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頭驢子,幼小就在磨房裡拉磨,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有一天,它終於老得拉不動了。但它勞苦功高,主人決定把它養到曠野之中,讓他在綠草 地里生 活。但這頭驢子從來沒享受過藍天下的自在生活,它已經失去了動物融入大自然的天生本領。在如此寬闊的草地上,這頭驢子唯一能做的還是在吃飽後,繞著一棵樹 不斷地兜圈子,直到最後累死在這棵樹下。
在股市中,經驗主義比教條主義更加害人!
在股市,好多投資者或投機者,經過一段時 間 的實戰,總認為自己掌握了股票的規律,事實上股市是一個沒有規律的市場。股市上,你若認為自己真的掌握了一些規律,並按這個規律到市場中進行操作,實際 上,它會變成你在股市中最致命的東西,過去的經驗、習慣在股市中行不通,是你的大敵。
某 天,一隻蠍子要過河,就對身邊不遠處的青蛙說:「你過來,我有事跟你商量。」青蛙回答說:「請說,我聽得清。」「我想到河彼岸去,但我不會游泳,你背我過 去吧。」「背你過去不是問題,可我不會背你!」「人們都說青蛙很仗義啊,怎麼事到臨頭你卻退縮了呢?」蠍子很是不解地問道。「不是這樣。背別的小動物可 以,只要我可以勝任,但是背你不成。」「為什麼?」蠍子接著問。「因為你有個毒鉤子,如果我背你到河心,你蜇了我,我就要死翹翹了。」聽了青蛙的話,蠍子 哈哈大笑:「你弱智啊,你背我到河中間時我蜇你,你死了我還能活嗎?」青蛙一想也是,就背起了蠍子。當他們游到河心的時刻,青蛙突然感應背上一陣撕心裂肺 的疼痛,接著便四肢發麻。青蛙用最後的力氣問道:「你想自殺?」蠍子答道:「誰想自殺啊?我蜇你完全是出於下意識。」說完,兩個小傢伙就都沉入了河底。
在 這個故事裡,青蛙開始是對蠍子保持警惕的。換言之,青蛙對蠍子的行為是有預見性的,它預測到了蠍子的行為將會導致的後果。但它放棄了曾正確的行動設想,錯 誤地認為:任何動物都會珍惜自己的生命,蠍子蟄我,它就會喪失生命,因此它不會蟄我。但它忘記一個致命的規則:邏輯只是理性條件下的,而下意識又往往能戰 勝理性。
邏輯性的行為已不復存在,以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為例,人所知的是有局限的,最終我們將不可避免地陷入這一狀態,即只要是邏輯推斷 並 表達是合理,就會被認為是可行的。而我們的股民何嘗不是,特別是由非理性主導下的市場,每次交易指令的發出,大多不是對計劃的管理,而是非邏輯性的顛倒。 計劃中不聽小道消息,可一聽到又神魂顛倒;計劃按止損價止損,結果捨不得「割一點肉」;計劃不去碰炒高的股票,結果仍控制不住上漲的誘惑!
因為股票對很多股民來說,只是作為一個籌碼而存在,一個賺錢的籌碼。他們不會從這隻股票所屬公司的價值來估量這隻股票的價值,而是從這隻股票會不會漲,能不能賺錢而入手,此時投資股市的心態就已經趨於賭徒化,而賭徒,是很難在股市中生存的。當下來說,這可能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因為不光有很多散戶是這麼做的,連機構都是如此,這就造成了中國股市的病態發展和惡性循環。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股市的建立,是為了什麼。
股市的設計初衷不是為了投資者,交易者服務,不是為了讓投資者從差價中獲利而建立。股市可以說是為了上市公司而建立。每段時間都有特定的融資對象,可能是幫一些公司脫貧解困,可能是民企上市,也可能是別的,公司的上市按道理講既幫公司籌集了資金,也令投資者擁有其股份,體現出資金的價值,其目的是為了雙贏。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股市,卻顛覆了股市的設計初衷。
市場的價格,價值應該由買賣來決定,但在市場的諸多因素影響下,中國股市的價值觀已瀕臨崩潰。「炒」已經成為當下股市的主題,這是一種極不健康的心態。
格雷厄姆說過,「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並從中謀取利潤,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的價格取得和持有適當的股票。」明顯我們當下市場內投機者過多,甚至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從而導致市場的禍亂。
那既然目前市場的問題根源找到了,身為散戶,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筆者給出的答案是,去做一個投資者,而不是一個投機者。
1.這家公司如何賺錢?
2.與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經營得怎麼樣?
3.經濟大環境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4.公司是否量力而為?
5.這家公司的業績依賴性是否過強?
6.公司真正的價值是多少?
