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比《三國演義》辛苦,曹操與呂布的兗州之戰,為何要打兩年?

2022-07-31     一耿歷史

原標題:贏得比《三國演義》辛苦,曹操與呂布的兗州之戰,為何要打兩年?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千古廢物

字數:7330,閱讀時間:約20分鐘

編者按:漢末三國時期經典戰役非常之多,像官渡、赤壁、襄樊、夷陵等,因為關注的人很多,研究分析的人也相對較多,與之相比,奠定了曹操基底的兗州之戰雖然歷時2年多,雙方攻守反覆易勢,激烈異常,但卻鮮少有人探究,以至於出現了很多錯誤理解流於大眾,本文就為您簡單的梳理一下這次戰役。看看曹操是如何擊敗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從而奠定自己霸業基礎的。

興平元年四月,正在襄賁的曹操得知自己的後方基地兗州已經不復其有,旋即回師,於是,一場歷時兩年的鏖戰拉開序幕。其實說來有趣的是,這次令他失去兗州的和使他得到兗州的是同一個人——陳宮。

(注1)這筆爛帳就不在這算了,讓我們先來看這場戰爭爆發前的態勢,從表面上看,當時的形勢對曹操來說極為不利。孤師在外,深入敵境,後方反叛,歸路斷絕,可謂進退無門。但細考起來,實則不然,首先曹操進討陶謙已趨全勝,退軍回師時不用為防止陶謙趁機下黑手牽扯太多精力和兵力。其次,曹操還未算全無退路,這個之後會談到。最後,曹操的兵力占優。

那麼雙方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呂布這邊比較好算,呂布帥數百騎東出武關之後,到處輾轉,皆未獲優待,在張揚處應當募得一定的兵力,也不會超過兩千人,然後,三國志中記載,呂布是辭袁紹奔張揚時與張邈建立了友誼,但我認為這一段還是《英雄記》記載的更準確,因為呂布要到張揚那去沒必要繞那麼大一圈先跑到陳留去。而從英雄記的【李傕郭汜以呂布為潁川太守】【布求還洛,紹假布領司隸校尉。】看來,呂布必然是赴任了的,然後【過邈,臨別,把手共誓。】才合理,原因麼,潁川在(即現在的禹州,在洛陽南200里)陳留之西南,到潁川經過陳留很正常。也就是說,兗州叛亂時,呂布不是從張揚那裡出兵進入兗州,而應是從潁川出兵進入兗州。所以呂布必然在潁川還募集了一定的兵力,滿打滿算,估計5000-7000兵力。張邈在陳留經營日久,自然有一定的軍資,但估計也不會超過兩萬人,陳宮等人作為曹操轄下,手中的軍力更不會多,因為【時操悉軍攻陶謙,留守兵少】,小城大抵在700-1000,大城大抵在2000-3000,或者都更少些,估計大量夾雜預備役、民兵,而且還很難出兵,畢竟各郡縣還是需要守備部隊的。而且就日後的戰事發展來看,這些人只是壁上觀的貨色。而即時募兵的話應該有萬餘新兵,但短時間形不成戰鬥力。呂布這邊樂觀點考慮的話能有三至四萬的兵力。

簡單來說,雖然張邈一聲通告,兗州郡縣的督將、大吏盡皆響應,造成一種呂布瞬間得了整個兗州的感覺,但基本就一空架子。而且,呂布能夠直接指揮的部隊不會超過一萬人,協同作戰的話,呂布方正面兵力不會超過二萬。曹操方面,雖然受降卒三十萬的水分很大,但兵力至少在五、六萬且兵力相對集中。

