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自稱想變成人類,卻被囚禁30年

2022-04-29     母嬰研究所

原標題:世界上第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自稱想變成人類,卻被囚禁30年

2017年8月7日,國內外許多知名媒體,都不約而同地發布了一則令人悲傷的訃告:

一隻名叫夏特克的紅毛猩猩去世了,享年39歲。

夏特克的死之所以會引發全球媒體的關注,

除了它是世界上唯一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之外,還因為它是一隻命運曲折的傳奇「明猩」。

那麼,這隻名叫夏特克的猩猩,有著怎麼傳奇而又曲折的故事?它又為何能成為世界上第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

被當成人類飼養的猩猩

這隻紅毛猩猩,是猩猩種類當中僅有的兩個種類的混血兒,可以說是極為的珍貴。

紛紛篤信行為主義,認為人類的大腦就像是一個黑箱子,而思維則是一個單一的白板,包括語言在內的所有行為,都是通過來自外界的不斷獎賞和懲罰而誕生的。

簡單點來說,

因此,從小陪伴夏特克長大的不是大自然的鳥語花香,而是實驗室中穿著白色大褂的人類和鐵窗枷鎖。

在夏特克只有6個月大的時候,

當時的琳恩

正打算研究一個新的課題,關於人類的行為究竟是先天遺傳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因此,她才會請求領養肖特克,並且還對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道:「我把夏特克帶走之後,會把它當作一個普通的人類小孩來撫養。」

對此,研究中心在經過一番考慮之後,

認為琳恩的課題對於研究靈長類動物很有價值,於是便答應了她的請求。

在夏特克走出實驗室的那一刻,它的人生就被琳恩徹底地改變了。

夏特克被琳恩帶到了人類的世界,開始屬於它自己的人類生活。

因為紅毛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對自己的母親都十分的依賴。因此,夏特克對於自己名義上的母親琳恩,很是依賴。

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琳恩還會讓夏特克躺在嬰兒床上,給它講故事,哄它入睡。

吃飯的時候,琳恩還會認真調試牛奶,測試溫度,然後親自喂給夏特克。

除此之外,琳恩還給夏特克請來了私人醫生,防止它生病。

琳恩給夏特克請來的醫生,並不是普通的獸醫,而是著名的兒科醫生。

夏特克和琳恩在一起生活不久後,便展示出了超常的智力。

它能夠敏銳地感受身邊人的情緒變化,也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例如,在琳恩表揚它的時候,夏特克就會表現得興高采烈,開心地在自己的嬰兒床上蹦蹦跳跳。

看到夏特克的表現,琳恩內心十分高興,她會抱起夏特克轉圈圈,然後拿出一瓶牛奶來獎勵它。

到了後來,琳恩發現由於紅毛猩猩的身體結構和人類的不一樣,自己根本就沒辦法教給它人類的語言。

為了方便溝通,琳恩決定讓夏特克稍大的時候學習手語。

在夏特克8個月大的時候

,琳恩開始讓夏特克學習第一個手語是「要食物」。

剛開始,琳恩會把給夏特克的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邊,向它示意,自己接下來將會把手裡的食物給它。

琳恩在示範了幾次之後,夏特克也會學著她的樣子,把自己的手放在嘴邊,表現出自己想要吃東西的樣子。

看到夏特克的動作,琳恩十分激動,但很快她又反應過來,

或許這只是意外,說不定過兩天之後,夏特克就會忘記了。

但是在之後的有一次,琳恩因為工作的原因,忘記給夏特克調試牛奶了。

夏特克便來到琳恩的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後把手放在自己的嘴邊,做出想要吃東西的表情。

這時,

琳恩才反應過來,自己之前教給夏特克的東西,它全都記住了。

在之後,琳恩便開始教給夏特克更多的東西。

出乎琳恩意料的是,夏特克僅僅用了兩周就學會了「蘋果」、「玩具」和「食物」等數十種的手語表達。

更為神奇的是,對於琳恩沒有教過的詞彙,夏特克還會用自己的方法來創造一個。

例如,琳恩沒有教過它「番茄醬」這個詞語,夏特克想要番茄醬的時候,就先用手比劃出「番茄」的意思,緊接著又會比劃一個「牙膏」。

夏特克的比劃,琳恩很快就明白了過來,把放在自己旁邊的番茄醬遞給它之後,還會誇獎夏特克一番。

聽到琳恩的誇獎,夏特克興奮得直拍手。

隨後,

琳恩又帶著夏特克來到了外面,帶著它看一看車水馬龍的城市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當人們看到琳恩抱著一隻猩猩的時候,先是大吃一驚,認為她是動物園的員工。

