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孩子成績很重要?父母分辨輕重,一年級習慣培養更重要

2020-01-02   布丁媽媽私享會

最近中小學生都進入複習階段,老師們給孩子們不停的進行題海戰術,來檢測孩子的學習成果。

放學路上,一對一年級母子的話讓我震驚:

「媽媽,我們今天測試考試,考了97分。」

「怎麼還差3分呢?」

「做錯了啊,沒有全對,老師說我們大家都有進步,這是好現象。」

「好什麼,你前天還考了百分啊。」

「那我們班還有考三十多的小朋友呢。」

「你不要總和差生比較,再說你沒有考滿分,就是不及格。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誰會記住第二?」

孩子附和,不再說什麼了。

你對孩子的成績有多在乎?像上面的媽媽一樣,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一定要考滿分?還是孩子只要進步就好?很多家長給孩子說,考了多少分,就給孩子許諾買禮物,或者更有直接的是,「你考一百分給你一百塊,90分以上是五十」等等,類似這種獎勵要求孩子考滿分,但這些方式是否合適嗎?

昨天有個媽媽求助,說孩子考試不及格,自己崩潰大哭,感覺好失敗。試問,這位媽媽,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要還是孩子學到的知識更重要?

對於剛上一年的小孩子來說,其實學習成績不應該看得太重,習慣養成才是關鍵。小學一年級書本上的知識都比較淺顯易懂,孩子只需要認真聽,做題時候仔細點,上點心,養成好習慣,考個好成績並不難。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考雙百,希望孩子一直考好成績,完全的看重成績,導致孩子也是一味的追求成績,反而沒有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學習科目增多,內容增加,孩子成績會出現更多的偏差,因為成績上不去,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心都會受挫,孩子逐漸的對學習越來越沒信心,到那個時候,家長是不是會後悔莫及呢?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從「閒散」的幼兒園過渡到一個比較「正式」的學校教育中,這是很關鍵的一年,也是家長陪孩子度過小學生活的第一年,家長暫時不要考慮成績,先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其他都會接踵而來。

一年級的孩子一定要養成這幾點好習慣:

一、生活作息規律

作為一名小學生,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是首要前提:準時起床,吃早飯,去上學;中午放學回家吃飯,午休;下午放學回家,固定的時間玩,固定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晚上洗漱後,按時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精力充沛,活力滿滿才能保證第二天的正常學習。

吃飯好好吃,睡覺時候好好休息,運動的時候好好參加運動,好的身體是最基本的,良好的作息習慣,是學習生活的第一步。

一年級的孩子慢慢的需要從那種「散漫」的幼兒園習慣中過渡過來,爸爸媽媽也要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幫助孩子慢慢適應這種變化,更好的去接受相對嚴格的學校生活。

二、良好閱讀習慣

很多孩子上學前已經養成了閱讀習慣,和家人親子共讀,也有的孩子因為家長的不重視,導致孩子對此一臉懵。很多家長會感覺孩子現在開始閱讀會不會有點晚?隨時開始,都不算晚。家長對於上一年級的孩子,一定要高度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這也是孩子以後內在修養的初步鍛鍊。

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在一年級,慢慢的喜歡閱讀,願意閱讀,並且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識字,還可以給孩子讀一些有故事情節內容的兒童讀物。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提高,離不開大量的課外閱讀,孩子一年級還沒有過多的課業,那就好好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

這裡特別提醒家長們的是,最好家裡設置一個同步閱讀時間,所有家庭成員都進行閱讀。一定不能出現這樣的場景:家長讓孩子去閱讀,去看書,然後家長自己拿著手機刷視頻,打開電視看電視。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否真心愿意閱讀呢?或者說孩子人在讀書,心在哪,家長知道嗎?

三、鍛鍊專注力

剛上一年級,很多孩子不適應,出現坐不住的現象。在課堂上老師會提醒,在家裡家長也要輔助孩子養成專注好習慣。

注意力集中,才能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很多家長很無奈的反映,孩子回來寫作業,不是喝水,就是找橡皮,要麼要上衛生間,要麼坐著發獃,寫作業拖延。其實就是孩子專注力不夠,家長多和孩子溝通,與孩子商議一個寫作業的時間,並且設置相關的計劃卡,比如寫完作業可以做什麼,不能讓孩子邊寫邊玩,作業時間拉長,玩得也不盡興。

孩子想要提高做作業效率,可以從定時自律開始,這樣專注力也會慢慢的提高。孩子在學校課堂上也會認真聽講並聽懂老師的內容,在家裡認真複習,做作業,學習內容都消化吸收,成績自然會好。

四、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這點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長把學習這件事,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信號:學習是為家長學習,這是因為家長過分的關注孩子學習,導致孩子就認為我學習是為你們而學。就如網上說的,「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考的好,我媽高興,全家人都高興。我考的的不好,全家都不好過」。

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了多少,成績就是多少,這就是回報,而考試就是檢驗學習的效果,學習認真,成績就好。父母不要本末倒置,在家不停督促,你書讀了嗎?你題做了嗎?作業做完了嗎?書包整理了沒?這樣孩子有依賴性,什麼時候能獨立呢?

父母需要把學習還給孩子,教會孩子學習方法,讓孩子自主學習,家長起一個引導作用,在關鍵時期給孩子關鍵幫助即可,而不是給孩子代勞,時時刻刻盯著孩子不放,否則孩子何時才會成長呢?

孩子剛上一年級,養成這些好的習慣,哪怕孩子的成績沒有拔尖,但至少會慢慢提高。成績不好只是暫時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一次考不好,總結經驗,找到不足,下次繼續加油。

考了滿分當然好,沒有考滿分,父母需要鼓勵孩子,和孩子找原因,而不是對孩子說「你考的不錯,但是……」

因為孩子沒有考好,媽媽自己崩潰大哭,成績真的沒那麼重要,孩子養成好的 學習習慣最重要,成績只是一時的,代表不了什麼,一次沒考好,還有下次,下下次.....未來的考試還有很多很多,好習慣伴隨孩子一生。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用愛分享育兒經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