當你搞清楚這幾個問題後,再去買進股票,那麼無論市場是沉是浮,你都會堅定地持有自己的股票。你也會知道自己是為長遠經濟利益進行投資,而不是賭博,這會讓你倍感欣慰。這才是投資,而不是投機,贏家,將在投資者中選出。而充滿投資者的市場,才是健康的市場。健康的市場由大家共同構建。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 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共舞,與主力同進退。這樣,思路理清了嗎?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做股票:
一、工具要單純;
二、想法要單純。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
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
怎樣獲利了結?當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走了。簡單的方式是: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是很好的出場時機。
漲的時候不要看太好,跌的時候不要看太壞,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獵人不會看到飛鳥就舉槍射擊,他會把有限的子彈慢慢瞄準,然後,一槍命中。
多頭的浪?空頭的浪? 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
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
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
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看盤要先看大盤,再看板塊,最後才挑個股。
知道如何等待,才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才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股票不必天天買,但是功課卻要天天做。
本篇文章再繼續給大家講解莊家操縱股票手段,只有掌握了莊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就很容易跟上快速上漲的列車。
莊家控制盤口異動手法:
莊家控制盤口大方向來說,主要有三種情況:上壓單、下托單以及夾板,這三種情況不會單獨存在,每一種情況都有各種不同的狀態。
1、上壓板
案例:摩恩電氣
上圖中大筆壓單非常明顯,下面也有小的托單,這樣壓單意義何在?
(1)、吸籌,如果股價處於低位,這樣虛張聲勢的做法 主要是想讓其他交易者認為賣壓很強,並且自己的單子掛在買一處,然後趁勢吸收他們賣出的籌碼。
上面摩恩電氣(002451)圖例,當時7萬多手的掛單,成交了一部分,並且這一部分成交都是他們自己對倒的。另外一部分單子被撤了。
(2)、如果股價已經上漲了一定幅度,上壓板比較多並且上漲無量時,那就意味著莊家希望獲利盤看到股價受壓制迫使籌碼換手,同事看看承接力度如何,是哪些人在承接,方便調整後面的操作思路。是出貨還是洗盤還是繼續拉升。
2、下托單
案例:巨龍管業
下面的托單就非常的明顯,隨後撤銷了。
(1)、護盤意圖,迫使散戶搶單或阻止股價下跌,但是要注意的就是他是否能夠一直護盤成功,畢竟,護盤就是一種沒有實力或沒誠意的表現,否則他就直接拉升了。
(2)、誘多出貨,主要是看下面的托單是否總是頻繁更換,如果是就說明了莊家不斷撤掉自己的單子而讓其他交易者在前面交易,用自己的賣單來成交。
3、夾板
案例:中電電機
股價在某個階段始終維持在很窄的價格區間波動。
(1)、維持股價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震盪,上面壓著一致股價上漲,下面托著防止股價下跌,使得持股者失去耐心賣出股票,股價處於低位時一般是用於洗盤。
(2)、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股價高位,通常就意味著這是在用控制股價波動的方式,為後續出貨來做準備,等持有者都認為股價比較穩定 有人在護盤時,莊家小單暗中出貨。
多方炮
此K線組合上呈現兩陽夾一陰的形態,還有以此演變出來的一種三陽夾二陰的圖形,戲稱為疊疊多方炮。
1、第一根放量的陽線要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2、第二根出現的陰線,成交量必須急速的萎縮,而股價不可以再回到被突破的均線或壓力線之下,說明突破的有效性,陽線後走出陰線只是一次良性的洗盤;
3、第三根陽線的收盤價,理應高於第一根陽線的收盤價,而且後一根陽線比前一根陽線又有溫和的放量,但也不能放出巨量。
出水芙蓉
此K線形態也是一根大陽線,但是這根大陽線上穿三條均線,使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形態,後勢極端看漲。三條均線指5日10日20日,這是一個中期或波段式的上漲行情,縮量回調是買進時機。
1、K線實體要大,尾盤分時不能有急跌;
2、長陽上穿3條均線;
3、若有過倍巨量則長陽後有回調。
雙底
它是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下跌至相約低點時而形成的走勢圖形。當出現雙重底時,通常是反映在向下移動的市況由熊市轉為牛市。
1、在第二個底部形成時,成交量經常較少,而上破頸線之時成交量必須迅速放大;
2、突破之後常常有回抽,在頸線附近自然止跌回升,從而確認往上突破有效;
