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圖景,人心是最美的底色;一個城市的振興,精神是重要的力量。
文明的腳步一旦紮根,城市就產生了無限的動力與蓬勃的力量,斑馬線前的謙和禮讓、街頭路面的有序停放、背街小巷的乾淨整潔、志願者們的用心服務、現代鄉賢的示範引領、突發情況時的遵德守禮……這些,都是蘭州城市文明的微觀體現。
而蘭州這座城市,其實與文明這項榮譽和目標結緣許久。從2005到2020,我們書寫了一座西部城市對文明夢想的孜孜以求。15年的時間裡,為了一個共同的文明理想、一座城市的精神獎盃,「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蘭州人鍥而不捨地堅守著、踐行著……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結果,蘭州市位列其中,蘭州從此晉升為全國文明城市!欣喜之後是更深層次的思考,進階之後的蘭州,反而更加清醒。文明城市與城市文明究竟應該是什麼關係?榮譽與常態哪一個更具價值?這一切,在今年8月底召開的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上有了答案——「要堅定文化自信、強化使命擔當,著力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以文塑城『四篇文章』,廣泛凝聚起推進強省會行動和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的強大精神力量;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躍升』」。
如今,走進蘭州的大街小巷、公園廣場、地鐵車站,展示主流價值觀的公益廣告與城市景觀緊密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地送到百姓心裡;春節之喜慶、端午之追憶、中秋之團圓、重陽之敬老……我市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一個個傳統節日成為傳承優秀文化、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旨,我市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紅色經典誦讀」等特色實踐活動,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孩子們從小培養道德情感、養成道德習慣,引導青少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近年來,我市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工程、靈魂工程來抓,充分藉助各種載體、平台,拓展形式、方法,緊扣培育時代新人的目標要求,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突出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明洗禮、文化薰陶,著力打造與共同富裕目標相適應、與社會文明程度相契合的精神家園,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遍布蘭州各個角落的志願者們,身著紅馬甲、一面小旗,可以在某個路口或學校門口站上大半天,直到所有的孩子安全地過馬路。他們中,有耄耋老人,有青春正當年的大學生,甚至還有不同膚色的外國友人,蘭州這個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與他們的奉獻密不可分;操著不同鄉音的西北漢子們,他們或忙碌於合作社的塑料大棚里,或奔波在調解村裡小事紛爭的路上,或唱著蘭州鼓子向孩子們傳承非遺,或揮墨於村史、鎮史的編撰中讓更多的村裡人記住這段鄉愁,他們讓我們深刻地領悟到,和美鄉村的打造和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鄉風文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更多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平凡人,他們堅守著各自的崗位,用無私的行動踐行著時代和社會賦予自己的責任。他們,同樣也是蘭州向「建設城市文明躍升」的重要基礎。因為你我文明,城市才能文明。你在城市的風景里徜徉並文明地生活,城市同樣也在讚賞著你的文明。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城市文明和公民素養的提升也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眾多的細節積累和長久的文明習慣的培養。而城市文明面貌要想迎來一場從「面子」到「里子」、從「平面」到「立體」的改觀,更需要全市上下持之以恆地努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文 王璇 石雨涵/視頻
本期編輯丨馬 麗
本期審核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劉宇瑋
總 值 班 丨汪世偉
央媒看蘭州丨「金城」蘭州重整行裝再出發
三考三亮 四比四爭丨蘭州經開區——聚力攻堅 切實推動轉型升級和綜合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黨媒記者在一線丨深耕自主創新「試驗田」 ,突破涉農「卡脖子」難題!甘肅省機械院改寫農機行業長期被國外技術壟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