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醫療 第二個百億利潤的機會

2022-04-23     英才雜誌

原標題:九安醫療 第二個百億利潤的機會

本文作者 | 顧天嬌

憑藉一季度凈利潤高達140億-160億元,同比增長約400倍,九安醫療再次在資本市場賺足了眼球。

而支撐其業績的正是公司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尤其多筆大額海外訂單讓九安醫療坐上了抗原檢測第一股的位置。

過去,由於抗原檢測結果並不完全準確,存在著檢測結果為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情況,所以這種方法在國內是比較雞肋的一種自我檢測方式。隨著疫情的變化,抗原檢測的便利性和及時性價值凸顯,國家衛健委也於近日指出要快速推進「抗原+核酸」篩查,抗原檢測的需求逐漸增加。

我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加上高頻的檢測需求,這讓不少投資者對九安醫療未來在國內的發展充滿想像。但是,國內抗原檢測價格平均在10元/人次以下,遠低於國外5美元/人次,利潤空間不及出海,加上九安醫療至今尚未獲得藥監局的批文,在國內的發展尚不明朗。

並非籍籍無名

產品創新不足,網際網路醫療盈利模式待理清

有人說九安醫療這次「麻雀變鳳凰」包含了不少運氣成分,事實上,九安醫療一直都是醫療行業里的「追風者」。

九安醫療成立於1995年,2010年上市。早年其產品主要包括電子血壓計、低頻治療儀、血糖儀等,憑藉家用醫療定位,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到了2014年,它開始布局移動醫療、再次踩中風口,引得險資、公募基金紛紛加碼。

彼時九安醫療是最早進軍網際網路的醫療設備企業之一,曾聯手蘋果小米等公司為其移動穿戴醫療設備鋪路;此後又陸續開發「智能硬體+應用程式+雲服務」服務模式、糖尿病診療照護「O+O」模式等新方向。

不過這些略顯高調的轉型舉措並沒有提高九安醫療的盈利能力,2013-2019年其營收從4億增至7億,連續七年扣非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均為負數。

首先,家用醫療行業競爭不小,同樣做家庭醫療的魚躍醫療從2013年的營收8億做到了2019年的18億,年復合增速為14%,高於九安醫療的10%。在九安醫療的起家產品血壓計的第三方排名(蓋得)中,歐姆龍、魚躍醫療、松下排名前三,九安醫療屈居第四。

其次,如果觀察九安醫療,可以發現其家庭醫療設備在前些年裡並未有新產品類型增加,一直是血壓、血糖儀這些傳統產品,雖然有新產品推出但也是換湯不換藥,直到近兩年才開始涉足耳機、掃地機器人等品類,不過都表現平平。在產品方面,九安醫療顯得創新不足。

另外,九安醫療的網際網路醫療業務也不過是採集了一些數據供第三方分析,一方面它的產品能提供的基礎數據也很有限,對大部分疾病的診療起不到作;另一方面,數據固然可以提升醫療效率,但即便是同一種病情,也有無數種輕重緩急的情況,因此單靠數據分析對患者進行治療難度很大,加上對接的第三方APP可能也存在醫療機構、醫生資源不足等問題。這使得向網際網路轉型的過程中,九安醫療一直沒有摸索出合適的盈利模式。

目前,九安醫療的網際網路醫療的業務主要是圍繞糖尿病診療「O+O」在做。據其介紹,在美國已經與數十家家庭醫生診所進行合作,目前美國醫保已經明確了付費方式,在慢病管理領域,也已經從糖尿病逐漸延伸到了高血壓。在國內,已經落地全國40多個城市、140 余家醫院,並計劃在未來4年建立約600家照護中心,不斷提高服務糖尿病患者人數。

慢性病患者確實有不小的居家醫療服務需求,而且這一服務具備長生命周期的特點,只是當前消費端消費意願、醫保覆蓋情況等還不是很明晰,所以這塊業務能否順利實現盈利、什麼時候盈利還有待時間驗證。

抗原檢測出海大賺

海外需求或減弱,國內發展前途未卜

抗疫防疫與保障民生的矛盾在疫情反覆之下有所凸顯,這背後政策是一部分因素,但很重要的一點是現有核酸檢測方式本身存在出結果時間間隔長、需要定點檢測等明顯缺陷。

而相比於6-12個小時才能出結果的核酸檢測,15分鐘就能出結果的抗原檢測更具優勢,而且個人居家就能檢測也更便捷,在緊急治療、通行、避免大規模聚集排隊方面有著更大的應用空間。

在海外,抗原自測已經比較成熟、應用廣泛。也正是海外對抗原檢測試劑需求的大幅增長,造就了九安醫療如今的高光業績。

2021年11月6日,九安醫療公告,其美國子公司 iHealth Labs Inc.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家用自測OTC 試劑盒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應急使用授權(EUA)。該產品獲得EUA後,可在美國公共衛生健康應急期間,在美國和認可美國 EUA 的國家/地區銷售。

隨後九安醫療開始通過自有渠道和亞馬遜平台進行試劑盒的銷售,業績迎來爆發增長。

在2018-2020年,九安醫療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13億元、0.66億元、2.42億元。而在2021年,其全年歸母凈利潤達到9億-12億元,2022年一季度更是增至140億-160億元。

根據亞馬遜平台的統計信息,可以看到九安醫療的產品在亞馬遜銷量排名第一。

2021年底九安醫療曾在互動平台回復投資者時提到,公司試劑盒目前在亞馬遜官方售價為一人份6.99美元,而在它今年與美國ACC簽署的最新大額採購合同中,一人份的採購價約為5美元。九安醫療相比同行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這也使得它在美國市場占據了半壁江山。

那麼在海外大賣的九安醫療業績持續性如何?能否在國內分得一杯羹?

目前,促使其業績保持一季度成績的因素並不穩定。九安醫療的業績主要依賴海外渠道,但是美國市場中雅培和Quidel是其強力競爭對手,雅培近期也斬獲了10億美元訂單,九安醫療市占率擴張難度較大;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海外確診病例已過了1月份的高峰期,出現明顯回落,快速診斷的需求開始減弱,大訂單的可持續性不強。

數據來源:百度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

國內方面,有機構分析抗原檢測市場空間在500-1000億。不過,截至4月21日,國家藥監局已批准29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涉及諾唯贊、萬孚生物、熱景生物、明德生物等公司,但這其中並沒有九安醫療。

短期來看,抗原檢測企業的競爭力主要是能否獲得註冊審批以及供應能力。如果不能儘早獲得審批,九安醫療或將錯失國內市場這塊蛋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e0088f723b33df49add8ec10b8e51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