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錦城天氣炎熱,空氣濕度大,人體舒適度大幅降低,甚至有時會感覺難以呼吸。然而,讓人難以呼吸的不止是炎熱的天氣,還有部分市民尚不及格的「文明」。
本月25日,記者行至我市中央大街南寧路路段時,一股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經過此處的路人們屏氣、掩鼻、疾行、避走,一句「這味兒~!」厭惡里又透著幾許痛心,畢竟這是我們的家鄉呀,骯髒至此,任是哪一個錦州人都會覺得臉面無光吧?
自我市開展「三城聯創」工作以來,政府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修復……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全市的環衛工人加班加點,又承受了多少風吹、日曬、雨淋?一切,都只為了打造一個整潔美麗的錦州,打造一個舒心的家,打造錦州人心底的驕傲。
然而,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他們的不文明行為就像「木桶上的短板」,拉低了整個城市的文明和衛生形象,用某個不經意的「小惡習」抹殺著全市人民的努力。
書寫著歷史的石碑上污穢沉積,它究竟在向過往的人們展示什麼?
這個飲料杯附近步行半分鐘的範圍內至少有3個垃圾箱。
正午時分,暑濕難耐,不遠處環衛工人還在清掃行人隨手丟棄的飲料杯和竹籤、紙巾,他是誰的丈夫(妻子),誰的父親(母親)?他本可以也本應該在陰涼處休息一會兒。
「禁止倒垃圾」有禁而不止,總是有一些人「內心強大」到令人生嘆!
(文/攝影 李冬梅 無線錦州APP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