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縣:「黨建+河長制」雙線融合 「黨建紅」引領「碧水清」

2023-12-01     紅網永州站

原標題:東安縣:「黨建+河長制」雙線融合 「黨建紅」引領「碧水清」

東安縣:「黨建+河長制」雙線融合 「黨建紅」引領「碧水清」

紅網時刻新聞12月1日訊(見習記者 左伊楊 通訊員 周芳仁 鄧偉 唐麗霞)近年來,東安縣持續開展「黨建+河長制」護河新模式。其中大盛鎮積極探索出堅持政治引領、強化科技賦能、協調部門聯動等工作機制,實現由「河長制」向「河長治」的轉變。

堅持黨建引領+河長制,促進水岸齊抓共管。為突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大盛鎮黨委以「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為抓手,以黨支部為基本單元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河長制」。黨委構建「治河」體系。哪裡有任務,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工作。鎮黨委在沿河兩岸的村(居)、社區黨組織中結合黨員聯繫群眾「五個到戶」制度設立黨員水域巡護示範崗,確保「每片流域有支部負責、每個支部設立黨員示範崗,每個示範崗分配責任河段」。在鎮村兩級河長的基礎上,構建「黨支部+黨員示範崗+河段」的黨建護河體系。全鎮沿河兩岸12個村共設置113名黨員示範崗,管護蘆洪江大盛段及其支流共計30餘公里的流域。支部推進「水岸」實踐。實踐是實現工作目標的主要抓手。以主題黨日實踐活動為抓手,各村結合實際開展河岸垃圾清理、巡查監督、防溺水等主題鮮明的黨員實踐活動,既「護」好水又「管」好岸,踐行水岸齊抓共管,引導黨員群眾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將黨員群眾口頭上的「愛河」轉化為護河實效。目前,全鎮各支部共開展「治河」主題實踐活動19次,帶頭清理河道兩岸垃圾近1噸,勸離下河游泳人員100多人次。黨員發揮「微宣」作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帶動身邊人。「你們用了的農藥包裝不要亂丟到河裡,這樣不僅影響下游群眾的用水安全而且會破壞河流生態環境。」三潭村水域巡護示範崗黨員陳慧劍正在河邊向納涼的群眾們講授微黨課,大盛鎮各村黨組織積極引導水域巡護示範崗位上的黨員結合護河工作講授多種形式的「微黨課」。今年來,各示範崗黨員共計開展微黨課60餘次,覆蓋黨員群眾500多人次。

創新數字鄉村+河長制,運用數字科技賦能。大盛鎮境內共有蘆江支流、冷水沖、栗木沖3條河流,流經村莊院落較多,存在部分村民亂丟、亂排的現象,靠人力監管河道容易出現失管期現象,為彌補人工巡邏的空窗期。大盛鎮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支撐驅動作用,強化信息技術與河湖監管具體工作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數字科技+河長制」的模式。創造性運用「數字鄉村」綜合化服務平台。率先試行「數字鄉村+河長制」護河新模式,通過在河道沿線重點區域設立智能攝像頭後,村級河長可以在電腦和手機兩個終端實時或回放查看河道情況。當有人往河道亂倒亂排或私自下水游泳時,智能攝像頭能夠第一時間抓拍並自動通過廣播喊話制止或勸離。智能監控就像「哨兵」一樣,24小時全天候監控河道動態,讓「河長治」更加高效便捷。創新性引入無人機助力巡河。通過無人機打造水域河湖立體化監管網絡,消除了傳統徒步巡河的盲區多、時間長、效率低、發現問題的能力不足等弊端,實現全方位、無死角、高效率的水域巡查及情況記錄。「大盛鎮轄區河岸線長,部分河道兩岸地勢險要,灌木雜草多,造成人工巡河時有些涉水面難以到達甚至存在安全隱患的現象,無法完成巡河任務,現在科技發達了,有無人機參與進來,確實省了不少麻煩事。」大盛河長辦主任周芳仁說到,今年以來,利用無人機巡河20餘次,發現問題8起,勸離溺水潛在危險人群6起。

拓展部門協同+河長制,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為打造「三百六十度立體護河」機制,大盛鎮在發揮黨建引領,利用科技賦能巡河護河的基礎上,積極拓展部門協同。建立部門聯動制度。制定《大盛鎮部門聯動落實「河長+」工作實施方案》,對工作開展中涉及的多個部門,及時組織各方參與,根據制定的「一河一策」「一河一檔」確定專項整治方案。各職能部門聯合制訂河長管理考核細則,納入各季度考核。鎮河長辦每月不定期、不定時對河道保潔及防溺水救援設施配備情況進行抽查並公布檢查結果,結果直接納入鎮對村考核,同時要求村級河長根據督查情況限時落實整改,有效推動河長制全面落實,保障河道的清潔與安全。將「河長」巡河與防溺水工作有效結合。鎮河長辦、鎮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各學校聯合對轄區內的重點水域進行巡查,開展護河日常巡查的同時,及時更新破舊的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繩、救生竹竿等防溺水救援設備。多部門聯合在河道沿線宣傳「河長制」政策和防溺水知識,提升群眾的思想認識,加強教育引導,助推河長制工作常態化。各村將村級河長、民間河長、河道警長同河道示範崗的黨員有機結合,開展「河長制+防溺水」聯動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監管網絡。鎮村兩級河長開展「護河+防溺水」訊號220餘人次,交辦並銷號問題50餘個。紀委嚴格督導壓實各方責任。鎮紀委深入河道一線,圍繞河道衛生、非法侵占河道等問題從嚴監督問責。根據《大盛鎮部門聯動落實「河長+」工作實施方案》對發現的部門間溝通不暢、部分河長不作為等問題,就地督導解決,實現督導發現一個解決一個,暢通「河長+」部門聯動機制,對不能擔當黨員水域巡護示範崗責任的黨員及時撤換。截至目前,「河長+」專項監督檢查20餘次、督導解決問題11個,主動約談村級河長、重點崗位人員11次,撤換黨員示範崗3人。

下一步,東安縣將進一步完善「政治引領+科技賦能+部門協同」的「河長+」工作機制,壓緊壓實河長制工作責任,提高人民群眾「愛河護河」意識,動員多方力量共同推動河長制工作打開新局面,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好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9a6fd5ee084f048367ee15fb6f6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