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我國最好的高校,每年高考錄取分數線都非常高,能夠成功考入的都是極為出色的學生,各地也會積極宣傳,為廣大學子樹立榜樣,今年也不例外。筆者就看到了不少「考生被清華錄取」的相關報道,然而,唯一讓我為之動容,連續看了幾遍的只有一位來自雲南的女孩,幼年時,她的爸爸癱瘓,僅靠媽媽種田養家,憑藉自身不懈努力,高考拿下689分順利被清華大學錄取,上演了一部真實的「人間逆襲」的勵志傳奇。
女孩名叫沈焱,來自雲南宣威,那是一個前兩年才退出貧困縣序列的縣城,經濟不發達。她家也不富裕,全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了提高收入,父親外出務工,不料,就在沈焱7歲那年,父親因工緻殘,常年癱瘓,只能靠輪椅代步。家裡的經濟重擔一下全都落在了瘦弱的母親身上,一家人只能靠著家裡幾畝薄田維持生計。
面對生活上突如其來的打擊,小小年紀的沈焱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學校里,她認真學習,回回考試都是全校前茅。回到家中,她會第一時間做完作業,然後幫助媽媽整理家務,儘可能減輕媽媽的負擔。全家人就這樣默默負重前行十年,到了2022年,沈焱迎來了人生大考——高考,全家人都用滿懷期待的目光注視著她。她也沒有讓家人失望,一舉拿下了689分的絕好成績,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錄取。
當有人問沈焱重壓之下考上清華的秘訣時,她笑著把最大的功勞放在了父親身上。儘管父親因工緻殘,只能靠輪椅代步,但是,父親從未因此意志消沉,每天都樂觀的面對生活。全家人正是在父親的帶動下,滿懷希望和信心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這也在提醒所有家長,當父母期望孩子做出某些行為時,最好的做法就是自己做出表率,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孩子。
沈焱考上清華大學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的消息傳出之後,街坊鄰里都熱情的送上祝福,不過,也有人反對她的選擇,認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就不應該學醫,回報家庭的周期太長。對於這個觀點,筆者倒是擁有不同意見。如果換作普通的醫學院校,8年本碩博學習再加上後續周期很長的上崗晉升,想要真正反哺家庭,確實需要漫長的等待。但是,不要忘記,沈焱考上的是清華大學的本碩博連讀。
首先,考上清華,各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獎勵政策,學校還有獎學金。其次,到了清華,還可以申請各種助學金。然後,進入研究生階段,國家還會給科研補助。這些錢不僅足以支付學費生活費,還可以補貼家庭。所以,質疑沈同學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格局還是有些小了。
況且,仔細看可以發現在沈焱的錄取通知書上面「臨床醫學類」字樣後面還綴了一個括號內容「卓越醫師-科學家」,這可是不得了的存在,那是清華大學傾盡資源打造的「醫學實驗班」,旨在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一共只招60個,可見,從這個班級畢業以後,未來一定前途廣闊。祝願可愛陽光的女孩沈焱學業有成,將來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