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簡介:
李秀榮,1966年出生,現任黑龍江省醫院病理科主任、省醫院司法鑑定中心主任。自2006年開始從事鑑定工作,執業類別為法醫病理、法醫臨床。她熱愛工作,先後主檢了340餘例法醫病理案件;她一絲不苟,現場勘驗解剖,用淵博的知識、足夠的膽識維護了法律尊嚴,展現了當代女法醫的風采。
8月19日,伴隨著一段鏗鏘有力的醫師宣言誓詞,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2019年「中國醫師節」表彰大會拉開帷幕。在這裡,有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有醫患之間的脈脈溫情,也有著感動院內外的「魅力省醫•最美醫生」。
每位「最美醫生」都有一段視頻展播,記錄他們的行醫歲月,傾聽他們對職業的認知和感受,在眾多獲獎醫生中,特殊的李秀榮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因為她是一名資深「法醫」。醫院裡面也有法醫?她的工作任務是什麼?又有哪些特殊的經歷?表彰大會結束後,本報記者與她進行了近距離對話,聽她揭開醫院中的女法醫的神秘面紗。
練一身「鋼筋鐵骨」
敢於跟屍體「零距離」接觸
走入省醫院的病理科,就如同走入一個高科技中心。一間間寬敞的房間內,裝滿了冰冷的檢查器械,室內乾淨明亮。很難想像,一份份司法鑑定報告,就是從這裡發出,給逝者們的一生做出最後的總結。更難想像的,是跟屍體打了13年交道的李秀榮,她滿臉笑容、滿身活力,跟大眾想像中的法醫截然不同。
李秀榮是資深的病理專家,2006年,省醫院司法鑑定中心成立,她在做臨床病理研究的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法醫生涯。
用雙手「觸摸」死亡,第一步必須膽子大。李秀榮說,感謝上學時那段「解剖歲月」。「第一次現場解剖,我接連幾天不敢閉眼睛,一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播放恐怖畫面。後來接觸多了,也就習慣了,再加上有法醫老師帶著,我適應得特快。我老公說,我一站在屍體前,立馬精神百倍。」
然而,考驗是少不了的。有時候,考驗是帶有衝擊力的畫面。「前幾年,我們去建三江進行屍檢。那是一個夏天,有個民工死在了水溝里,去世已經70天了。死者顏面黢黑,眼眶塌陷,打開顱骨後,裡面是粥一樣的綠毛。我自以為練成一身鋼筋鐵骨了,但那天膽汁都吐出來了。」
有時候,考驗是令人終身難忘的氣味。「有的死者去世太久,內臟已經腐爛了。一打開胸腔,一股難以形容的複雜氣味撲面而來,聞過一次,你將永生難忘。」口罩也不是「萬能藥」,「氣味是法醫的『小助手』,中毒死的、喝藥死的,不同的死因讓屍體散發出不同的味道,有時候我們會參考氣味進行判斷,不能口罩天天戴在臉上。」
更多的時候,考驗是捉摸不定的死亡時間。李秀榮說,死亡隨時會發生,就沒有準時上下班的法醫。「有一次,接到一個來自伊春的電話,一具解凍36小時的屍體急需屍檢,再不解剖就腐敗了。接電話時下午5點,我們當場出發,趕到現場是凌晨12點半。我讓司機去賓館睡覺,團隊迅速進入現場工作狀態,屍檢結束後,天亮了,大家沒時間休息,乘車再往回返。」
「還有一次是臘月二十九,一個產婦一屍兩命,我帶隊去現場屍檢。那天出發時,我膽囊區有些痛,也沒多想,帶著止痛藥就出發了。一天做了2個解剖,回到醫院後一檢查,是膽囊結石不完全嵌頓,後來一想,也挺後怕的!」
讓逝者自己「說話」
做抽絲剝繭的「福爾摩斯」
在解剖台上,李秀榮要努力探尋逝者最後的「故事」;在解剖台下,她則一人一桌一台(工作檯)一鏡(顯微鏡),觀測顯微鏡下的世界,從裡面尋找致人死亡的真正原因。自我觀察、對話、分析、總結,很多朋友認為,她的工作太寂寞,然而,李秀榮從不覺得寂寞,她說顯微鏡下,有一個神秘又斑斕的世界。
這個「世界」幫她抽絲剝繭,讓逝者的身體自己「說話」。「幾年前,一位60歲的男性在體檢時發現脾臟有一個腫物,醫生判斷為良性感染。沒想到,患者住院6天後突然死亡,家屬無法接受,乾脆找到了我們。『住院時人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死了?因為感染死亡,是不是醫生的用藥劑量不足?』我們打開死者的『三腔』,對他的器官進行詳細的檢查,反覆研究了很久才發現,他的腫物不是良性的,而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李秀榮說,這種腫瘤不好篩查而且擴散極快,病人是因病死亡,與診療行為無關。剛開始,死者女兒不接受這個結果。「她哭著說父親太冤了,『你們就編吧,編吧,我爸在天上看著呢!』」後來,經過詳細的解釋、分析,家屬終於理解了,也欣慰了,「知道我爸不是冤死的,我就放心了」。李秀榮說,「一份科學、客觀、公正的鑑定意見書,不僅可以給逝者一個公道,對活人來說,也是一份安慰。」
還有一位年過五旬的男士,去醫院拔牙,打了局部麻醉。回家三四個小時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一動沒動。家人感覺不放心,大聲喊他,上手一推,人已經去世了!一家人把拔牙的醫生告上法院。李秀榮說:「死者的外表毫無問題,家屬認為是小醫生的麻醉劑量沒把握好,直到我們在屍體上找到了信息,死者的腦垂體上有一個腫瘤,死因與此相關,還給醫生一個清白。」
每天跟屍體打交道,李秀榮看過各式各樣的死因。「最讓人遺憾的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因為非法行醫致死的。一些患者病了,不去正規醫院就診,找一個『黑』的診所檢查,很多人因此誤診,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很多年前,我接觸過一對老年夫婦,小孫子生病了,帶去診所打點滴,聽醫生建議說魚腥草輸液好使,就給孫子加了一針,結果剛輸液不久,孫子就離世了。」
還有很多事故,源於一次疏忽。「有個小伙子去度假村釣魚,正走在山坡上,喊了一聲『啊』就死了。我們檢查發現,他的鞋子、襪子、衣服上都有幾個很小的黑洞,那是高壓電經過的痕跡。附近就有高壓電線,魚竿一甩導致他觸電了。」
是科學更是「藝術」
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最幸福
干一行,愛一行,李秀榮說自己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挑戰性、成就感和價值感。她說,每個救死扶傷的醫生,都是「最美醫生」,大家只是專業不同、看病的方式不同。為逝者做鑑定,容不得丁點兒錯誤。「一份客觀公正的鑑定意見,關乎維護社會的安寧與法律的尊嚴,雖然壓力很大,但是我還要竭盡全力,讓死亡鑑定不出現一個冤假錯案。」
李秀榮說,自己是工作著,快樂著。「我的感觸是十三年的法醫工作磨練了我,使我變得更堅強和更自信,更珍惜生命的可貴。法醫工作是一種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社會的理解和尊重!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實現了,所以我是最幸福、最快樂的人。」本報記者 李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