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播報
今(5)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獲悉,2020年3月4日0—24時,重慶市無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報告,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2例。
新增治癒出院病例中,萬州區3例、大渡口區1例、綦江區3例、大足區1例、豐都縣1例、忠縣1例、奉節縣1例、巫溪縣1例。
截至3月4日24時,重慶市現有在院確診病例68例(其中重型病例3例、危重型病例2例),累計死亡病例6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50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76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3612人,已解除醫學觀察23318人,尚有2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具體情況如下:
專家認為,截至3月4日,我市連續9日無新增確診病例,30個區縣連續14日無新增確診病例,現有在院確診病例為零的區縣增至16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持續拓展。但是,隨著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復,人員流動性、聚集性風險加大,再加上來渝返渝人員帶來的潛在風險,疫情反彈壓力並未減輕,我們必須按照不同風險等級防控要求,做到科學管理、分類管理、精準管理,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提示:各區縣要劃小管控單元,加強分類指導,科學評估、合理劃分社區風險等級,制定社區差異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確保社區人員管得好、流得動。要強化社區網格化、智能化管理,用好大數據手段協助實施有效的預警防控,嚴格落實進出小區體溫檢測。要規範居家醫學觀察,加強電梯、樓道等公共區域消毒,妥善處置生活垃圾,保持環境衛生、乾淨、整潔。
重慶要聞
連續8日無新增 重慶現有在院確診病例降至80例
夏沛通報有關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
在4日召開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介紹,截至3月3日,我市現有在院確診病例80例,累計死亡病例6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90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76例。累計排除3520例疑似病例,尚有3例正在排查中。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3602人,已解除醫學觀察23288人,尚有31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4個集中救治醫院現收治患者80例。
專家認為,我市連續8日無新增確診病例,現有在院確診病例降至80例,現有在院確診病例為零的區縣增至14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持續拓展。但是,零增長並不等於零風險。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來渝返渝人員包括境外來渝返渝人員不斷增加,疫情反彈的風險仍不容忽視,仍需因地制宜,認真落實好分區分級分類防控要求。
重慶造兩款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批 已正式投入臨床應用
陳軍通報有關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
在4日召開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科技局副局長陳軍給大家通報了一個好消息,由重慶醫科大學聯合企業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於3月1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許可上市,已正式投入臨床應用。該產品是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
據悉,該產品除了測核酸還可測抗體,目前已經組裝了50萬份的試劑盒,投入市場。
國家衛健委組織發布第七版診療方案 血清抗體檢測已被納入確診證據
黃愛龍通報有關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謝鵬 攝
針對由重慶醫科大學聯合企業研發的兩款新冠病毒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下一步的應用前景,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從該抗體檢測試劑盒診斷確診的角度,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案例是在萬州,之前重慶有相當一部分核酸檢測不出來陽性,但確實又有臨床症狀的疑似病例,通過他們的抗體檢測方法,就測出了幾例確實是抗體陽性,得到確診。
第二個案例是前一段時間在綦江有6個感染者,但是找不到感染源,大家都懷疑1個人,這個人從湖北回來的,其核酸檢測也是多次檢測為陰性。於是通過對他進行抗體檢測,發現抗體檢測呈陽性,從而證明他也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者。
此外,黃愛龍還透露了一個信息,3月4日凌晨,國家衛健委組織發布的第七版的診療方案當中,把他們團隊研發的試劑盒及檢測方法納入了確診證據,這是對抗體檢測技術極大的肯定。
重慶576確診病例中 中醫藥參與治癒出院患者411人
截至3月3日,重慶累計確診576例,中醫藥參與診治患者532人,其中合併使用中藥湯劑和中成藥患者268人、使用湯劑患者238人、使用中成藥患者26人,中醫藥參與率92.36%,中醫藥參與治癒出院患者411人。中醫藥對患者乏力、發燒、咳嗽、咽痛、納差等症狀改善有明顯作用。
此外,市中醫院成功研發用於新冠肺炎治療的2個中藥製劑。針對輕型患者、無症狀感染者的「藿朴透邪合劑」和普通型邪熱壅肺患者治療的「麻杏解毒合劑」研發成功並獲得藥監部門批准。目前,4000餘瓶合劑已配送到4家集中救治醫院和2家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加快了患者的診療救治。
復工復產
重慶重大水運項目有序復工 助推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
鋼筋製作加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尹建紅攝
4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高速航發集團了解到,在我市交通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烏江白馬、涪江雙江航電樞紐等重大交通水運建設項目有序復工,全力助推我市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
烏江白馬航電樞紐工程位於武隆區白馬鎮,是烏江幹流開發規劃中的最後一個梯級,烏江白馬航電樞紐工程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功能。該航電樞紐建成後,將打通渝東南和黔東北地區進入長江的水運大通道,500噸級船舶可從長江入口的涪陵出發經白馬航電樞紐直達彭水和上游地區的貴州省境內,對打通烏江至長江黃金水道「最後一公里」具有重大意義。
保障重大項目建設 重慶113個礦山日產量13萬多噸 價格與去年持平
為保障項目建設,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和有關部門會同有關區縣(自治縣)、萬盛經開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建築砂石保供穩價。據悉,目前全市113個礦山已復工,日產量達到13萬多噸,銷量11.17萬噸,碎石和機制砂每噸均價與2019年價格總體持平。
滴滴司機不戴口罩將被暫停運營 乘客不戴口罩滴滴司機可拒載
4日,滴滴出行發布消息,為保暢駕乘人員安全,滴滴上線了《司機不戴口罩管控規則》,通過AI人臉識別、出車照片質檢、乘客評價等檢測方式,要求司機師傅嚴格按照規定正確佩戴口罩來服務,如未遵循該規則,將被暫停運營。
此外,滴滴上線了《乘客不戴口罩,司機可無責取消》規則。司機拒載未佩戴口罩的乘客後,可通過申訴方式免除責任。
滴滴出行方面提醒乘客,疫情期間如不佩戴口罩乘車,司機有權拒載(取消訂單)。
一「碼」通行! 重慶與廣東、四川實現健康碼互認互通
「渝康碼」可通行廣東、四川。網絡截圖
4日,騰訊防疫健康碼可以實現全國各省市的互通互認,目前,重慶已與廣東、四川的健康碼互通互認,這意味著,「渝康碼」可以在廣東、四川代替健康證明,提升疫情防控期間跨省出行便利性。
目前,騰訊「防疫健康碼」已落地雲南、貴州、黑龍江、廣州、上海、天津、深圳、重慶、武漢等省市,超過100個城市在計劃上線,並支持多國語言版本。已覆蓋超過7億人口,累計亮碼人次近10億,是服務用戶最多的健康碼。
出行路線
重慶機場3月國際航線計劃信息發布
4日,重慶機場方面發布消息,目前,受疫情等影響,根據各大航空公司報送的航班計劃,3月4日-28日,往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計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