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計程車轉行送起外賣?!疫情之下的這些行業被逼急了

2020-05-02   東京新青年

4月終於結束了,隨著感染者人數攀升、國外遊客銳減、商場歇業,近期的日本都籠罩在一片經濟衰退的恐慌之中。

日本「黃金周」期間的東京站

各地發出呼籲「不歡迎大家來旅遊」

為了能在疫情期間維持運營,各家公司也絞盡腦汁想了各種對策。

這幾天青年君又了解到,為了彌補疫情帶來的收入損失,日本計程車居然開始送外賣了!

來過日本的小夥伴都知道,在日本打計程車,價格非常昂貴!

起步價幾乎都上百,稍微遠一點的話,動輒人民幣600、700很常見。

即使是收入較高的日本人,平時也很少打車。

幾乎沒在日本打過計程車的青年君,聽到這個消息後,也不由得內心發出感慨。

畢竟,在此次受到衝擊的旅遊業、服務業中,日本計程車是絕對的「重災行業」。

早在安倍宣布「緊急事態」的第二天,當大多數公司還尚處在觀望階段時,日本一家計程車公司高調宣布:將解僱600名司機,以度過疫情危機。

從業者希望能夠早日得到失業金,

因為比現在的收入要高

消息出來之後,日本國民陷入了人人自危的恐慌之中。

今後該怎麼生活?我感到憤怒

更令人心痛的是,計程車司機絕對是此次疫情中的高危職業。

還記得東京最初的新冠感染病例嗎?其中就是一名70歲的東京都計程車司機。

日本計程車司機的平均年齡為60.1歲。這些高齡者,又是此次新冠肺炎重症化的主要人群。

明明冒著生命危險努力工作,關鍵時期居然被解僱!這讓很多計程車司機感到不知所措。

因為關係到家人的生活,所以很難接受

但計程車公司同樣也很無奈。

為了迎接奧運會,各家公司之前投入了大量資金購置新的計程車,奧運會延期後,過剩計程車早已成為負擔。

「緊急事態宣言」的發布,不過是壓斷計程車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計程車送外賣,靠譜嗎?

伴隨計程車行業的日漸蕭條,另一個行業卻悄然興盛起來,那就是外賣行業。

過去,由於昂貴的人力成本、完善的便利店系統以及日本飲食觀念等諸多因素,日本外賣行業近幾年並沒有獲得像中國、韓國一樣普及。

日本最大的外賣平台出前館

面向國民的「自肅」請求,無疑成了外賣行業發展的助推劑。

宣布「緊急事態」後的7天內,日本最大的外賣平台「出前館」和「Uber外賣」訂單均增加了60%以上。

日本計程車轉行送起外賣?!疫情之下的這些行業被逼急了

4月7日,中國滴滴也正式宣布進軍日本外賣市場

由於外賣訂單急速增加,日本外賣配送員出現嚴重的人手不足。

在這樣的背景下,計程車公司決定利用閒置的計程車送起了外賣。

計程車送餐流程

由於計程車的成本高昂,送外賣只是一時之舉。

但計程車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為了不讓更多的司機失業,這不失為危機下的一種有效的嘗試。

希望能夠儘快送達,讓客人享用美食

疫情之下,如何自救?

從宏觀層面看,日本的經濟衰退,已成定局。

NEEDS的數據顯示,2020年1~3月GDP下降了1.4%,照這個速度,2020年日本的GDP可能下降4%甚至更多。

日本計程車送外賣,其實只是一面鏡子。

從鏡中折射出的,是疫情之下,日本的各個行業如何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調整經營策略。

一些反應快速的飲食店早早了推出了打包和外賣優惠服務,銷售量反而比平時增長的2~3倍;民宿行業也通過預售住宿券等方法維持運營。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打贏這場「戰爭」。

正如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所說的:新冠病毒或將成為二戰後人類的最大危機。同時指出,政府雖然有必要幫助有困難的企業和個人,但如果一味地依賴從政府口袋裡拿錢,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大到企業面對倒閉,小到個人面臨失業,不要事事依賴政府,多想想自己能做什麼,才是度過這場疫情危機的最好辦法。

與其惶惶不安,不如立刻行動起來。儘快做出改變,遇永遠藏在困難的身後。

這場疫情很難抗,但人類終究會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