這樣的兵力對比符合雙方在初期交戰中曹操方就一直處於攻勢地位的實情,所謂【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那麼雙方對戰兵力如此,再看對戰雙方的主將,曹操自然不必說了,呂布也不是大家印象中單純的有勇無謀夏侯惇傳記載了這樣一件趣事,曹操以夏侯惇督濮陽,張邈叛變後,夏侯惇領輕軍奔赴曹操家眷所在的鄄城,結果在路上碰到了呂布軍,雙方發生交戰,呂布旋即退走,然後直接進入濮陽。後來呂布遣人去假投降,將夏侯惇執為人質要錢,軍中震恐,韓浩來平定了軍中的慌亂,對「綁匪」表示不會顧及夏侯惇,「綁匪」都投降叩頭,表示我們只要錢而已。(注2)陳壽言辭雖然模糊,但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很清晰的攻略態勢,為方便理解,還是來看地圖。

張邈叛亂,呂布由潁川入兗州,郡縣皆應,唯獨范、鄄城、東阿三縣不動,濮陽在夏侯惇轄下,自然也不會動,於是曹操家小所在的鄄城必然成為呂布的首選打擊目標,夏侯惇旋即引軍救援,兩軍短暫接觸之後,呂布轉而進軍濮陽並將之襲取。首先,曹操家小既然在鄄城,那麼鄄城的守備級別不會低,然後,鄄城、濮陽、范縣正好構成三角形,要固防還是有優勢的。所以夏侯惇不會為了保護曹操的家小就拋棄了戰略位置頗重要的濮陽,濮陽必然有足夠守備的兵力。大膽推測下,濮陽必然有張邈的內應,但是礙於夏侯惇無法舉事,於是呂布佯攻鄄城,吸引夏侯惇輕兵馳赴,這正符合三角防禦的攻其一則二應之的戰略部署。然後呂布趁機在濮陽內應的幫助下襲取濮陽。另外,夏侯惇被綁票的事也算到了呂布頭上,實際未必,這樣看,敵軍刺客挾持了我軍最高將領,僅僅是要求錢財?別鬧了~就算不要求我軍放下武器投降,也得內外策應趁我軍混亂展開攻擊,最不濟也得殺掉我軍最高將領造成敵軍混亂。結果就要錢?還被一嚇唬就放了人質求饒命?實際情況恐怕是夏侯惇軍中發生叛亂,眼看兗州事變,情況不妙,把夏侯惇綁了打算要些錢回家當土財主去。考慮到這樣實在不怎麼光彩,這才算到呂布頭上。

在雙方交戰之初,曹操對呂布有一句評價,是拿來定義呂布戰略不足的常用觀點,即【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但這句話放在特定的語境下,估計與我們理解的有所不同。看地圖我們就會發現,曹操從襄賁回軍,可能經過泰山、亢父,但我們知道,呂布攻鄄城不能,於是才屯濮陽。而亢父在鄄城、乘氏以東。泰山在東阿以東。也就是說,如果呂布真要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那麼他就至少先要拿下【鄄城、范、東阿、乘氏】才能保證後方穩妥。而鄄城、范、東阿在荀彧的操作下已非呂布能夠染指(注3)。看史料就能明白,鄄城的守備在夏侯惇輕軍馳赴後已經不是輕易可以攻下的了(注4)。范就在鄄城北側,攻范則鄄城必然呼應。而東阿未能攻下,則是因為黃河渡口被程昱截斷(注5),至於乘氏,曹操也早就派乘氏巨族的李干穩定鋪路(注6)。那麼曹操根本不用擔心呂布能斷亢父、泰山之道又何必說這句話?其實看程昱傳這句「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再回頭去看曹操那句話,慶幸的成分恐怕大點。當然,呂布與曹操的軍事能力確實不能相提並論。陳壽說其無英奇之略毫無假詞,但虓虎之勇也不是無的放矢。假設說曹操嘲笑呂布的戰略眼光成立的話,那麼戰術戰鬥上,呂布則給曹操上了一堂很生動的《論騎兵是怎麼運用的》。【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

