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6日訊 「孩子氪金」,家長退款維權難的消費亂象近年來層出不窮。
據湖南電視台《愛晚幫女郎》欄目報道,10月11日,長沙市民王先生反映,自己8歲的女兒用自己沒有電話卡的備用手機玩遊戲,「我一看一下子少了幾千,早兩個月就充了2000多,也是這個(蛋仔派對),當時沒在意,我就把孩子教育一下就算了,沒想到充值金額越來越大。我就想電話卡停機就算了,這個錢怎麼扣的我都不知道。」孩子家長王先生說。
對此,「OPPO手機」應用商城客服熱線回應稱,「如果是OPPO的渠道服,充值公司應該顯示的是廣東歡太。現在手機上只要有網絡,知道帳戶密碼就可以充值。」經查,遊戲的扣款顯示是233手游平台的運營方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王先生現場進行了退款申請,目前還在審核過程中。
2020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法發〔2020〕17號)。其第一項關於合同案件的審理中的第9條顯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台「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023年8月2日公布的《移動網際網路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徵求意見稿)》,提出將全面升級「青少年模式」為「未成年人模式」,推動模式覆蓋範圍由APP擴大到移動智能終端、應用商店,實現軟硬體三方聯動,方便用戶一鍵進入模式,為未成年人營造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9345c4e2fef824dcac8e234c534b8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