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趨勢】一文讀懂2023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23-11-23     智研諮詢

原標題:【前景趨勢】一文讀懂2023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內容概要:2023年上半年,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持續發力,多個手機製造商不斷更新系統配置及體驗功能,相繼推出自主研發產品,引起國際消費者的持續關注,推動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增加。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210萬台,同比增長10%。

關鍵詞:摺疊屏、智慧型手機、行業現狀

一、國產柔性OLED螢幕發展日益成熟,摺疊屏手機原材料供應能力增強

智慧型手機具備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體、遊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摺疊屏手機是指機身可左右或上下翻折的智慧型手機,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摺疊屏手機有內折、外折、翻蓋三種形態。其中外摺疊屏手機結構相對簡單,摺疊前後共用一個螢幕,機身相對輕薄;但摺疊後手機外側螢幕占比較大,易刮花磨損,對螢幕及保護膜材質要求更高。內摺疊屏手機採用兩塊螢幕,是當前中國可用度及普及度最高的摺疊屏手機形態;但生產成本、機身重量及厚度相對於外折更大。翻蓋摺疊屏手機小巧便捷,但其美觀性大於實用性,使用人群相對較少。

摺疊屏手機產業上游為滿足智慧型手機功能的各種零部件,包括作業系統、運行晶片、通信零部件以及存儲零部件等,其次還包括實現摺疊功能的鉸鏈組合和軟性OLED屏。中游為摺疊屏手機生產商,2018年,柔宇發布首台可橫向180度彎折的摺疊屏手機FlexPai柔派,掀起摺疊屏熱潮,當前中國華為、榮耀、oppo、vivo、小米等知名智慧型手機品牌均推出摺疊屏手機,占據國內市場份額。下游為摺疊屏手機銷售渠道,包括品牌官網、線下授權門店、電商平台等,終端為消費者。

摺疊屏手機是智慧型手機行業的一項顛覆性技術,它可以將傳統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摺疊成更小的形狀以方便攜帶,同時也能展開成更大的顯示屏便於操作,提供消費者不同的使用體驗。為實現智慧型手機可摺疊性並能夠重複使用,同時兼顧摺疊前後螢幕美感問題,柔性AMOLED螢幕是突破關鍵。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柔性OLED出貨量為1.15億片,同比增長13.52%。其中三星柔性OLED出貨量為5500萬片,占據全球47.83%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中國本土品牌京東方柔性OLED出貨量為2310萬片,占據全球20.09%的市場份額。此外,中國品牌天馬、TCL華星、維信諾等出貨量較2022年第三季度均有所上漲,中國柔性OLED出貨量全球占比48.09%,首次超過韓國。柔性 OLED 螢幕的引入促使製造商在螢幕技術上不斷創新,研發出更複雜的摺疊機制,以適應各種設計和用途,拓展摺疊屏手機的市場機會。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布的《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二、本土品牌出貨量持續提升,摺疊屏手機銷售價格較高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取代傳統手機,增添多種娛樂、生活、健康功能,成為全球主流電子產品。但隨著多年的更新疊代,智慧型手機硬體及軟體配置發展成熟,消費者換機意願下降,換機周期不斷拉長,智慧型手機面臨發展瓶頸期。摺疊屏手機的出現改變了用戶體驗,用戶可以在需要時享受更大的螢幕,適用於多任務處理、媒體消費和遊戲等活動,同時,摺疊屏手機的摺疊功能也增加了手機的便攜性,使其更容易放入口袋中,成功激發消費者購物慾望。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迎來爆髮式增長,同比增長63%至608萬台;2022年第四季度,國際局勢緊張,中國疫情加劇,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5%至346萬台。2023年上半年,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持續發力,多個手機製造商不斷更新系統配置及體驗功能,相繼推出自主研發產品,引起國際消費者的持續關注,推動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增加。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為210萬台,同比增長10%。

中國經濟迅速恢復,政府「擴大內需、增強消費」政策陸續出台,國內摺疊屏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時期,各品牌抓住發展機遇,推動產品創新,布局多渠道營銷策略,實現全國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攀升。2023年以來,中國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持續增長,第二季度出貨量為125.6萬台,同比增長173%;2023年第三季度,榮耀、oppo等多個本土品牌推出摺疊屏新產品,國內摺疊屏手機掀起換機風潮,推動我國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至196萬台。儘管摺疊屏手機具有巨大的創新潛力,但生產成本、供應趨緊等因素導致銷售價格相對較高,同時,三星等國際品牌摺疊屏手機產品更為成熟,市場接受度更高,國內摺疊屏手機品牌面臨雙重壓力。市場份額爭奪激烈,為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中國本土品牌不斷改進生產技術,自主研發運行晶片,控制管理、營銷成本,降低產品銷售價格,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提升產品出貨量。

