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鬧市中的文人薈萃之地,常州的文化脈絡所在,蘇東坡終老於此

2022-03-09     冷月印記

原標題:藏在鬧市中的文人薈萃之地,常州的文化脈絡所在,蘇東坡終老於此

常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文字記載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且風光秀麗。

談及常州歷史,有這樣兩個地方是不得不提的,其一是之前分享過的青果巷,第二處就是我今天剛去過的「前後北岸」,相比青果巷,這裡知名度要低許多,甚至大多數常州本地人都不知曉。

前後北岸位於常州天寧區延陵西路與後北岸路之間,若不是由此經過時看到這塊牌坊及粉牆黛瓦的建築,或許並不會引起我的注意,後北岸路則是一非常隱蔽的小巷子,江南特色的建築就這樣藏在鬧市中,倒是一塊清凈之地,而它的歷史卻格外深厚,自宋代起就是常州的文化重鎮。

如今的前後北岸已是歷史文化街區,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的這裡曾是一處三面環水的半島,稱之為「 顧塘尖」,當時住在「尖」上的人家大多都是世家大族、名人府邸,且大門大多朝向 顧塘河,後門通往白雲溪,由此而有了前駁岸和後駁岸之稱,至清光緒後改名「前、後北岸」。

前後北岸歷史街區規模不大,長不過350米,最寬處也僅有150米,而就在這巴掌大的地方,歷史上那可是名人學士薈萃、 仕宦聚集 之地,僅在明末清初這裡就出了4位狀元、7位公卿,進士更是不計其數, 為常州 的文化脈絡所在 。

為讓大家可以走進來領略曾經的深厚文化底蘊,前後北岸歷史文化街區正在修復中,目前已有部分區域可以遊覽,且不要門票。這裡的建築格外古色古香,融匯了江南與常州地方特色於一體的深宅大院極具特色。

置身其中,看著眼前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及那破舊的木門,門後是哪個大戶人家或名人故居呢?相信你也與我一樣十分好奇,推門而入,一一為大家揭曉。

目前在這裡可以遊覽參觀管幹貞故居、呂宮府、蘇東坡紀念館、常州方誌館、趙翼故居、道台府、湯潤之故居、常州家譜館等。

即便不是第一次來常州,常州方誌館我覺著都非常值得要求,方誌館不大,共四進,原為 管 干貞故居西側的輔房,場館雖小,卻將常州2500年歷史之精華集聚於此,一小時即可讓你讀懂常州!

很多人或許並不了解「方誌」何意,方誌其實就是記錄地方情況的史志, 編修方誌是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而像《山海經》這類則為總志。在歷史上,常州誕生了許多修志大師,在這裡就屹立著三位修志名人的塑像。

常州方誌館分為前廳、讀書樓、後廳、柴廳及3處小院落,為建造這座方誌館,據說前後共歷時十餘載,如今終於面向大眾開放了,值得去打卡一番。

穿過常州方誌館可以直接到管幹貞故居。

管幹貞是常州本地人,清乾隆31年進士,曾歷任翰林院編修、貴州道御史、內閣學士、工部侍郎、漕運總督(相當於現在的交通局局長),且是一名多才多藝的詩人、畫家。

故居為硬山造房屋四進,為典型的江南私家宅院的布局,粉牆黛瓦的院落與那原木結構的房屋交相輝映,盡顯古色古香。院落內景色布置的格外精緻,給人一種依然有人居住的感覺,活靈活現的,而抬頭望去,遠處的高樓大廈與之相碰撞,恍若古今穿越,這種感覺我非常喜歡,古而又今。

當然,我相信未來這裡人氣最旺的要數「蘇東坡紀念館」,也可稱之為「藤花舊館」,院落內有株紫藤花,為當年蘇東坡親手所植,可惜現在還未到紫藤花開的季節,院落中的梅花倒是開的非常茂盛,梅花與粉牆黛瓦放在一起,這小景簡直美極了。

大家都知曉,蘇東坡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為今四川眉山市人,他的一生可謂十分精彩,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常州、揚州等地任官,晚年時因新黨執政還被貶至 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卻病逝於途中,蘇東坡終老之地就是常州,我拍的這張蘇東坡紀念館中的房間圖片就是當年蘇東坡終老地。

院落內的梅花開的真好看,回首歷史,回首往事,恍若一切都在夢裡,前一秒曾走過的這裡,其場景似乎之前就在夢裡出現過。

如此一片不大的地方,卻藏著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若是有機會,常州前後北岸記得來走一走,感受下這裡的常州文化脈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7acc54cf8b49655bfbde9aa3866db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