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迎「鲶魚」!特斯拉花超2億元拿地建超級工廠,儲能業務比賣車更好賺

2023-12-22     時代財經

原標題:中國市場迎「鲶魚」!特斯拉花超2億元拿地建超級工廠,儲能業務比賣車更好賺

特斯拉超級儲能工廠迎新進展!

12月22日,特斯拉在上海完成拿地簽約,宣布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項目正式啟動,該工廠初期規劃年產Megapack(商用儲能電池)1萬台,儲能規模約40吉瓦時(GWh)。

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超2億元拿地

在正式啟動項目的前一天(12月21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2.22億元的成交價,火速拍下位於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東南面,將用於C3829其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的地塊。

值得注意的是,該片土地使用權當天才進入現場競拍環節,特斯拉是該地塊競拍的唯一出價人,成交價與起拍價一致。

這一步,讓特斯拉離自己的「2025年前實現能源100%可持續」目標更近了一些。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初期規劃年產1萬台Megapack,儲能規模約40吉瓦時(GWh),相當於4000萬度電(KWh)。未來,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生產的Megapack將向全球市場供貨。

工廠原計劃於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據新華社12月22日報道,特斯拉上海儲能工廠將於2024年第一季度開工,第四季度投產。

雖然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的到來要比計劃時間稍晚一些,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今年4月9日特斯拉在上海完成儲能超級工廠項目簽約儀式後的一周,便在其官方微博帳號發布一則招聘啟事,包含多個與儲能相關的崗位,如儲能機械設計工程師、技術項目經理(儲能工程)、嵌入式軟體工程師(能源產品)、可靠性測試工程師(儲能)等。

據《晚點Auto》12月6日報道,目前上海工廠儲能項目已招募到研發負責人,正在招聘銷售負責人。

儲能毛利率超汽車業務

上海儲能工廠並非特斯拉的第一個超級工廠,其早在多年前就跨入儲能領域。

從2015年開始,特斯拉在美國相繼推出Powerwall和Megapack產品,分別面向家庭儲能和大型工商業儲能市場。根據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L)的數據,Powerwall 2020年在美國家庭儲能市場市占率超60%。

2022年,為了解決儲能產品供不應求的問題,特斯拉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斯羅普建了一座儲能超級工廠,年均生產40000兆瓦時的儲能產品,同時也在2023年年初宣布在中國建設另一座儲能超級工廠,也就是今日(12月22日)宣布啟動的項目。

特斯拉在今年4月5日發布的《「秘密宏圖」第三篇章》提到,實現可持續能源經濟需要達到這些目標:240TWh儲能,30TW可再生電力,10萬億美元製造投資,占2022年全球GDP10%的可持續能源投資,可再生能源設施僅需全球陸地面積的0.21%等。

特斯拉定期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其儲能業務營收增加20.00億美元至45.97億美元,同比增長77%,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Megapack的產能增加。

儘管特斯拉儲能業務收入僅占總收入(716.06億美元)的6.42%,但毛利率增長迅速,從2022年第三季度的9.3%增長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24.4%,成功超越汽車業務的毛利率(18.7%)。而毛利率的快速提升得益於Megapack每兆瓦時平均成本降低。

不過,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國內大量鋰電企業轉向切入儲能賽道,加劇了行業內卷,國內儲能系統中標價格屢創新低。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向時代財經分析道,碳酸鋰價格的不斷下跌導致儲能的成本降低;其次是儲能市場競爭激烈,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降低價格吸引客戶。此外政策對於儲能的支持、儲能技術的進步帶來的製造成本下降以及規模效帶來的降本都促使儲能價格下行。

在此背景下,國內不少鋰電企業開始選擇「走出去」,尋找「活下去」的可能。此時特斯拉在上海建設儲能超級工廠是否是好時機?

對此,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代財經表示,雖然國內儲能市場正在進行價格戰,但這不一定意味著特斯拉此時進入市場是不明智的。「特斯拉可能看到了市場機遇,並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來獲得競爭優勢。」

對於國內市場,特斯拉的儲能超級工廠會促進儲能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從而有助於提高國內儲能市場的競爭力和普及度。此外,特斯拉的技術和品牌優勢也可能吸引更多的國內客戶和合作夥伴。

對於國外市場,特斯拉的儲能超級工廠會提高其在全球儲能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特斯拉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已在國際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而儲能超級工廠的建立可能會進一步推動其全球化戰略的實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d553aa9d0658da04c8c23c8f2f5e2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