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遣悲懷三首(其二)》中說道:「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古時候生產力低下,普通百姓生活都很不容易。但傳宗接代被視為頭等大事,即使窮得吃不上飯,也必須想方設法生出後代才能告慰祖宗,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女人常常會成為交易的貨物。
01
一方面,古人在性方面很是保守,比如少有人會白日宣淫,再比如婚內背著丈夫出軌的女子會受到嚴重懲罰等;但另一方面,古人又能接受很多現代人無法接受的理念,如古代人視之為平常的共妻、雇妻、典妻等。這種看似矛盾的理念實則正是時代帶來的必然。
古人娶親劇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古人根深蒂固的理念,實則這也很符合文明生存和繁衍兩個根本理念。在這種大事面前,無論什麼禮教、法律、道德都得讓路。如囚犯被判死刑後,如果查到囚犯沒有娶妻生子,官府會從青樓專門找女子給囚犯傳宗接代,也就是說只要犯下的不是株連家族的大罪,連官府也不能故意讓人絕戶。自然,也沒人會考慮那個女子的感受。
清朝囚犯舊照
02
既然傳宗接代那麼重要,那麼古代那些窮得成不了家,結不成婚的人是如何將血脈傳承延續下去的呢?對此專家則表示,辦法太沒人性,反正你接受不了。人的智慧可是無窮的,窮人為延續血脈自然也有辦法。前面提到的共妻、雇妻、典妻就是三種解決窮人娶妻問題的辦法。
首先說說共妻。所謂共妻是指幾個男人共同娶同一個老婆,相當於一妻多夫制度,這種現象一般是發生在兄弟間,又叫「搭夥」,因為相互是血親,在後代歸屬的問題上自然也就沒有那麼麻煩。
古代窮人舊照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還有「轉房婚」的說法,就是父親死後兒子娶自己的繼母為妻,當然這種在中原比較少見,如果是草原游牧民族那就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因為那裡的女人活得比中原還不如,如果沒有男人依靠一定會餓死凍死。當然這不是今天的主題。
古代女子塑像
接下來說說雇妻和典妻。其實這兩個說法說的幾乎是同一件事,就是賣家把妻子當典當品典賣出去,與買家簽訂典賣期限,在典賣期間買家就有被典賣妻子的使用權或所有權,到期後由賣家贖回,否則妻子歸屬買家。之所以有不同的稱呼,可能是期限長短有所不同,另外就是雇妻的說法是對於買家而言,典妻自然就是對於賣家而言。(為了簡便後文統稱為典妻)
窮人婦女繪畫
之所以會有這種制度出現,第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困難。對於娶不起老婆的窮人來說,花很少的錢就能暫時有一個能傳宗接代的老婆,怎麼算都是划算的,畢竟窮人活下去都困難,其他的也沒空去想了。對於相對生活條件好一點的人來說,冬天的柴火錢不能不考慮,買種子的錢也還沒著落,所以老婆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老婆不在最多多干點家務活、多分擔點農活),還不如拿來換點錢救急。畢竟就算是殷實人家,一場天災甚至新縣令上台刮一層地皮都可能導致直接破產,所以手裡沒有餘財心裡就沒底氣。
古代當鋪照片
第二個原因是丈夫與外人勾結霸占婦女,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戲碼。如果惡霸看上了哪家的婦女,如果直接動手強搶可能會招來民憤,所以聰明的惡霸們就想到了把非法占有合法化,這樣不但堵住了悠悠之口,而且還不會激起被霸占婦女的激烈反抗,可謂是一舉多得。而對受害者的丈夫來說,他們中很多生性懦弱,也沒有對抗惡霸的勇氣,或者說的更現實些就是小人物的智慧。
土匪劇照
第三個原因是丈夫以此報復妻子。這種情況一般是丈夫發現妻子與別的男人有染,又羞於把事情張揚出去,所以乾脆把妻子典賣掉,既能賺一筆錢,又能出一口心頭惡氣。要知道古代女子是沒有提出離婚的權利的,她們是歸屬於丈夫的所有物,自然也不可能像個別現代女子出軌地理直氣壯了。
古代婦女劇照
如果看到這裡大家依然覺得不能理解的話,不妨試試暫時把古代女子看作夫家的財產,夫家有自主處置權,這樣很多事情就能理順了。正是因為女子被視作財產,所以可以被典賣出去,可以去給富貴人家代孕,甚至還有丈夫讓妻子當「半掩門」的暗娼,自己做龜公也不稀奇。
結語
古代女子不受尊重,主要還是因為身體素質不如男子,所以社會過渡到農耕時代後成為男子的附庸,封建社會達到鼎盛後又有禮教的重重約束。而這一切都被新時代的變革所打破了,無疑生活在現代的女子才是最幸福的。
參考資料:
《遣悲懷三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