對於青州兵的戰鬥力,很多人頗有微詞,但還不至於到雜兵魚腩的程度。畢竟其也是作為占曹操軍的兵員比例比較大的部分的,曹操靠這支部隊,追袁術至九江,兩戰陶謙,號稱精銳的丹陽兵在其面前亦是一敗再敗。這樣的軍隊,面對呂布卻直接崩潰。聯繫之前呂布與袁紹進討黑山,以區區數十騎一日或三四的馳突敵陣,這種對敵人陣形薄弱處的洞察,摧鋒折銳的果敢,倏忽來去的迅捷必有令人稱道之處,否則也掙不來那【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稱謂。難怪呂布白門樓時依舊以自己的騎兵統御向曹操自薦。而以呂布對騎兵的戰術的熟稔程度來看,就算他真的能斷亢父、泰山之道,估計也不會去,畢竟讓騎兵在山地與狹窄的地形下作戰是十分愚蠢的。【凡騎兵與步兵戰者,若遇山林、險阻、陂澤之地,疾行急去,是必敗之地,勿得與戰。欲戰者,須得平易之地,進退無礙,戰則必勝。】

獻帝春秋中對呂布軍隊的戰力有一段更為讓人咂舌的記載:有人做內應,開了城門,曹操燒東門斷退路來激勵將士,結果被被偷襲的呂布軍打敗,曹操本人都差點做了俘虜,如果此條史料屬實,則呂布軍的戰鬥力實在兇悍(注7)。好在曹操方也有狠人,不至於一面倒。呂布有支部隊屯兵於濮陽西面四五十里的地方,曹操前往夜襲,清晨破之。尚未回還,呂布救兵已至,雙方三面會戰,自早上至日落鏖戰數十合。曹操招募陷陣,典韋應募,帶領數十人突進擋敵,呂布軍矢箭如雨,典韋讓隨從報告敵軍接近的距離,當呂布軍靠近到五步的距離時,典韋大呼而起,以短戟擲敵,無不應手而倒。戰了多時,呂布軍眾撤退。日暮之時,曹操才得以撤軍(注8)。

濮陽西四五十里大抵在滑縣與浚縣,曹操攻此屯應是為包圍濮陽進行前期清場。呂布軍衝鋒,先以弓弩壓制敵軍,對史料中的【韋不視】,很多人解釋為典韋對如雨射來的箭矢視而不見,展示了典韋的英勇,但我覺得這樣根本無法解釋典韋要求身邊的人報告敵人與自己的距離的後文,也無法呼應【大呼起】。因為這裡忽略了一個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戰爭中一直很重要的東西——塹壕。所以這裡描述的場景是,典韋在塹壕中規避敵人的箭矢,在敵軍沖近之後突然躍出投擲短戟擊殺敵人。就這樣打退了敵軍。

你有虓虎之勇,我有古之惡來,到了這種地步也沒有啥權謀計略了,雙方就在濮陽這互毆了百餘日,曹操居然敗多勝少(注9),局勢似乎在慢慢偏向呂、張聯軍,但這時候老天爺覺得這樣下去太無聊了,於是放出蝗災來,雙方都陷入糧盡的狀態,不得不暫時休戰退兵先找糧食(注9)。

這場蝗災基本可以算是此戰的轉折點了,如果說列陣對攻的硬實力雙方不相上下的話,那麼這次蝗災之後,雙方的軟實力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曹操沒糧食,退到鄄城,袁紹發來熱情洋溢的信箋,信中對兗州被襲表示充分的遺憾,做出了大量的分析論證後得出目前收復兗州已無能力,還是早做退路的好,並信誓旦旦的表示你把家小遷到鄴來吧,以後在我眼皮子底下干,我們必定有光輝燦爛的明天。曹操猶豫了很久,給袁紹回了一封言辭懇切的郵件,郵件中首先自我檢討,向沒有聽取袁老大的命令早早幹掉張邈致有今日之禍的錯誤做出了誠懇的道歉,然後又充分闡述了兗州對於我們勢力的重要性,並清晰的論述了呂布、張邈必然失敗、我們勢力必然勝利的幾個關鍵因素,最後信心滿滿的表示老大你再給我兵給我糧,我將在兗州為您打回一片天,讓我們的勝利來的更猛烈些吧!最終,袁紹被曹操忽悠住了,給了曹操5000生力軍(注11)。而且不止如此,據史料分析袁紹甚至親自出兵攻下了東郡(注12)。

