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趙孟頫這件小楷拍出1.817億,放大100倍也不失勢

2023-07-07   書法網

原標題:2023年7月5日,趙孟頫這件小楷拍出1.817億,放大100倍也不失勢

在書法拍賣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就在今年的7月5日,趙孟頫的一件小楷《黃庭經》,在北京保利的春拍中,最終以1.58億落槌,加上佣金總價是1.817億元。

此消息一出,猶如平地一聲驚雷,震動了整個書法界。在書法拍賣市場上,已經很久沒有拍出這樣的高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件《黃庭經》將問鼎今年最貴的書法作品,並且根據大形勢來看,該紀錄很難被打破。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這件天價小楷,是不是真的值這麼多錢?

這件小楷寫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十一月三日,當時趙孟頫49歲,書風也已經相當精熟了。這是他為自己的親家束季博所臨。

在這件小楷《黃庭經》出現之前,趙孟頫所臨寫的小楷《黃庭經》,只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當中藏有一件。(下圖左為保利春拍版本)

王羲之也曾有一件小楷《黃庭經》傳世,一直是大家學習的垂範。趙孟頫的這件小楷和王羲之的版本比起來,圓融精熟的用筆如出一轍,筆致反而顯得要更加溫潤典雅。

在保利春拍中的這件《黃庭經》還有一大亮眼之處,就是卷後的一段題跋。

此段題跋題寫於治至二年(1322年)四月,當時距離趙孟頫離世僅有87天,是趙孟頫傳世書跡中最晚的一件。

這段題跋的其中一段是這樣的:「臨帖之法欲肆不得肆,欲謹不得謹;然與其肆也,寧謹。非善書者莫能知也。」

這段話一直是大家臨帖的金科玉律,也是趙孟頫終身奉行的法則。它的大概意思是,我們臨摹法帖要大膽放鬆,但是又不能過於肆意,要嚴謹,在這兩者之間,寧願嚴謹也不願放肆。

王羲之《黃庭經》

之前,這段話在各大典籍中有所記錄,但一直不知道出自何處,直到這一件《黃庭經》現身,謎團才最終被揭開。

此卷是典型的小楷作品,單字的大小不超過2厘米。通篇數千字,竟然每一個字都寫得極為嚴謹,法度精熟,找不到一處松塌。

蘇東坡說:「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舒朗而有餘」。書寫小楷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結字,所以我們衡量一件小楷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將字形放大,觀察其用筆和結構。

這件《黃庭經》還真就接受住了這樣的考驗。下圖是其原作單字放大一百倍之後的效果。

其水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便是放大一百倍,此作文字結字不僅能做到不失勢,其點畫的質量,還有提按的痕跡,都非常值得推敲。這1.817億,花得也並不冤枉。

關於這件小楷《黃庭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