可在夏特克表現出人類嬰兒的行為時,

他們又直呼不可思議,然後紛紛上前和夏特克打招呼。

在琳恩的悉心教導下,

小小年紀的夏特克已經很快地記住了去往快餐店的路。有的時候,它還會幫助琳恩去快餐店買東西。

周末的時候,

琳恩會帶著夏特克一塊去聚會,別的孩子所擁有的的寵愛,琳恩也會讓夏特克擁有。

夏特克一歲的時候,琳恩還精心挑選了衣服、禮物和蛋糕,邀請了鄰居前來,為它舉辦了一個十分特別的生日派對。

在朋友鄰居們眼中,夏特克就跟琳恩的親生兒子一樣。

隨著夏特克一天天長大,琳恩又讓它再次進行了挑戰,那就是深度地融入到人類社會當中。

在夏特克4歲的時候,

琳恩把它帶到了自己所任教的田納西大學上課,讓它像人類一樣參加社交活動。

琳恩的學生們非常喜歡這個小傢伙,並且還和夏特克進行簡單的交流。

時間久了,學校也就乾脆承認了夏特克大學生的身份。

身為學生,最為重要的就是考試。每次到了期末的時候,學校就會為夏特克準備一個特殊的期末考試。

其中包括,用手語表達不同的東西,辨認出顏色和使用一些工具進行工作。

每當夏特克考試的時候,琳恩總會在一旁焦急地看著,生怕它的成績會不及格。

到了畢業季的時候,

夏特克還會和學校的同學們,一塊出現在田納西大學的畢業年會當中。

患上抑鬱症的猩猩

看著夏特克在學校里的表現,琳恩感到十分高興,隨後她又開始教夏特克錢的概念。

聰明的夏特克很快就學會了如何用錢買東西,如果給它一枚硬幣,它就會來到自動售賣機旁邊去買一瓶飲料。

平常琳恩開車帶它出去的時候,

夏特克也會主動把手裡的錢遞過去。在家裡的時候,琳恩會使用小鐵環來代替硬幣,當做夏特克幫自己做家務,或者是為其他人提供幫助的獎勵。

如果夏特克有想要的玩具或者是想吃的食物,都可以拿小鐵環和琳恩進行交換。

在琳恩的精心教導下,

到了後來,夏特克所擁有的小鐵環已經放不下了,琳恩就專門給它買了一個十分精緻的存錢罐。

經過琳恩8年時間的照顧,夏特克從一隻瘦小的猩猩長成了健壯高大的青年猩猩。

就在琳恩以為夏特克會繼續這樣生活下去的時候,現實卻給了她沉重的一擊。

在大學裡,由於琳恩還要上課,因此沒有辦法一直陪伴在夏特克的身邊。

而隨著年紀的增長,

夏特克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調皮。

它用工具拆開了學校布置的散鐵絲網,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把門鎖給砸壞。然後在校園裡隨心所欲地走來走去。

學校里的其他學生,看到夏特克時都會感到十分的害怕。畢竟它是一隻已經成年的猩猩,個頭甚至比一些拳擊選手還要大。

在學校外面的時候,夏特克也會招來非議。路上的司機在看到琳恩車子裡的大猩猩時,都會被嚇一跳。緊接著,就會指著夏特克大聲叫罵。

司機的叫罵聲,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力。為了不造成交通事故,琳恩不得不將車子開走。

原本琳恩這一切,都是因為夏特克碩大的體型所造成的。

可就在1986年2月15日這天,琳恩正在辦公室里工作,卻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

對方在電話當中告訴琳恩,夏特克「襲擊」了學校里的一名女學生。

接到電話之後,琳恩立刻趕到了「案發現場」。

等到琳恩來到的時候,夏特克已經被控制起來,

而那名女學生也已經報警,只剩下了灑了一地的可樂。

琳恩向校方和警方請求,先把事情調查清楚,

但被「襲擊」的女學生和校方都拒絕任何的解釋,便將其「開除」。

另一邊,

警方也把夏特克判定為極度危險和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法院也立即要求把夏特克送回到研究中心。

