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某明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個人的變態,還在於不把弱者當人看

2023-11-12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鮑某明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個人的變態,還在於不把弱者當人看

鮑某明侵犯養女事件,本質上是道德、人性的問題,這是法律無法根本解決的問題。正如一位法學博士所說的:面對人性醜惡,x法蒼白無力。這不是說無力制裁鮑某明,而是無力消除他心中的魔鬼。

鮑某明其實就是一個變態版的源氏公子《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的主人公》,受害者則是一個更加不幸的紫姬。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鮑某明的可怕之處並不僅僅在於他的變態心理,還在於他「不把弱者當人看」的封建思想。

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兩個角度來審視的鮑某明醜惡行徑:一是「不把弱者當人看」的封建思想,二是個人的變態心理。

面對社會各界的譴責,鮑某明這樣回應道:我的人品有目共睹,我對小芳(化名)百般疼愛,要星星不給月亮,她恩將仇報背信棄義。

其實早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鮑某明就曾給小芳寫過一封保證書,當時他是這樣說的:給我現在的女兒,和未來的妻子。

不難看出,鮑某明對小芳實行的是「源氏養成計劃」。所謂源氏養成計劃,指的是男人把小女孩撫養長大,將她培養成自己理想中的女人,使她成為自己未來的妻子。

《源氏物語》中的紫姬出場之時才十歲,源氏一見到她就覺得「將來長大起來,定是一個絕色美人」。又因為紫姬和源氏的心上人藤壺女御長得比較像,於是源氏便把紫姬當成了一個替代品。經過源氏的精心調教,紫姬最後成為了一個源氏覺得完美的女人。

作者紫式部對這種惡劣行為進行了美化,但卻怎麼也掩飾不住紫姬的不幸。紫姬的一生是非人的一生,是不被源氏當成人看待的一生,就連作者本人都忍不住感嘆:她這一生好像只為源氏一個人而活。

無論源氏表面上看起來對紫姬有多好,但他其實從未尊重紫姬的人性,從未把紫姬當成真正的人看待。對於源氏而言,紫姬只是一個物品,一個美麗的物品,一個值得自己培養的物品。在我們中國的古典名著中,這種物化女性的意識也非常嚴重,如《水滸傳》中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如《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招待劉備。

鮑某明和源氏一樣,不把弱者當人看。他認為自己有恩於小芳,因此小芳就應該報答他,應該成長為他理想中的女性。

最值得注意的是鮑某明曾說小芳「背信棄義」,似乎兩人之間私下還有一種契約關係,或許類似於封建時代的賣身契。因此,小芳的母親可能有很大問題。具體情況目前不得而知,這裡就不妄加揣測了。

更可怕的是,鮑某明的心理還極為變態,這使得小芳比《源氏物語》中的紫姬還要不幸。鮑某明的變態行為,相信大家都從別處看到了。這篇文章也不再對此進行描述,也希望大家不要再刻意傳播相關細節。

這些細節雖然可以加深我們的憤怒,並促使大家更加關注這個事件,但也可能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對於這個事件,我們既要呼籲施暴者得到懲罰,也要時刻注意保護受害者。

受害者這次站出來,或許已經用光了所有的勇氣,但這並不意味著她這一生就完了。網絡上的種種消息,相信她每天都在注意,而這些消息可能對她的心理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她還有未來,她需要被世界溫柔以待。小新在此懇求各位在評論的時候,注意言詞,不要傷害到她。

結語:

鮑某明事件的實質是封建醜惡思想和個人變態心理,其中個人變態心理是一種個體心理現象,對此我們只能譴責他個人。封建醜惡思想則更為可怕,它會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

因此,我們還要追問,這個世界還有多少比鮑某明斯文一些的鮑毓明,還有多少比鮑某明還要變態的鮑某明?我們也要時常警惕自己內心的陰暗面,扼制住心中的魔鬼。

希望每一個都能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平等對待他人。無論貧富貴賤,都能夠扼制住心中的魔鬼,都能夠綻放人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