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情緒受到地緣局勢嚴重干擾,全球金融市場展現出極大的波動性。在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市場分化在激烈地上演著,後期投資該如何面對?
// 上周金融市場較為動盪 //
上周,美股走勢先抑後揚,前半周受到俄烏衝突影響,投資者拋售股票等風險資產以尋求避險,美股連續大跌,而後半周形勢逆轉,美國三大股指連續兩天錄得強勁反彈。美股之所以在後半周能迎來反彈,主要得益於美國總統拜登周四的表態,他稱美軍不會在烏克蘭與俄軍交戰。同時,多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靴子落地」以及俄烏有望展開談判的消息讓投資者的擔憂情緒逐漸消退。滬深股市走勢相對海外市場更為抗跌,一方面,原油、黃金等期貨品種前半周大漲帶動滬市採掘和有色等權重板塊走強,有效抵禦了指數的下跌;另一方面,隨著俄烏衝突演進,美聯儲3月加息0.5個百分點的預期降溫,令賽道股再度活躍,從而推動了創業板的走強。
截止2月25日當周,全球主要股指多數下跌。其中,丹麥OMX20漲幅居前,累計上漲1.50%;納斯達克指數表現次之,累計上漲1.08%;而俄羅斯MOEX表現墊底,累計下跌27.20%;波蘭WIG20表現次差,累計下跌14.63%。本周,道指跌0.06%,標普500指數漲0.82%,納指漲1.08%。
上周,黃金和原油等避險品種均劇烈震盪,整體呈現沖高回落的態勢。COMEX期金最高漲至1976.5美元/盎司,美油4月合約則短暫突破100美元大關。但在市場避險情緒降溫後,黃金和原油均快速跌去前半周的漲幅。
截止2月25日當周,國外主要商品表現不一。其中,CBOT小麥漲幅居前,累計上漲7.44%;LME3個月鋁表現次之,累計上漲3.47%;而CBOT燕麥表現墊底,累計下跌10.37%;CME木材表現次差,累計下跌5.07%。
// A股相對較強,北上資金逆勢買入 //
截至2月25日收盤,上證指數漲0.63%報收於3451.41點;深成指漲1.21%報收於13412.92點;創業板指漲2.58%報收於2855.80點,萬得全A總成交1.02億。
從上周主要股指表現來看,成長板塊表現較好。其中科創50漲幅超過3%,創業板指漲幅超過1%,而上證50則下跌2.76%,滬深300和上證指數跌幅同樣超過1%。
雖然全球市場動盪加劇,北上資金仍大幅凈買入。2月25日,北上資金凈買入63.84億元,當周累計凈賣出64.13億元,本月凈買入19.32億元。在外圍市場劇烈震盪的背景下,北上資金也大幅波動,周二一度大幅凈賣出73.4億元,創春節後最大凈賣出,周五又大幅凈買入63.84億元,創節後最高,在周初資金流出的時候,北上資金成交759億元,創1年多來的地量。
從上周行業資金流向來看,主力資金凈流出1300多億元,所有行業凈流出,其中信息技術板塊凈流出額超過300億元,位居首位;工業板塊緊隨其後,凈流出額超過250億元;可選消費、金融、材料、日常消費等板塊凈流出額亦較大。以申萬一級行業劃分,僅電力設備、國防軍工分別獲得主力7.89億元、4.13億元凈流入,其餘29個行業均呈現為凈流出狀態。
// 居民資產配置有望向權益市場傾斜 //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2月26日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顯示,截至2021年底,存續銀行理財產品3.63萬隻;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到了8130萬個,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95.31%,其中個人投資者仍占據理財市場絕對主力,數量占比高達99.23%。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理財產品已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61萬億元,其中2021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近1萬億元。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範圍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範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試點地區新增北京、瀋陽、長春、上海、廣州和重慶,試點機構新增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和信銀理財。其中,對已開展試點的4家理財公司,單家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由100億元提高至500億元;對於本次新增的6家理財公司,單家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上限為100億元。
此外,我國證券證券投資者數量突破2億大關,到2月25日已達20000.87萬。相比20多年時間突破1億,A股投資者數量從1億增至2億僅用6年。證監會召開2022年投資者保護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健全投資者保護的制度機制、監管體系,以更加精準務實的舉措,不斷提升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有效性,進一步暢通投資者依法維權追償渠道,完善投資者保護基礎制度,引導督促市場經營機構主動做好投保工作,培育理性投資者隊伍。
東吳證券首席策略陳李指出,居民資產配置向權益市場傾斜是必然趨勢。地產市場的基本定位和供求關係,決定了房地產不再成為居民資產主要配置領域。探索發掘未來經濟增長動力的權益市場在過去兩年大幅擴張,逐漸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這個趨勢也不受貨幣環境和企業利潤增速影響。
// 機構紛紛看好3月份交易機會 //
國海策略指出,3月市場具備結構性機會,成長有望迎來反彈,核心在於國內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放鬆空間、海外緊縮預期有緩和,在業績窗口期臨近的背景下,前期調整較為充分的成長板塊景氣度占優,性價比開始顯現。配置方面,穩增長板塊有階段性兌現壓力,貨幣和信用環境的好轉有利於成長板塊的反彈,景氣的重要性階段性提升,看好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3月首選行業計算機、電力設備、醫藥生物。
浙商證券表示,成長股的反彈窗口或是3月下旬至4月。原因在於,一則,宏觀視角,4月是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邊際緩解窗口;二則,中觀視角,2022年一季報預告的陸續披露有望提振市場情緒。從宏觀視角來看,4月是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邊際緩解窗口。回顧12月中旬以來創業板的調整,我們認為主要擾動因素在於分母端,也即美債收益率上行和美聯儲加息預期。展望後續,以上半年為觀察維度,4月是美聯儲利率決議的邊際緩解窗口。與此同時,12月中旬以來A股成長股風險已經有所釋放,隨著3月美聯儲利率決議落地,4月有望迎來風險偏好的階段修復。
浙商證券指出,不同於2019年至2021年,以2-3個季度為觀察維度,2022年「三低」配置仍具比較優勢。針對低估值、低股價、低持倉的「三低」板塊,自上而下考察基本面的邊際變化,梳理出穩增長、出行鏈、高股息等配置線索,結合行業觀點相關公司有:穩增長: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平安銀行、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萬科A、中國能建、中國鐵建、索菲亞等;出行鏈:白雲機場、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上海機場、錦江酒店等;高股息:大秦鐵路、山東高速、招商公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
廣發策略研報稱,A股虎年開門紅反彈遭遇俄烏地緣風險。地緣風險並不會主導股市趨勢,但會使得原本尚未形成共識的弱市加速。如果俄烏局勢有階段性緩解,將提供控制組合風險的良機。俄烏地緣風險加強全球資源/原材料的「供需缺口」,維持高區-低區均衡配置:「供需缺口」通脹邏輯受益的資源/材料(煤炭/鋁/鉀肥);低區「穩增長」和「雙碳新周期」的交集(地產/建材/煤化工);PEG逐漸合意的科技賽道股(新能源整車/風電光伏/數字經濟)。
(Wind綜合券商研報、證券時報)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ESG(Wind ESG 評級)
海量透明數據深度剖析上市公司ESG基本面
指標接軌國際,突出中國特色
風險層層穿透,爭議及時預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15bf9e748c9b999fb8ca504a9203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