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騎兵的馬刀是不開刃的,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令人意外

2023-06-23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有人說騎兵的馬刀是不開刃的,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令人意外

肯定不是這樣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說道:騎兵馬刀無須開刃,僅憑戰馬衝擊產生的動能拖刀就能殺敵。

然而,這只是一種江湖傳說而已,當今的人誰也沒有經歷過騎兵戰鬥,所以決不要武斷的去想當然。

那麼騎兵的馬刀究竟開不開刃,答案在明代兵書《練兵實紀》關於騎兵裝備論述中,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著。

「每人鋒利長刀一把。」

這「鋒利長刀」四字,你們說,這是開刃還是不開刃?

須強調的是,《練兵實紀》不是武俠小說,而是明朝將軍戚繼光在薊鎮練兵時的軍令條例總結彙編,這是古代軍隊的武器裝備、日常生活管理、行軍、宿營、訓練、營伍戰陣最真實、最具權威性的記錄。

戚繼光筆下的明朝騎兵單兵武器裝備標準清單一覽。

《練兵實紀》卷一,練伍法第六篇,騎什器。詳細的列出了一個騎兵小隊的全部裝備。

以騎兵12人小隊的隊總為例,下面看看具體有哪些裝備。

一:武器:

鋒利腰刀一把。

合力弓一張,備弓弦二條。

大箭三十枝;

弓箭雙插一副(雙插即為弓袋與箭袋);

二:盔甲:

明盔一頂;甲一副;鐵臂手一副。

三:身份標識旗幟:

背旗一面,旗杆一根。

四:其他:

鞓帶一條,這是古代版軍用皮帶。

椰瓢一個,應是古代版軍用水壺。

而戚繼光在《實紀·雜集第五卷》,專門開了一「腰刀解」篇幅,又論述腰刀的製造與運用。

先說腰刀的製造法。

原文這樣說:

腰刀造法,鐵要多煉,刃要純鋼,自背起用平剷平削,至刃平磨,無肩乃利。

意思為:刀刃須用純鋼,必須磨鋒利,刃上決不能有肩。

這就證實了,所謂「騎兵馬刀不開刃」純屬胡扯!

眾所周知,刀刃愈鋒利,則劈砍數次後易卷刃,然後又要重新打磨。

然而,當時明軍中腐敗成風,訓練不嚴。於是軍中就出現了故意將刀磨的不鋒利,刃上微有肩,為的就是偷懶貪省事,能多砍幾次,不用經常磨。

於是,戚繼光又專門訓誡軍中曰:

「近時匠役將刀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側銼將刀橫出其芒,兩下有肩,砍入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

由此可知,既然為刀,必須鋒利。否則,豈不如一塊鐵條?拿著不開刃的刀上陣,在古代軍中那是嚴厲禁止的!

所以,有人說,解放軍的騎兵馬刀不開刃等等云云。

那想必就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之言。

騎兵與馬刀,那是冷兵器標誌,自然當以冷兵器時代為標準。

開不開刃,應該不應該開刃?

當然是冷兵器時代的兵法著作與軍令條文,最有發言權。

然而,現代騎兵確實有用不開刃馬刀的,這是為什麼?

因為今天的騎兵,與古代騎兵又有所不同。

古代騎兵,馬刀、長矛與弓箭是主要武器。

兵刃、兵刃,帶刃之兵,豈能不鋒利!

而今日之騎兵,只用於邊境巡邏,早已不會成為戰場主力。

馬刀幾成了標誌性裝飾品。現代騎兵主要武器,已是自動步槍與衝鋒鎗。

戰馬只是在汽車無法通行之地的機動工具。

如果現代戰爭還會用上騎兵。

那麼也是騎兵騎馬抵達戰場,然後使用步機槍戰鬥。無法想像,現代火力密度下會有騎兵揮舞馬刀發起衝擊的場景。

所以,現代騎兵在訓練馳馬劈擊這項傳統標誌性騎兵武技時,選了不開刃,或開半刃的馬刀。

但是馳馬劈擊這項技能,已經再不可能出現在實際戰場上。所以,不開刃的馬刀,也不會影響戰鬥力。

假設一下:

如果邊防騎兵接到命令,要求他們必須要用馬刀去消滅某敵人,那麼,那些不開刃的馬刀,統統都會磨的很鋒利!

而所謂「戰馬衝擊產生的動能推動下,不開刃的刀更有殺傷力」,只是一種臆想而已。

真要那樣,還用什麼馬刀,直接人手一鐵棍,豈不更妙?

恰如戚繼光曰:「器械不利、以卒予敵。」又雲,「馬上兵器,惟利輕捷鋒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d40ddca97d2e77af485d84d5ee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