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要不要降壓?是降到140/90mmHg?還是降到130/80?

2022-04-27   心血管王醫生

原標題:老年高血壓,要不要降壓?是降到140/90mmHg?還是降到130/80?

高血壓是我國第一個疾病,幾乎每10個人就有2.75個是高血壓。

高血壓在老年人中,發病率更高,但老年人的高血壓,到底要不要降壓呢?血壓控制在多少合適呢?如何選擇降壓藥呢?

一、多大歲數算老年人?

那麼到多少歲就算老年人呢?

是年過半百?還是人到古稀?

一般情況下,按照國際規定,60周歲以上的人確定為老年。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

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認為過了60歲就開始步入老年了。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的提高、養老機制的完善等等因素,我們的預期壽命逐漸增加。目前我國平均預期壽命是78歲左右。

這也意味著,我們的老年階段在推遲,意味著老年階段的時間占到了人生的1/4。

二、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血管就會硬化。

血管硬化的程度越大,相對來說對於血壓的影響就越大。結果就是當心臟收縮的時候,心臟射出去的血液,遇到硬化的血管壓力過高,就會表現為收縮壓也就是大家說的高壓高。

心臟收縮結束後,外周血管的血液要回到心臟,這時候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就是舒張壓,也就是大家說的低壓。老年人硬化的血管的彈性比較低,那麼壓力就會減小,結果就會表現為低壓偏低。

所以老年人高血壓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壓高,低壓低,脈壓差大!

除了這個特點,老年人的合併疾病較多,需要多因素考慮;血壓調節能力減弱,血壓波動大;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餐後低血壓容易發生等特點。

三、老年人高血壓的標準是多少?

有人肯定疑問,老年人的高血壓標準是多少?

其實不管是國際上,還是我們國家,都沒有劃定針對老年人的高血壓標準。老年人和成年人的高血壓標準是一樣的,都是超過140/90mmHg,就定義為高血壓。

四、老年人的血壓控制在多少?

過了60歲都叫老年人,可是60歲,和80歲也是兩種狀態吧。所以不能死板地認為老年人的血壓控制在多少。

其次,就算都是70歲,有人還能堅持每天快走甚至跑步5公里;有人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不能活動。那麼就算是同樣年齡的老人,降壓的標準也不一樣。

所以,老年人降壓,先要把握因人而異!

但老年人的高血壓,也要控制,而不是有人說的老年人不用降血壓。

《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顯示,強化降壓(收縮壓120mmHg以下)相比於標準降壓(140mmHg以下)能降低輕度認知損傷風險。

全球性的研究結果顯示80歲以上老年人適當降壓,可將卒中風險降低30%;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1%;心衰風險降低64%;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4%。

所以,老年人,即使是超過80歲的高壽老年人,理論上也需要降壓。

當然,並不是說老年人必須把血壓降到120/80mmHg。

65~79 歲如果每遇特殊情況,血壓大於150/90mmHg的時候建議開始吃降壓藥;第一目標降到<140/90mmHg;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酌情繼續降壓。如果降壓後會導致老人不適,那麼不強求降壓。

≥80 歲的老年人,收縮壓也就是高壓≥160mmHg 時候開始藥物治療。≥80 歲的老年人應降至<150 /90mmHg。

五、老年人降壓藥的選擇

1、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地平、沙坦、普利、利尿藥均可選擇為老年人的降壓藥。

2、如果合併疾病較多,如合併心臟病、腎病、糖尿病,需要綜合評估後選擇降壓藥。

總之,老年占到我們人生的1/4,誰也會老去,請關愛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