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民進黨在近期選舉中的表現非常差勁,罷免竟演變為其妄圖扭轉局勢的一種手段,而謝國梁則成為了綠營政治人士眼中潛在的突破點。綠營普遍認為,倘若能夠順利地罷免謝國梁,極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於明年的大選中給國民黨造成更為沉重的打擊,特別是針對國民黨「立委」所展開的罷免行動,以此冀望改變自身在台灣立法機構內的弱勢境況。
然而,理想通常是美好的,而現實無疑是殘酷的,綠營此次著實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次由他們主導的惡意罷免行為,已然引發了眾多台灣民眾的反感,即便是綠營的支持者,為數不少的人也針對當局執政不力,只會轉移矛盾的做法表達了不滿。所以,這一次謝國梁罷免案,並未在島內引發太多的波瀾;再加上藍營展現大團結的氣勢,紛紛為謝國梁「站台」,即便投票結果還沒有正式公布,大家也知道結局會如何。
果不其然,在13日的基隆市長謝國梁罷免案投票中,總的投票率約為4成9,根據台選會下午6點10分開票結果,同意罷免票為6萬9995票,不同意罷免票為8萬5953票,差距近1萬6千票,不同意罷免多於同意罷免票。這樣一來,謝國梁不僅成功守住基隆市長位置,也使得綠營「罷梁陰謀徹底失敗」,現在只能唾面自乾。
對於這樣的結果,國民黨發布正式的通告,國民黨感激基隆鄉親「挺善梁、反惡罷」,使謝國梁能夠持續為基隆市民服務。國民黨著重強調,罷免案的結果深切地彰顯出民眾的心聲,期望民進黨、賴清德終止政治惡鬥,並籲請民進黨專注於內政、當家莫鬧事。
與此同時,在得知自己罷免行動宣告失敗,由眾多綠營支持者組成的罷梁團體很多成員都在那裡痛哭流涕。最後,罷梁團體的召集人為了安撫眾人的情緒,決定站出來發表宣言稱,雖說這場罷免未能如願成功,但我們的聲音已然被市長以及全台民眾所聽聞;縱然此次失敗,然而意志絕不會就此熄滅,畢竟這是一場從初始之時便是由公民自主發起的運動。
從馬英九,到柯文哲,再到謝國梁,本來還互有隔閡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已經感到了「危機」,並且認為掌握著執政資源的綠營針對在野陣營的打擊永遠不會停止;因此,國民黨主動聯合了民眾黨,在台灣「立法院」頻頻阻止綠營所提出的多個提案;而且,藍白還計劃開始修選罷法,避免民進黨動不動就整罷免提案。
「罷梁」失敗,藍白再次合作,自己的提案總是被打回,一系列的失敗,讓整個綠營都怒不可遏,而又有一點無可奈何。事實上,一旦藍白兩黨硬性通過這個選罷法,綠營只能被迫接受「朝小野大」的局面,自己的執政必然會受到藍白雙方的共同監督、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