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國民黨內部的派系鬥爭,中共運用隱蔽統戰團結反蔣高層

2019-07-11     半杯餿茶

抗戰伊始,老資格的中共情報人員(統戰高手)余心清便奉周恩來待在馮玉祥身邊,做著統戰工作,與民主人士多有交往。到了抗戰末期,國共決裂已成表面化,他和李濟深、張瀾、龍雲、陳銘樞、劉文輝這些『反蔣』的頭面人物,過從非常密切,並擔任了『民盟中委』一職。

1946年7月,日本投降幾近一年,馮玉祥本人因被蔣介石暗中排擠,派他出國『考察水利』,行前,馮玉祥寫了一封信給孫連仲,把他介紹到華北。這個時期,國共雙方的硝煙已趨濃烈。

陳銘樞

華北,對余心清來說,太過熟悉。此次銜命(中共高層)赴華北之前,余心清開始了積極準備。在余心清的以後的回憶中,曾有如下這麼一段話:一九四六年的一個雨後夜晚,他們(指國民黨上層中反蔣分子)在重慶民權路聚興誠銀行樓上的客廳里,有一個秘密的聚會,參加的人有:馮玉祥、陳銘樞、劉文輝、龍雲、朱蘊山、張瀾、李濟深等。在會談中馮玉祥曾說:「國民黨如果發動軍事攻勢,一定是先北而後南,因此我們工作的重點,也必須放在北方。余心清先生對北方人事最熟悉,請他去擔任這項工作,是最適當也沒有的事。」

有了這樣的決定,余心清曾向周恩來、葉劍英彙報了兩次情況。會面放在了重慶陳銘樞家。余心清在以後的陳述中有這樣的描述:他們(指周、葉)一致希望把北方的雜牌軍隊拉過來,策應解放軍的作戰。因為他們認為:一個雜牌軍的倒戈,在軍事力量對比上說,就等於國軍損失了三個軍,解放軍增加了三個軍,縱然不能說服國軍叫他們倒戈相向,但如能動搖那些指揮官的作戰信心,也與解放事業有著莫大的利益。

舊時聚興誠銀行

​除了那次聚興誠銀行開了一次會議,以及余與周、葉作了兩次彙報以外,後來他們又在馮玉祥重慶的寓所歇台子分別開過兩次會,作了不少更具體的決定,關於他們之間的聯絡工作,經推由陳銘樞、朱蘊山、余心清三個人分別負責。

朱蘊山

余心清既負著這樣重要的使命來到北平、當時的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經過了一段時間思考,接受了余的建議,成立了一個第十一戰區設計委員會,由余心清出任主任委員。實話說,當時這個委員會並不在第十一戰區長官部編制之內,只是私下一個機構,顯得有些名不正。孫連仲也只是礙著老長官老相識的面子,讓余心清在長官部吃碗閒飯而已。

殊不料這個會的設立,倒是非常符合余心清的理想的。因為他藉著這個名義,即可以名正言順的網羅學者名流,向各方面展開聯絡,以掩護他的隱蔽工作。當然,余心清不遺餘力的運作這個設計委員會,也給孫連仲臉上貼了金,當時他坐鎮華北古都,對於北平各大學的負責人和教授們,聯絡一下感情,表示一下民主風度,未嘗不可。但和這些人見面之後,他又不知道談些什麼問題才好,現在設計委員會成立了,他樂得的把這件事交給余心清去辦。

孫連仲雖然出身行伍,是他經過半生磨練,也是多面玲瓏。他並非不知道余心清的政治傾向。於是,在設計委員會成立後,孫連仲讓華北保密局幹將谷正文兼了一名委員,這自然含有「了解」和「監視」余心清的用意。而谷正文正是以後破獲中共北平隱蔽組織乃至華北情報網的主要指揮者。

孫連仲率第十一戰區北平受降時情景

​借雞生蛋,統戰工作對於余心清來說是拿手好戲。他不斷邀請北平的名流學者,舉行「時事座談會」。由於身處第十一戰區長官部,余心清開始之初的首要工作原是「轉化」孫連仲,待到孫連仲在思想上有所轉變,而後再談起義之事。

余心清策動孫連仲起義以外,他的另一個主要工作就是發展可靠、對戰局發展有用的隱蔽關係。謝士炎等人經過與他的交往,思想產生了巨變,不久成為了北平隱蔽戰線的高級情工。

余心清在華北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第十一戰區長官部當時可以說被全面滲透。作戰處長謝士炎、外事處副處長陳融生、長官部的機要秘書丁力行、以及十一戰區天津指揮所少校參謀朱建國、和十一戰區長官部第二處少校參謀石淳等。其中謝、朱、石等人、前前後後都由余心清介紹他們和中共隱蔽戰線負責人徐冰見過面,會面的地點,就是第十一戰區設計委員會辦公處,地址在北平鐵獅子胡同二號。

今天的鐵獅子胡同外貌(此為一號)

​這所房子原是宋哲元產業,在北平是很有名的一所巨宅。據說『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就在這個宅子裡住過。這所房子的隔壁,就是北洋政府時代的海軍部,俗稱『海軍大樓』,當時就是第十一戰區長官部辦公的地點。

在宋哲元未買下這所房子以前,前面的主人是『狗肉將軍』張宗昌。張宗昌在濟南被刺以後,張的家屬就把它賣給了宋哲元、在「冀察政務委員會」時代,宋曾經拿這所房子做為他的高級幹部的俱樂部,取名「晉德社」。日本侵占華北期間,又一度成了根本博的官邸。抗戰勝利以後,才由宋哲元的家屬具名請求發還,由於房子太大,一直空閒在那裡,十一戰區設計委員會成立以後,余心清就以西北軍老同仁的資格,向宋哲元夫人借用下來。

根本博,前日本侵華「華北方面軍」兼駐蒙軍中將司令官

​余心清本人,住的是西跨院,把中間正廳做為「設計委員會」聚會場所,為了便於工作的掩護,余心清又向宋哲元的家屬建議,說是為了防止旁人進去占用,必須在門前掛起一些機關招牌。宋夫人當然同意他的說法,因此,余心清又叫人在門口掛起了「宋哲元、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殉國紀念委員會」、「廿九軍抗戰將士史跡搜集委員會」等等招牌。使人在門口經過的時候,鬧不清楚裡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國共雙方在華北軍事對峙初期,從歷史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說,防守,國民黨軍一個連,可以抗禦解放軍一個團的進攻;攻擊,國民黨軍一個連,能突破解放軍一個營的防守。當時華北國民黨軍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所以在這個作戰期間,解放軍主要以運動戰為主,並未有大的正面軍事對抗。

余心清由重慶到達北平之際,中共軍事力量正處於不利的地位。也就是正當國民黨軍攻下張家口,打通平綏路的那段時間。

徐冰,建國後曾任統戰部部長

這時,葉劍英正以軍調部中共代表的身份,公開在北平活動。作為老領導,余和葉接上了頭。並經過葉劍英的介紹,余心清和徐冰建立了組織關係。

此時的徐冰身份為「軍調部中共代表辦公室副主任」,在北平軍政社交場中,也是公開活動。余心清在表面上和他作朋友上的來往,在彼時旁人眼裡這也倒是正常,余心清曾有幾次公開邀請徐冰在他的寓所中晤面。

只是,成績之下,危機四伏。不久,中共在北方國統區的情報網將迎來一場殘酷的暴風驟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xcyWwBJleJMoPMOF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