儘管琳恩為了夏特克四處奔走,說盡了好話,但仍舊是無濟於事。

在人類世界生活了8年的夏特克,最終還是被扔進了實驗室冰冷狹小的鐵籠當中。

失去夏特克後的琳恩痛不欲生,為了能夠再次見到夏特克,琳恩開始四處奔走。

在她的多次爭取之下,才被允許到實驗室中看夏特克一眼。

當夏特克見到琳恩的時候,十分興奮地跑到母親的身邊,

用手語對她說道:「媽媽,我想回家。」

看到這一幕,琳恩內心感到無比的酸楚,

她溫柔地安慰著夏特克,向它保證自己會帶它回家。

儘管嘴上是這樣說的,但實際上琳恩的心裡非常清楚,

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帶夏特克回家,人類的世界已經不歡迎他了。

夏特克在實驗室的鐵籠當中,

一關就是整整11年的時間。

已經成年的夏特克下狹小的鐵籠當中,根本就沒有辦法活動,

漸漸地它的整個身體開始發福肥胖。

在平常除了琳恩會來看望它之外,再也沒有人關心它。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

夏特克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整日裡蜷縮在牆角那裡,一動也不動。

就連琳恩來看它,它都要過好久才會反應過來。

有的時候,夏特克還會在籠子裡暴跳如雷,

瘋狂地用自己的頭撞著籠子,甚至還會摔打東西。

看著這一幕,琳恩心疼不已,她立馬跑去詢問醫生,夏特克究竟是怎麼了。

對此,醫生向她解釋道:

「夏特克患上了憂鬱症。」

最終結局

琳恩在得知夏特克患上憂鬱症後,便經常去看望它。

可每次去的時候,琳恩看到的都是夏特克十分瘋狂的一樣。

琳恩擔心抑鬱症會危及到夏特克的生命,於是便想方設法幫它改變生活環境。

最終在琳恩的努力下,

一家名叫亞特蘭大的動物園願意接受夏特克,幫助它離開那個牢籠。

原本琳恩以為,夏特克和同類生活在一起後,會變得更加開心一些。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

夏特克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快帶我離開,這裡有很多橘色的大狗。」

原來,夏特克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人,並不是一隻動物。因此在看到自己同類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和逃離。

更讓人感到難過的是,

夏特克在和同類交流的時候,是用手語,而不是動物之間的方式。

對於夏特克莫名其妙的動作,其他猩猩們感到十分不解,到了後來甚至不願意在搭理它。

每當有人類從它身邊經過的時候,

夏特克就會從地上撿起一些圓形的貼片,從鐵籠里伸出手來,希望能夠換點飲料或者是零食。

可對於夏特克的行為,許多飼養員都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還以為它是在開玩笑,便沒有理會。

這讓夏特克感到十分難過,

它不明白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母親為什麼還不來接自己回家。

有一次,琳恩去動物園看望夏特克的時候,

它朝著琳恩比劃了一個單詞「疼」。

琳恩以為是他生病了,於是便問它:「哪裡疼?」

緊接著,夏特克便又比劃了一個單詞:

「心裡,我心裡疼。」

在動物園的里生活,讓夏特克痛不欲生,

在經歷了多年的折磨之後,受傷的夏特克也放棄了回家的願望,開始慢慢接受自己只是一隻猩猩的事實。

動物園中的工作人員表示,夏特克在這裡過得很好,吃穿都不用愁。

但從工作人員為它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出,

夏特克的眼神總是伴隨著一股憂傷和難過,就像是掛著淚珠一樣,讓人心疼不已。

或許,在他的心裡一直都在惦念著人類世界的溫暖。

夏特克的一生都沒有選擇,從它在實驗室降生的那一刻,就被打上了一個陪伴它一生的隱形標籤,人類科學研究的「實驗品」。

在人類世界生活的日子,對於夏特克來說就像是一場夢,它的前半生是在溫暖中度過,後半生則是在抑鬱和冰冷的鐵籠當中度過。

人類帶給了夏特克七情六慾,然後又剝奪了這一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ad5500ec82a70096c1b0b0f73aea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