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清代龔軾的《陶歌》中寫道「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對於元青花的美麗,各國詩人向來不吝嗇筆墨,極盡讚美之詞。元青花不僅是古代陶瓷技術集大成者,同時對研究當時的民生風貌、社會風俗和冶煉技術也有重要的意義。不過遺憾的是,元青花現存數量極少,十分珍貴。
考古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而是需要歷經波折。不少時候,一些重大考古發現都是起源於不經意的小事,正是有了這樣的契機,才能掀開中國歷史波瀾壯闊的浩瀚畫卷。國內對古代文物的高度重視,在搶救性保護原則的指導下,讓更多的文物得以重見天日,訴說那些曾經的輝煌。
文物發掘現場舊照
01
別說普通人,就連很多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歷史學家可能窮其一生也尚未有機會能親手挖到寶。所以歷史的發現就如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需要運氣,需要機緣巧合。但山東省菏澤市,便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工人,卻在暴雨沖刷後,卻意外挖出了棺材板,那令人驚奇的是,考古專家竟說貸款十億也會買下來,這到底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工人所發現的便是沉寂了六百多年的古船遺址——京杭大運河。考古專家憑形狀判定,此古船應是元朝的船。從此船的整體來看,通體為木質,長度超過21米,寬度也達到4.82米,所以考古專家斷定這艘船應是元朝技術所達到的最高規格。
鄭和寶船模型
整艘船除眾多貨物之外,不乏還有許多的客商,但誰曾想過,它竟在河中央慘遭撞擊。於是乎,船頭便隨即裂了一道口子,不幸的是,船、貨物以及船上所有人,均一刷刷地葬身河底。所幸,在600年後,又再一次回歸到眾人的視線。
02
山東省的一場暴雨,令當時的菏澤變成一片汪洋大海,一片狼藉,連正在施工的菏澤國貿中心也未能幸免於難。施工的工人在抽水時,卻發現異樣,很是好奇,隨即便拿起鐵鍬挖了起來,剛挖沒幾下,就在這機緣巧合下令600年前的沉船重見天日。
京杭大運河
眾所周知,京杭大運河不管是於當年的隋朝還是現如今的中國,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想開鑿似京杭大運河這般人工河流,在當年的隋朝那個年代,可以說是痴心妄想。但當時的人們做到了,而且京杭大運河還給河流的兩岸帶來繁華。
考古專家在現場查看
當這名工人發現回歸世人眼線的大運河後,便立馬將此情報告給當地的有關部門,專家聞此訊後,便隨即趕到現場,最終確定此乃為一艘古代沉船。但當時因事關重大,故而並未輕舉妄動,等到最後山東省的考古專家的到來,才又繼續開始了探索挖掘工作。
03
起初,考古專家們發現的便是一些金銀財寶,而後便發現了青花瓷盤與青花龍紋梅瓶,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文物均未有任何破損。而後,專家便對這三件青花瓷展開細緻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專家們發現這三件青花瓷乃是元青花。放眼到現在,元青花甚是值錢,因為元青花的數量本身稀少,加之保存方式複雜,所以流傳下來的更為稀少,所以十分珍貴。並且,元青花的紋飾十分高端大氣,構圖豐滿有趣,層次多卻不蕪雜。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據說,全世界的元青花加在一起的數量不足300件。在2003年時,於英國拍賣的「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令人大吃一驚的是,成交價格竟是2.3億。而此次專家在山東菏澤出土的元青花極具藝術感,又是元青花中的精品,所以專家認為若這件元青花被拍賣的話,成交價肯定不低於當時英國拍賣的「鬼谷子下山」。誰能想到,因一場暴雨,因工人以為挖出的棺材板,整個過程就如層層剝繭,不過剝出了卻是令世人都震驚的元青花。有專家甚至說,這樣的藝術瑰寶,就是貸款10億也得買下來。
結語
世間萬物竟是如此奇妙,有些東西故意找,卻找不到,反而是在一些機緣巧合之下,自動出現。這是否就印證了夏元鼎《絕句》中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呢?當然,元青花是我們國家的藝術瑰寶,理應上交給國家,若我們之後能夠有幸發現其他的文物,也應立即上交國家,做好一位中國公民的本分。
參考資料:
《汴河曲》
《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