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終身大事,而逼婚成了年輕人最反感的事情。聽過見過,很多優秀的大齡女青年,而且是非常優秀、過得十分小資的女青年,她們在婚姻面前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局。
年收入幾十萬、有房有車、沒事去旅行、插花、瑜伽、健身,年齡35歲左右,像這種優秀的女青年,很多。她們的擇偶標準,最起碼收入、工作不能比自己差,聽上去似乎也無可厚非,但是在現實中卻接連碰壁。
理由很簡單:35歲左右,年收入幾十萬、有房有車的男青年,完全可以去找一個30歲左右的優秀伴侶。我聽一個朋友講過,「她今年已經36歲了,談一兩年戀愛,再結婚,等要孩子的時候她多大了?40歲!一個40歲的女人,再怎麼懂保養,她也老了,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而我,哪怕稍微降低一下標準,我也能找一個30歲,甚至不到30歲的伴侶。」
多麼殘酷的現實!一個35歲的女人,想要找一個30歲的男人,不能說沒有可能,但是很難。就像,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結婚早的媽媽才30多歲,而那些結婚晚的媽媽已經將近50歲了,孩子會怎麼想?為什麼我媽媽和我同學的奶奶看上去差不多?
在生活中,我們以為自己活得很好,沒有錯,卻因為認不清楚形勢,反而不知不覺已經走向了絕路。我們都聽過「狗熊掰棒子」,都曾經嘲笑過那個愚蠢的狗熊,卻不知自己活成了狗熊,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後面會遇到更好的,卻忘記了,青春只有那麼幾年,誰都無法阻攔芳華已逝。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總喜歡排名,和朋友比,和親戚比,甚至死死盯著自己前面那一名。然而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發現,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誰還關心你讀書的時候排多少名,來和哥們比比工作、收入、老婆、孩子!
很多當初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原本出門都要折騰倆小時,現在毫無顧忌地和孩子在水裡、泥里打滾,可以滿身都是泥,妝也是花的,然後不顧及別人的想法,大搖大擺地走回家。
為什麼很多人看完了《前任3》這種狗血電影會在電影院裡大哭,並不是劇情多真實、多接地氣,更不是孟飛和林佳的愛情悲劇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覺得這個電影其實很平淡,但是它賣情懷成功了。就像《後來的我們》,兩個人的人生觀不同,所以分開了,也因為情懷觸碰了很多人的淚點,我們會去想,當初我如果怎麼做,我現在會過得如何如何,也許我和某某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之所以被「情懷」觸動淚點,是因為當初沒有珍惜,以為自己在後面能夠碰到更好的,其實就是掰棒子的狗熊。如果把愛情替代成學習,演繹成一部電影,我相信一樣會有很多人產生共鳴。
青春短暫,不要等到青春不在的時候才痛哭流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9a9c37c4dd5fef7d3681c3285b7da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