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A股回落,但我要對各位說一句:「別怕,站直了」。這個時候一定不要猶豫,繼續看多做多,因為,2024年前方有一輪低利率下的通脹牛市正在等待中國投資人,現在正是將儲蓄存款兌換成股票的最佳時機。
百年前,經濟學家費雪講了一個故事:一群人被困小島,小島上有一些海浪衝上來的無花果,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大家平均分配無花果,假設每個人分到10個,而有些人只吃3個就飽了,而有些人吃完了10個還不夠,那麼,沒吃完的人會不會出借無花果,且會收多少利息?這個故事100年前就有人講,一般人恐怕想不出答案,這個答案是:有結餘的人會以負利率的方式出借,因為無花果會爛掉,借不出去就浪費了,所以如果剩下7個無花果,借給別人,搞不好未來還能回收幾個,這絕對比爛在手上強。
如果這個故事中的無花果是存款,那麼如果存款利息低於通脹,那麼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存款借出去、投出去,換取未來回收更多無花果的可能性。
我為何會認為明年國內通脹率會上升?因為,在外,2024年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導致的美元寬鬆幾乎板上釘釘,美元流動性外溢勢必波及我國,會有流動性輸入。在內,貨幣、財政政策一起發力。11月15日,央行開展495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和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1月16日,央行利率招標方式開展377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2020億元逆回購到期,凈投放1750億元。不看怎麼說,就看怎麼做。除了公開市場操作,未來央行還會繼續降准降息,而隨著美聯儲加息結束,如今央行降息空間也在增大。
內外流動性疊加,再加上財政赤字率提高後,財政開支力度加強,中國很可能在明年推高通脹率。而通脹率上升一旦超過存款利率,則低利率下存款利息低於通脹率,也就是說存錢將不會有正收益,而到時將存款兌換成資產是中國投資人最理性的選擇。回顧10月金融數據,住戶存款減少6369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8652億元,你會發現低利率的確正在讓存款離開銀行,而中國樓市又預期不穩,股市幾乎是普通中國人避免財富縮水的唯一,也是最佳途徑。而如今,A股、港股的估值水平又如此便宜得親民。
儘早規劃,早投資A股、H股你是坐轎子,晚投資是抬轎子。而在板塊選擇方面,基礎板塊是醫藥和消費,這些是最佳選擇,穩健永遠是第一位的,繼而對行業有研究的投資人,可以將投資延伸到:新能源發電、新能源電池金屬、超級充電樁、半導體、遊戲、AIGC、算力、工業機器人、工業母機等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具備弱周期性,如果通脹上行,那麼周期力量會讓這些行業中的企業更容易盈利。
當然,投資的基本原則不要忘記。投資的企業要有護城河。最好的護城河當然是技術(不是指K線);如果行業中沒有技術領先,那麼選規模效應最明顯的企業;如果規模勢均力敵,那麼選負債率低,ROE高的企業。的確,有些弱周期產業如今存在階段性產能過剩的問題,如光伏、半導體等領域,但不要擔心,就像豬周期一樣,行業有落就有起,明年若是起通脹,那麼這些弱周期產業回歸上升通道也是水到渠成,產能過剩大機率不會成為行業上行的阻力。
如果非要給2024年通脹上行加個時間限,我估計大約在2季度末,美聯儲降息之後,通脹導致的儲蓄大搬家就會到來。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