中國柔宇科技開拓智慧型手機摺疊屏形態,本土品牌加速產品研發進程,推進摺疊屏手機應用以及生態系統優化,以適應不同的螢幕尺寸和摺疊機制。2023年以來,我國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增長迅猛,上游供應鏈技術逐漸成熟,摺疊屏手機「笨重」、「摺痕」等痛點逐步解決,本土品牌出貨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截至2023年9月底,華為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占全國的31.7%,市場份額穩居全國第一;oppo第三季度表現強勁,推出新品翻蓋小摺疊Find N3 Flip系列,銷售反響較好;前三季度,oppo摺疊屏手機出貨量占全國的17.9%,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二。韓國品牌三星在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處於第三位,前三季度出貨量占全國的15.4%;其次,榮耀、小米等品牌銷售穩定,市場占比較大。目前,摺疊屏手機還面臨複雜的技術挑戰,摺疊器件及螢幕設計需要高度精密,以規避「摺疊卡殼」、「螢幕折損」等問題,提升產品質量,促進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內智慧型手機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明顯,品牌喪失競爭優勢,摺疊屏手機的出現,提供更優質的消費體驗,推動中國智慧型手機衝擊高端市場,為中國消費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但供應鏈結構不完整、原材料價格趨高、研發成本大等因素使摺疊屏手機銷售價格居高不下,目標消費群體擴容受限。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摺疊屏手機銷售價格低於600美元的比例僅占0.4%,高於1000美元的比例高達54.6%。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熱度回暖,消費者對於摺疊屏手機的關注度持續提升,需求市場持續擴大,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延續快速增長的趨勢。目前,本土品牌榮耀、小米等品牌通過對零部件原材料進行更新,開發液態金屬、鋁製結構等性能更優的金屬材料,促進產品更加美觀輕便,同時節省昂貴原材料成本,降低產品價格。

三、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降幅收窄,中國智慧型手機出口遠大於進口

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一直處於快速發展和變革之中,5G網絡的推出和普及更是將智慧型手機行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69億台,同比下降12.7%,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934億台,同比下降1%。全球市場競爭激烈,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製造商生產成本提升,消費者信心受到影響,使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持續走低。但各智慧型手機品牌正逐漸完善生態系統,增強智慧型手機同其他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的協調性,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客戶黏性,推動智慧型手機降幅收窄。智慧型手機行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消費人群忠誠度較低,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一直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過程中。未來,傳統智慧型手機市場供應充足,需求市場疲軟,摺疊屏等新型智慧型手機品質逐漸上升,產品大小、重量等方面逐漸改善,供應鏈價格繼續下調,有望進一步吸引消費者,推動摺疊屏手機產品滲透率提升。

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為推動中國智慧型手機行業可持續發展,華為、小米等本土品牌進軍歐洲、非洲和北美市場,不斷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樹立國際化的品牌形象。隨著中國本土智慧型手機品牌崛起,製造商產品供應充足,智慧型手機進口量減少,2022年第四季度,我國智慧型手機進口量為61.89萬台,環比下降59.87%。我國智慧型手機出口量遠大於進口量,是智慧型手機出口大國。2023年第三季度,我國智慧型手機進口量為59.98萬台,進口金額為3.23億美元;出口量為14744.85萬台,是進口量的數百倍,出口金額為317.88億美元。隨著國內市場競爭逐漸激烈,摺疊屏手機銷售業績增速放緩,而智慧型手機出口態勢向好,部分品牌積極推進全球合作夥伴關係,提升品牌知名度,為摺疊屏手機出口奠定基礎。

智研諮詢專家團隊精心編制的《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市場供需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摺疊屏手機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摺疊屏手機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摺疊屏手機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摺疊屏手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報告》從2022年全國摺疊屏手機行業發展環境、整體運行態勢、運行現狀、進出口、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系統、客觀的對我國摺疊屏手機行業發展運行進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是系統分析2022年度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發展狀況的著作,對於全面了解中國摺疊屏手機行業的發展狀況、開展與摺疊屏手機行業發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可供從事摺疊屏手機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企業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智研諮詢是中國產業諮詢領域的信息與情報綜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諮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製、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製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a435a451693cdf06b2d56929f2a8d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