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罹患乳腺癌,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多學科聯合,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先「餓瘦」腫瘤,再進行聯合手術,患者不但得到根治,也重建了乳房,重獲「生機」。
36歲的胡女士(化姓)家住漢口,四個月前不幸確診乳腺癌,之後她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針對胡女士的病情,考慮到其年輕,且對生活質量和外形的要求比較高,該院啟動乳腺癌多學科聯合診療,由甲狀腺乳腺外科牽頭,組織腫瘤科、影像科、胸外科、整形美容科及病理科進行MDT協作,共同制定了詳細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胡女士首先在腫瘤科接受了新輔助靶向治療加化療,將腫瘤「餓瘦」。待病灶縮小以後,上周,甲狀腺乳腺外科聯合胸外科、醫學整形美容科為胡女士進行了聯合手術。經過乳腺改良根治術加胸腔鏡下內乳區淋巴結清掃術加乳房假體植入術,胡女士的腫瘤不僅被徹底切除,且重建了乳房。術後病理顯示,經過多學科聯合診治達到了腫瘤完全緩解,同時滿足了患者的治癒且治好的需求。
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明介紹,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年輕人中發生的乳腺癌,不少是遺傳性的。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患乳腺癌者,則其患此病機率是常人的2.6倍。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體檢的普及,大多數患者都能做到早診早治,但也有不少複雜難治病例。通過近10年來由乳腺外科主導的多學科協作機制,該院專病中心團隊開展了新輔助治療、微創、腔鏡、Ⅰ/Ⅱ期重建、超顯微吻合等多種技術,應對各種複雜難治性病例。
專家提醒,一般來說,乳腺超聲在女性體檢中已普及並有著顯著的作用,但在40歲以後,還應每隔1至2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檢查,以更早地發現乳腺癌的苗頭。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20歲起就要進入篩查程序。另外,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初潮年齡小於12歲、絕經年齡大於52歲、大於35歲的高齡初產、獨身未育、有乳腺癌家族史、一側患乳腺癌、青少年時期接受過射線輻射以及較嚴重的乳腺增生患者,應每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來源:極目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a692bbbfa2690e7549a9841adc9e3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