亡可想而知。

果然,美軍的炮火轟擊很猛烈,折缽山很快成了馬蜂窩,現場指揮安達大佐給栗林中將打電話,發出了哀嚎,說陣地丟失了,我將率部下自殺謝罪。正好西鄉被軍曹派來跟安大佐要機關槍,聽見了栗林的命令,不准自殺,轉移到其他陣地繼續抵抗。

然而軍曹是絕對的軍國主義者,他在戰壕里逼著部下一個個引爆手雷自盡,西鄉親眼看見好友野崎哭著拉開了引擎當場斃命。還好西鄉去報信躲過了這個陣勢,也親耳聽見了栗林中將反對自殺的意思,撿了一條命。

西鄉本來在家鄉和愛妻開了一家麵包店,日子雖不富裕也衣食無憂,一天有大媽來敲門,通知他應徵入伍,妻子哭著求來人,我有身孕能緩緩嗎?大媽立馬批評她,你怎不愛國,你至少已經有血脈了,我兒子到前線都沒有回來。西鄉等一波人走了以後抱著妻子安慰她,我一定會回來的,你相信我,還摸著她隆起的肚子說,「兒子,爸爸答應你,一定會回來」。

看到這裡我淚目了,天下哪一個妻子,哪一個丈夫想去打仗?那子彈不長眼的好吧,老婆孩子熱炕頭,西鄉本來和美麗的妻子生活得很平靜,萬一他掛了,那妻子肚裡的孩子就成了遺腹子,孩子一出生就沒有爸爸了。妻子一直在哭,西鄉不得不入伍了,來到硫磺島,他心裡一直牽掛著孕妻,他堅定了我要活著回家的信念。

再說栗林中將,他盡忠職守,想把這場硬仗打贏,可是開戰以後每天消耗的彈藥驚人,前方傳來總部消息,「沒有增援力量,你們堅持死守,彈盡糧絕也要死守小島,報效天皇」。他清楚地知道凶多吉少。那天他看著島上原著民的孩子在玩耍,心中思念自己的兒子太郎,他想起在美國留學時給兒子寫過信,「要聽媽媽話」。他還想起在美國的一次和盟友美國軍官們的聚會,對方送給他一把錚亮精美的盒子手槍。曾幾何時友好的盟國,倏忽間成了生死對手?他心裡對這場戰爭也是牴觸的,覺得沒有贏的希望。可是迫於職責,他必須鼓勵日軍保家衛國,守住硫磺島。

和他一樣有留學美國背景的西竹一也充滿著人間善意,當近距離看見一美國大兵被撂倒以後,他吩咐手下拖他進戰壕,叫醫護兵給他止血治傷。當有人提出異議時,他反問如果你負傷了,不希望美國人救治你嗎?他指揮的東山高地同樣遭遇了慘敗,他不許一個手下自殺,他的悲憫情懷令美國大兵動容,也感動了觀眾。但是當上級命令去支援北洞穴時,他雙眼中彈血淋淋的已經瞎了,他讓戰士們跟上北撤的殘兵敗將,自己在戰壕里自殺了。唉,若不是這場戰爭,這位奧運金牌得主,前途該有多麼燦爛。

栗林中將最後帶著三百名士兵,準備和美軍展開最後的決戰,但是他中槍了,站立不了,他的副官拖著他到海灘邊,想盡力保護他,他請求部下幫他一個忙給他一刀。副官含著眼淚搖頭,「這是命令!」副官舉起武士刀,被美軍擊中。西山跑過來了,栗中將從腰上取下美國友人送的那把盒子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西山眼睜睜看著自己崇拜的將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悲痛欲絕。這位將軍曾經救過他兩次,第一次軍曹要鞭打他,第二次伊藤中尉看出他要投降差點殺了他,都被栗中將制止了。就在剛才,他讓他留在戰壕里燒毀文件,最後一次給了他保存性命的機會,他把自己和戰友的家信統統埋進土裡保存了下來。他雙淚長流,按將軍的意思,把他埋在小島隱蔽的邊隅地下。

