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比國產貴10萬!專坑富人?

2022-04-15     豪哥說車

原標題:進口比國產貴10萬!專坑富人?

18年12月2日我發過一條這樣的朋友圈:

寫文章前專門去看了一下人生的第一條評測視頻,結果看到一半因為太肉麻直接退出了。

老了4歲,可算不肉麻了——但開始騷了,一般在陌生人面前我是騷不起來的,稍熟一點會悶騷,再熟一點會明騷,所以同事現在都叫我「騷奔」。

雖然現在回頭去看過去好像滿是瑕疵,但手推車上用手機掃空鏡、大冬天在陽台配音、一邊學Pr一邊剪輯,說起來也算是初嘗了這一行的辛苦。

不懷舊了說車!當時找學校旁邊4S店借的就是剛剛換代的CC,在套娃家族裡找到一個不那麼套娃的車實屬不易。

CC在大眾家族的地位就像一位公主,賺錢的任務交給各位多胞胎兄弟,它只負責美麗。

當時旅行版是否引進還沒任何風聲,可能是國內近幾年又一陣「瓦罐熱」的風波掀起,讓一汽-大眾嗅到了商機,於是終於引進了CC旅行版。

國內的這些合資品牌,不引進則罷,一引進就非得加上自己的想法,早年各種減配多少砸了一點自己的招牌,造成了口碑下滑。

對於這位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主也不例外,雖然配置還行,但他們也非得在公主臉上塗幾道腮紅,以凸顯自己的獨特審美和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的深刻洞悉。

黑色防擦條就是他們加的腮紅,如果要走「allroad」或者「ALLtrack」那種跨界風格,除了黑色防擦條,離地間隙也得應該對應升高,因為買旅行車的人無非有兩種:

1.開旅行車去旅行

2.裝X

對於第一種人,提高離地間隙來應對爛路非常有必要。但對於第二種,他們只想要姿態一種生活的姿態

「一低遮百丑」才是他們樂此不疲的信條。

(圖片來源@skying.zhou)

問題就出在除了視覺效果更高,真實的離地間隙反倒和三廂版的一模一樣,所以,國產版的CC獵裝更像是兩頭都不沾,沒啥意思。

話說回來,優惠完價格還算厚道(北京為例)。

如果對於國產CC多少有點失望,那現在Arteon(進口CC,以下統稱Arteon)來了,全稱:Areton SR,暫時只有一款車型,售價34.8萬元,看到價格依舊令我失望。

更失望的是,價格都快趕上奧迪A4 Avant了,引進的這個版本卻沒四驅,發動機還是EA888低功率,最大功率190馬力,峰值扭矩320N·m,變速箱配7速濕式雙離合。

除了價格和動力總成失望,剩下的就都是帥了。

R-Line運動套件,原汁原味的車漆,這個叫「魅影藍」的顏色只有進口版才有。

尾燈也用上了大眾最新的IQ.light,內部做了燻黑,你別說,這一點點黑是真的提魂。

除了少量鍍鉻外沒有黑色防擦條!因為海外版本壓根兒就沒有一個類似於Arteon ALLtrack這樣的版本。

(海外版Arteon全家福)

最重要的是,車身高度也降低了,國產CC高度1459mm,Arteon SR有1447mm,看官圖,原廠姿態是真的棒,帥是真的帥,前臉還帶一點點獠牙。

內飾驚喜的地方在於換上了桶椅,可能是有R-line套件的原因。

看到這裡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沖,如果這個價格雷打不動,我打賭真沒幾個人沖得動!

差不多的價格是買A4 Avant不香還是買V60不香?再不濟少花點錢買蔚攬也湊活,憑啥買它呢?

如今,帥確實能當飯吃,但沒必要因為單純帥搞得自己沒飯吃了不是?

如果實在很喜歡實在很想買還是有解決辦法的——再等等。

等優惠,研究一下進口大眾不難發現,優惠幅度是真不小,基本途銳打8折,蔚攬打9折,如果Arteon打個7折,賣24萬多,那還是挺香的。

當然,這一切純屬我站在潛在車主角度的個人幻想,希望我的幻想能夠成就你們的夢想

不知從何時開始,「進口+旅行」這兩個詞給車迷的興奮程度不亞於「黑絲+包臀裙」。

因為國產車曾經底盤生鏽的烙印還未完全褪去,所以在中國車圈的普世價值觀里,還是進口的香。

因為快了又快的社會節奏和日益壓抑的疫情氛圍,所以開旅行車去露營妙不可言。

因為百萬級進口旅行車將性能和姿態融成一派,所以即使對那些平民化的旅行車,很多人也預設立場抱有期待...

其實,旅行車沒有那麼美,只是,我們心中的期待讓它們更美。

旅行車,通俗到極致就是大屁股普桑,美到極致便是CLS Shooting Brake,性能到極致大抵是RS6 Avant。

想到《紅玫瑰》里的那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b0049d2888c780e7fd6710e813b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