3、第一個低點與第二個低點之間,時間跨度應不少於一個月。
註:股市沒有百分百、必然的,包括任何形態、任何節奏。所以,看上圖學習的時候,要去了解大機率上漲的操作節奏,更要去思考應對小機率下跌的操作策略。切莫有買入後必漲、不漲不賣的心態,否則可能深套。
1、漲不怕,跌害怕
這種散戶比較普遍。他們在股價上漲時興高采烈,稍有震盪就會逃之夭夭,往往是追漲殺跌,買高賣低,股價翻了一倍,帳上卻沒收益。遇見股價震盪幅度稍微大點,往往還會出現虧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賺了指數賠了錢。
看個最近的例子,漲停板開板,很多散戶一遇到下跌心裡就慌了,巴不得趕緊賣出,殊不知這只是一次震盪洗盤而已。
2、套不怕,愛補倉
他們往往在股價下跌的時候被套住了,就會安心持股,甘願被套,有的甚至一拿幾年,而且越來越捨不得賣出,安慰自己,可以價值投資,逢低加倉,而這也是股災下受傷最慘的股民。
災下的救贖
這種心態,通常會被主力反覆利用,股災下,大家都會死扛,甚至於加倉,因為有信仰,而等到大盤連續反彈兩天,大家會覺得再不跑又要被套。
唯一能救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不斷精進技術,用技術和紀律來克服人性的弱點,才能穩定在股市盈利,抄底逃頂
經常聽到一些中小散戶買股輸錢後將責任歸咎於別人,譬如:「都是某券商不好,硬說?股票將大漲,」結果把我套得死死的。「主力的行為像拿鳥的小孩,散戶怎麼猜測也是錯的,因此,只要主力存在,多數散戶預測錯就不奇怪了,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為一名資深散戶,我經歷了2015年的股災,導致現在對股市都心有餘悸,從賺錢到虧錢,其實很快,個人覺得,散戶虧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聽消息炒股。
有太多的股民炒股是在靠打聽消息或者是在網上找信息,你看到這條消息的同時別的散戶也看到了,大家都衝進去買的結果就是機構正好賣給大家,所以往往買完就吃套,尚不去追究消息本身是誰放出來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利好兌現是利空!
二、選股時猶如盲人摸象、大海撈針
散戶投資多數都是追漲殺跌、跟風熱點,而基本沒有自己的見解。最基本的觀點就是選股看基本面,操作時間看技術面。當你沉迷於「基本面研究」的時候,一定問自己兩個問題:我所看到的,是不是別人也都看到了?是不是還有很多是我沒有看到的? 同時,注意一下「基本面」與股價的非線性關係。
三、重倉追強勢股。
強勢股好比是市場上的明星,它的一舉一動牢牢吸引著投資者的注意,關係到股市的風起雲湧。強勢股走勢強勁,往往一連數月一口氣上漲,抓住它的人興奮,錯過它的人懊惱。當某一行業或是類型的股票大漲時,當我們的眼前、耳邊充斥著強勢股的種種訊息時,很多人都難以擋住誘惑。為了賺更多,一些人甚至不惜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寶到強勢股上。不過,強勢股漲得快,跌得也同樣快。未能及時抽身而出的話,損失就非常驚人了。
四、交易頻率居高不下。
儘管絕大多數人厭惡風險,但A股的散戶們卻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置於巨大的風險暴露之中—受訪投資者當中,平局交易頻率很高,去年平均一個月交易頻率高達6.3次。眾所周知,在全球股市當中,A股的換手率是出於前幾位的。
操作越多,犯錯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股票投資的基本規律,但A股的散戶們卻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在受訪投資者中,虧損投資者2015年的交易頻率平均一個月為6次,高於盈利投資者的5.8次/月。您一個月交易多少次呢?
五、愛玩短線。
A股投資者愛玩短線,這和交易頻率高是匹配的,受訪的投資者中,抄底型投資者和追漲型投資者的比例幾乎是1:1,但去年的行情中,追漲型投資者可能比抄底型投資者的日子要好過得多。您是追漲型投資者還是抄底型投資者呢?
六、行動總是比大勢慢半拍
幾年過去了,發現現在的散戶行為依然如故,時代在進步,交易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炒股的人也換了一批又一批,唯一不變的是投資者行為。因為那是植根於人性弱點的條件反射,散戶炒股都是靠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來操作,他們遵循著讓自己內心最舒服的路徑。這種本能反應幫助人類祖先趨利避 害,在殘酷的自然界競爭中生存下來。但是害死投資者的恰恰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
假如某次下單會讓你內心很舒坦,通常這筆交易會以虧損收場。真正賺錢的 交易往往都是內心極不舒坦的交易,除非你已經像我一樣,經過長時間特訓,已經做到反人性。但即便如此,我也只能減輕不舒適感而不能把不舒適變成舒服。刻在基因里的東西是無法抹去的,只能緩解。
投資,或許利潤會來得快,但即如此也就會有所難度,講究方法,技大於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更看好,如何學到賺錢的能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財經大護法(dhf9586),即可獲取穩定交易系統,歡迎大家前來與我一起共同探討持股問題,讓你更精準找到買賣方向! 幫助大家在股市中獲取更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