反觀呂布,已經落魄到被地方武裝擊敗了(注13)。要先更正一個說法,即很多人說呂布被一個村民打敗,簡單來說縣人並不是村民的意思,縣人的兩種意思,一是與某某同縣的人,一是縣正(注14)。當然,不管是被村民打敗還是被縣長打敗,都改變不了呂布剛剛虎落平陽就被人狠抽的節奏。曹操本傳中未有攻克濮陽的記載,而之後的戰事,濮陽再無牽入,只能說明一件事,這次蝗災或者袁紹的進逼使得呂布不得不放棄濮陽。曹操有袁紹的大腿可以抱,呂布去抱誰的大腿呢?張邈?不好意思,張邈表示我地盤也在兗州啊,都遭災呢,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想到乘氏去打個秋風,結果強龍尚且壓不過地頭蛇,何況呂布這時候只能算只平陽虎。沒辦法,呂布只好東屯山陽。其實到了這一步,呂、張聯盟已經基本回到起點了,他們在兗州的勢力範圍縮小到定陶一線。之前呼應他們的兗州諸縣基本沒有出現過。濮陽以東的郡縣曹操方也沒有攻略的記載。打了很大的一個醬油,這個郡縣皆應的水分已經展露無疑。於是在平靜的度過了一個冬天之後,曹操首先發起攻擊(注15)。曹操進攻定陶,並很快拿下了定陶北城,(定陶城中泗水橫貫而過,將其分為南北兩城)吳資退保南城,曹操正在攻打,呂布帶領援軍趕到,但剛剛從蝗災中掙扎出來的呂布軍已經戰力打折,畢竟缺糧對以騎兵為主的呂布軍來說損害更大,反被曹軍打敗。但曹軍也沒有占到多大便宜,在擊退呂布軍後無力再進攻定陶南城,只得將已經攻下的北城吐出選擇撤退。

到了夏天,呂、張聯盟開始有所行動,呂布遣將薛蘭、李封進屯巨野(注16)。一開始對於這個軍事舉動我有一點疑惑,看地圖就能發現,陳宮在東緡,呂布在山陽,薛蘭、李封再到巨野去。整個擠在了一起。這個部署應該是打算在巨野決戰,但後來作為先頭部隊的薛蘭、李封被曹操輕易就打爆,連救援都趕不及到,實在不能理解,一開始我認為是呂布在乘氏被當落水狗打的讓他想報復。但後來看到李典傳才有了清晰的想法。薛蘭、李封雖然掛著布將的前綴,但實際上還是兗州士族(注17)。李典傳中透漏出3個很重要的信息,第一,李干是乘氏豪族,效忠曹操,第二,薛蘭、李封招李干,第三,薛蘭、李封要求李干叛曹,李干不從,而後薛蘭、李封殺掉李干。

那麼很明顯,曹、呂雙方敵對,薛蘭、李封身為呂布的人卻能【招】曹操方的李干來勸降,這兩個人必然跟李干是舊識,否則不會選擇誘降李干,李干也不可能大大方方去他們那送死。薛蘭、李封的身份一明確,呂、張聯盟的意圖就顯露出來了,他們實際進攻意向應當還是鄄城至東阿一線,但乘氏李干像一把刀一樣抵在腰眼處,如直接攻擊鄄城或東阿,那麼李干必然會趁機騷擾呂、張聯盟的後方,於是他們意圖招降在乘氏的李干,再以乘氏為跳板,進逼鄄城至東阿一線。結果李干不肯叛曹,薛蘭、李封還把李干殺了,跟乘氏李家成了死仇,於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到了這一步,那就沒辦法了,就在巨野決戰!【布復從東緡與陳宮將萬餘人來戰,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魏書曰:於是兵皆出取麥,在者不能千人,屯營不固。太祖乃令婦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樹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謂曰:「曹操多譎,勿入伏中。」引軍屯南十餘里。明日復來,太祖隱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獲其鼓車,追至其營而還。】三國志對這場戰鬥的描述至傾向於曹操以奇致勝,以少勝多。魏書詳盡些。畫個圖就更明白些。一開始呂布來,怕樹林有伏兵,第二次來時曹操卻將伏兵藏在了大堤里,先用少量的士兵挑戰,待交陣後,伏兵盡出,將呂布軍打敗。【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凡戰,所謂奇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交戰之際,驚前掩後,沖東擊西,使敵莫知所備,如此則勝。】

