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公司正在「鍥而不捨」赴港上市。
10月5日,背靠周杰倫的巨星傳奇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在2021年9月30日、2022年3月31日,巨星傳奇曾兩次衝擊 IPO。
再早些時候,旗下擁有王一博、孟美岐等流量藝人的樂華娛樂八年內三次衝擊上市,不過在9月2日,樂華娛樂公告稱,「鑒於現行市況,經徵詢聯席全球協調人後,本公司已決定全球發售將會延遲,且將不會根據招股章程進行。」
儘管資本市場風雲變幻,依然阻擋不了文娛公司向港股市場的遞表熱潮。
港交所信息顯示,近日鹿晗背後的風華秋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再度遞交上市申請。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兩年內製作約180件音樂作品;用於兩年內在市場上購買至少50首具有商業潛在價值的音樂作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已是風華秋實自2021年1月首次遞表港交所之後,第五次征戰IPO了。
招股書顯示,風華秋實是一家在中國經營超過10年的音樂娛樂服務供應商,主要專注於授出音樂版權及音樂錄製業務,輔以演唱會主辦及製作及藝人管理。
按2021年中國授出音樂版權及錄製產生的收益計算,風華秋實在400多間音樂唱片公司中排名第15位,市場份額約為0.6%;在總部位於中國的200家音樂唱片公司中排名第4位,市場份額約為1.5%。
目前,風華秋實已主辦及製作27場、27場、零場、兩場及零場演唱會、演出或活動。2010年,曾在北京、上海引起轟動的「怒放」搖滾演唱會,背後的主辦方就是風華秋實,當時共吸引超過4.5萬名觀眾,
藝人方面,風華秋實共管理十一名音樂藝人及10名練習生藝人,包括黑豹樂隊(自2012年起)、鹿晗(自2015年起)、郝雲(自2016年起)等。
其中,鹿晗在今年上半年貢獻了25%的營收,這不免令投資者擔心,在合約期滿後如果鹿晗不再與風華秋實簽約,會對風華秋實的營收造成多大影響,又是否會影響風華秋實的上市進程。
01
2022年上半年僅盈利83萬
公開資料顯示,風華秋實前身為成立於2010年的北京豐華,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輝曾是搖滾歌手崔健所在樂隊的鍵盤手。
自2011年起,風華秋實開始建立音樂庫,把歌曲、數字專輯、MV和視頻的版權許可給各類數字流媒體平台以獲得版稅收入。
風華秋實在音樂道路上穩步前進與眾多明星不無關係。例如2011年簽下汪峰唱片、演出在內的4年全約;2012年與搖滾樂隊黑豹樂隊訂立了*全領域合約;2015簽約了當時四大流量小生的鹿晗。
在此之間,風華秋實曾先後獲得易簡資本的股權融資、三七互娛創投基金的戰略投資。
股權方面,本次衝刺上市前,李輝、唐宇嘯、邊振民、唐海珍、黃楨峰、吳軍分別直接持有風華秋實20.8%、15.36%、4.80%、4.8%、3.84%和2.40%的股份。同時,六人通過樟樹風華間接持股28%,合計控制風華秋實80%的股份。三七互娛旗下安徽尚趣玩通過創世破曉持股20.00%。
不過儘管被知名投資者看好,也有著耀眼的明星光環,但由於近年來受疫情影響,風華秋實的業績並不是很理想。
2018年至2021年,風華秋實分別實現營收1億元、5560.5萬元、7056.1萬元、8185.8萬元,期內溢利分別為1863萬元、1881.8萬元、4271.7萬元、3325.1萬元。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扭虧轉盈。該期實現收入4223.9萬元,2021年同期為1525.4萬元,同比增長177%;實現溢利83.3萬元,2021年同期虧損1004萬元。
分業務來看,音樂授權是風華秋實的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授出音樂版權及錄製部分產生收入分別為3044.4萬元、5056萬元、6876.5萬元、7370.8萬元4018.8萬元。
而受疫情影響,演唱會主辦和製作業務大大受挫。公司音樂藝人於2020至2021財年原定舉行的實體演唱會已全數取消,公司已於往績期間主辦及製作27場、27場、零場、兩場及零場演唱會、演出或活動。
02
「鹿晗概念股」
除了營收增幅放緩,盈利能力不穩定,仔細翻看700多頁的招股書,發現風華秋實還「患有」兩大「依賴症」。
一是對大客戶的依賴。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風華秋實來自最大客戶X的收益分別占集團總收益的約26.2%、78.6%、68.1%、38.1%及4.9%。結合「大客戶X是一間母公司在紐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的集團公司,是*中國的線上音樂及音響娛樂平台營運商」,媒體猜測客戶X為騰訊音樂。
二是對鹿晗的依賴。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來自鹿晗(集團)的收益分別為7090萬元、1420萬元、1500萬、760萬及1070萬,營收占比分別為70.6%、25.5%、21.2%、9.3%和25.2%。
此外,2018年,風華秋實旗下子公司上海風華與鹿晗持股的東陽弘垣文化共同成立東陽飛帆,鹿晗成為了風華秋實子公司層面的重要股東。
風華秋實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確實對單個藝人具有較高的依賴性,並表示正在通過物色和培訓新藝人,及多元化策略和擴張計劃。但培養出多個「鹿晗」是個未知數,鹿晗對公司業績帶來極大不穩定性卻是實實在在的。
例如2018年 鹿晗舉辦了3場演唱會,為 風華秋實帶來5590.2萬元營收,平均每場入帳1800萬餘元。但 2019年鹿晗沒有舉辦線下演唱會,公司源自演唱會主辦及製作的營收縮減至180.6萬元。
鹿晗自2015年起簽約風華秋實,於2019年續簽,合約期限五年。風華秋實在招股書中表示,與鹿晗的合約期滿後,不能保證雙方是否還將繼續合作。
對於此類對核心「頂流」藝人依賴度較高的公司而言,一旦藝人解約,公司將承擔巨大的風險。尤其是近兩年藝人頻頻「塌房」的行業環境,「頂流明星」似乎已褪去了光環,這也讓不少投資者對明星概念股抱有擔憂。
鹿晗在風華秋實心中的高地位,不禁讓人想起王一博之於樂華娛樂的重要性。今年3月初,藝人經紀公司樂華娛樂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招股書顯示近三年王一博的應占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16.8%、36.7%及49.5%。2022年前四個月,王一博創收2.01億元,占樂華娛樂總收入的56.8%。
8月7日,樂華娛樂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定在9月7日登陸港交所,然而在9月2日,樂華娛樂卻突然宣布暫時擱置上市計劃。業內人士分析稱,經紀公司風險高,監管預期不明朗,市場反應不積極,是樂華擱置上市計劃的重要原因。
樂華娛樂坐擁一眾流量明星,但營收結構單一,高度依賴頭部藝人的B端營銷收入。這也是其他與 流量藝人捆綁公司的「癥結」所在,畢竟誰也無法保證,多年保持優質偶像形象的他,不會成為下一個吳亦凡、李易峰。
作者/ 湖南豬血丸子
責編/ 如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