那個叫清水的憲兵(加瀨亮飾)從憲兵隊發配過來的,他告訴西山,自己只是不忍心殺某百姓家的一條狗,被上司詬病開除出了憲兵隊。他偷偷問西鄉,我們一起去美軍那邊投降吧。只可惜看守他的美軍後來嫌麻煩請他和另一降軍吃了槍子。當西山隨後趕到美軍已經撤離的戰壕時,他看到了清水的屍體,他哭得好傷心,他是個好人吶。在這座小島上,他見了太多的熟人朋友,包括他崇敬的栗林中將,剛剛還鮮活地說著話,轉眼成了血肉模糊的死屍。他痛苦萬分,神經幾乎要錯亂了。

戰後,硫磺島協會挖出了日軍們寫下的最後的家信,雪片一樣的紙片,字字血淚記載著軍人思念家鄉父老的親情和求生的慾望。那是美軍正式登陸前他們寫的最後一封信,差不多就是一封封留給親人的遺書。

歷史記載,硫磺島戰爭,日軍22703人死亡,西山挺到最後被美軍俘虜沒死,他就是一個奇蹟,他幾經精神崩潰,語無倫次地發著抖。這位飾演西山的二宮和也,那張稚氣未脫的很陽光帥氣的臉,總是在我眼前晃悠。戰爭把多少好端端的家庭毀了,多少孩子失去了父親,多少妻子成了寡婦。硫磺島守島日軍全部陣亡,它破碎了2萬多個家庭的團圓夢, 那些鮮活的生命瞬間成了齏粉。

怎不讓人感傷,怎不讓人唏噓,怎不讓人發瘋!真的,我看完《硫磺島來信》,我一遍遍的念叨著「花子,你肚裡的孩子怎樣了?」我耳邊全是栗林將軍嘶啞的叫聲「太郎、太郎、太郎!」我半瘋了……

電影直面戰場的血腥場面,美軍、日軍每一場血戰後,地上屍橫遍野,慘不忍睹。我看見日軍的陣地上,一根根寫著日軍名字的小木牌,在燒焦的土地上悲愴地搖曳著,嗚咽著,我聽見了那些戰死的亡魂悽厲的哀嚎。

導演將鏡頭閃回穿插男主西鄉和妻子過往溫馨的生活場景,讓人無限唏噓。以及栗林中將開著私家車,從美國回國去見久別重逢的妻子、兒子的笑臉,與戰爭的屠戮撕殺的血肉模糊,屍首堆積成山的慘狀,形成鮮明的對比。

如果說《父輩的旗幟》從美國大兵的視角還原戰爭的慘烈和傷殘軍人戰後的寂寥和晚景的淒涼的話,那麼《硫磺島來信》則是赤裸裸撕開戰爭將人命淪為絞肉機的真相,日本天皇隱瞞了中途島的戰敗實情,欺騙了本國人民和日軍官兵們,讓他們去硫磺島送死,不過是一次挽回二戰必然敗局的頹然無望的垂死掙扎而已。

片尾沉重的音樂合著演員表字幕的滾動,如帶血的辮子抽打著觀眾的心靈。那已經死去了78年的戰爭冤魂,他們還在訴說著彼時剜心裂肺的戰爭的創傷和苦難,我們怎能忘?不敢忘,不能忘!

震撼,超級震撼,戰爭經典,不可不看。

投稿、合作、加入讀者群

我們在百家號、頭條號、企鵝號、搜狐、知乎、簡書亦有入駐,敬請關注。

我們的作者來自山川河海,因對電影共同的熱愛而聚在一起,在業餘時間堅持原創寫作,堅持每天更新。希望你喜歡我們的文字,喜歡我們分享的一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e69b654090dc1f2a0dfeaa76f22e0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