此戰之後,呂、張聯盟勢窮力竭,曹操趁勢進軍,攻破定陶,呂布、張邈只得倉皇出走徐州。曹操徹底清掃了兗州的敵對勢力,為自己的霸業奠定了根基(注18)。

1、曹操部將東郡陳宮謂操曰:「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綱紀,明府尋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也。」宮因往說別駕、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無主;曹東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寧生民。」鮑信等亦以為然,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操領兗州刺史。宮說邈曰:「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邈從之。2、太祖征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布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襲得惇軍輜重。遣將偽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惇將韓浩乃勒兵屯惇營門,召軍吏諸將,皆案甲當部不得動,諸營乃定。遂詣惇所,叱持質者曰:「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慾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因涕泣謂惇曰:「當奈國法何!」促召兵擊持質者。持質者惶遽叩頭,言「我但欲乞資用去耳」!浩數責,皆斬之。3、(荀彧)又與程昱計,使說范、東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4、豫州刺史郭貢帥眾數萬來至城下,或言與呂布同謀,眾甚懼。……貢見彧無懼意,謂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6、言陳宮欲自將兵取東阿,……,昱又遣別騎絕倉亭津,陳宮至,不得渡。7、典從父干,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干還乘氏,慰勞諸縣。8、太祖圍濮陽,濮陽大姓田氏為反間,太祖得入城。燒其東門,示無反意。及戰,軍敗。布騎得太祖而不知是,問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黃馬走者是也。」布騎乃釋太祖而追黃馬者。門火猶盛,太祖突火而出。9、太祖討呂布於濮陽。布有別屯在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未及還,會布救兵至,三面掉戰。時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陳,韋先占,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懼,疾言「虜至矣」!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布眾退。會日暮,太祖乃得引去。10、與呂布戰於濮陽,數不利。11、蝗蟲起,百姓大餓,布糧食亦盡,各引去。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12、操圍呂布於濮陽,為布所破,投紹,紹哀之,乃給兵五千人,還取兗州13、(袁紹將臧洪)徙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14、布到乘氏,為其縣人李進所破,東屯山陽。15、《左傳·昭公四年》:「山人取之,縣人傳之。」 楊伯峻 註:「縣人, 杜 注云:『遂屬』。據《周禮·遂人》,五縣為遂,地官亦有縣正,縣人或即縣正。」16、二年春,襲定陶。濟陰太守吳資保南城,未拔。會呂布至,又擊破之。17、夏,布將薛蘭、李封屯鉅野18、典從父干,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干還乘氏,慰勞諸縣。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干,欲俱叛,干不聽,遂殺干。太祖使乾子整將干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19、布夜走,太祖復攻,拔定陶,分兵平諸縣。布東奔劉備,張邈從布,使其弟超將家屬保雍丘。秋八月,圍雍丘。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兗州牧。十二月,雍丘潰,超自殺。夷邈三族。邈詣袁術請救,為其眾所殺,兗州平,遂東略陳地。太祖征呂布,仁別攻句陽(菏澤),拔之,生獲布將劉何。曹洪遂據東阿,轉擊濟陰(定陶)、山陽、中牟、陽武(原陽)、京(滎陽)、密(新密)十餘縣,皆拔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千古廢物,

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5ab1fb50da462f3d268aa42f09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