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世界都開始面對寒冬。其實這一寒冬在2008年已經開始了,在美國次貸危機重創世界經濟後,全球經濟一直都不算復甦。除了美國還能靠著美元霸權抽取資源維持較高利潤之外,歐洲經濟增長基本熄火,日本一直沒有超過90年代的高峰,中國竟然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量的28%(國家統計局數字)。
存量博弈:2020會是危險的一年來自蔣校長00:0011:49
經濟停滯,讓這個世界遍地狼煙。歐洲的英國、西班牙、法國、德國;亞洲的伊朗、印尼、韓國、伊拉克;南美洲的智利、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都相繼進入暴亂模式。富國還相對平和,窮國就直接出人命了。
伊拉克那邊是直接上刀槍的
你說為啥要玩命呢?因為不玩命就得餓死啊!
什麼叫存量博弈?你吃飽我挨餓,這就是存量博弈。當經濟增長停滯,這個世界就從增量博弈進入存量博弈。
存量博弈是最殘酷的!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給大家舉個例子。《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知道吧?其實劉慈欣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多加了兩個概念: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真正的黑暗森林法則不需要這兩條。就兩條公理:
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第二,文明不斷擴張而宇宙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物質總量是不變的,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你多活一天我就少活一天,我要活著你就必須死。
黑暗森林:他人就是地獄!
存量博弈就是這麼一種可怕的概念。1929年世界金融危機,緊接著美國人就大搞貿易戰,豎起貿易壁壘,德日為了擺脫危機,瘋狂擴張,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的歲月里,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紅利讓世界維持穩定了幾十年。這幾十年能夠相對穩定,是因為增量博弈。世界經濟總體是增長的,資本家有肉吃,窮人也有湯喝。但是馬克思在《資本論》里告訴我們,利潤要保持增長,資本必須不斷開拓市場,必須不斷有人買他的產品。否則肉沒了,湯也沒了,金融就危機了,秩序也隨之崩壞。
「資產階級用什麼辦法來克服這種危機呢?一方面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面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辦法呢?這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的辦法。」——《共產黨宣言》
在科技無法取得實質性進步的情況下,存量競爭不可避免。第三次科技革命都這麼多年了,能挖的潛力都快挖乾了。世界最先進晶片製程是7nm,中國都追到10nm了,而荷蘭ASML決定暫時推遲向中芯國際交付7nmEUV光刻機,原因則可能是「擔心刺激到美國」。12月9日,中芯國際稱光刻機交貨問題已解決,技術研發不受影響。今後大家平起平坐,你再能耐還能突破物理學層面不成?
自從國內有了「備胎」,荷蘭人不得不大方。
結果是什麼?中國大陸晶片產業多吃一口,韓國、台灣省就少吃一口。韓國好說,台灣省可就靠晶片這口仙氣了,面板業已經被大陸擠兌得差不多了。晶片下游產業掌握在華為這些民族企業手裡,三星被日本人往死里整,到時候誰找你台積電流片?
存量競爭,誰弱誰倒霉。但台灣省並不是最倒霉的那一撮。就像當年美國搞日本,日本就跑來侵略中國一樣。最先倒下的只會是弱者。
我們最近看到的伊拉克就是那個弱者
相信不少觀眾都看不懂了,伊朗和伊拉克現在都是什葉派當政,關係如膠似漆,怎麼突然間伊拉克的什葉派兄弟就翻臉了?
一個字:錢!
伊拉克的工業基礎早在戰爭中就被打爛了,連電力都要伊朗供應。伊朗也利用伊拉克戰爭後一片混亂的局勢,向伊拉克輸出革命,建立了廣泛的什葉派基層組織。進而通過美國的民主模式選舉執政,在伊拉克把天給翻了過來。
這時候,伊拉克啥都沒有,除了踢國足找找自信,其他的都要仰仗伊朗。你別看伊朗工業品在世界上就是個半吊子水平,在中東這塊地方簡直就是草頭王!在伊拉克戰爭後極為混亂的那幾年,伊朗產品就是硬通貨。
然而,當局面平靜之後,伊朗那點東西就不夠看了。只要局勢平穩,世界上最好的工業品還輪得到你伊朗?
石油換基建換產品,這種套路2015年的時候伊拉克政府就搞過,也是找中國合作。畢竟中國缺石油,伊拉克什麼都缺。
但是!伊朗並不高興。因為伊朗幾乎壟斷了伊拉克東南部地區的日常用品供應!根據《金融時報》的數據,伊朗非石油出口中,伊拉克是第二大市場(第一是中國),2018年44億美元出口額裡邊,9億是從伊拉克賺的。伊朗當然不敢直接拒絕中國商品,但什葉派武裝可以左右伊拉克政府,不投資本國企業。這不僅導致伊拉克賣石油得來的美元都給了伊朗,而且讓伊拉克年輕人普遍失業。
可想而知,這些人沒有教育,沒有一技之長,現在連工作都沒有,不想餓死就只能去砸了伊朗領事館。
可憐的伊拉克人,不僅要反美,還要反伊朗。如果經濟問題發展到信仰都不好使了,還有什麼能阻止存量博弈走向失控?
2019年,美國想要搞中國,搞不動就去搞歐洲;日本想要搞韓國,韓國就到台灣省碗里搶吃的。中東那邊,美國搞伊朗,搞土耳其。伊朗被制裁慘不忍睹,土耳其2019年第一季度負增長2.6%。
上調至-1.5%……
土耳其回頭就把敘利亞的庫爾德人給揍了。
埃爾多安:老子臨死也拉個墊背的
看起來是不是有當年軸心國的套路了?相信埃爾多安壓力也很大,如果土耳其不鬧出點事情來轉移國民的注意力,經濟負增長(還沒有最終確定),哪個領導人扛得住?就此告別政壇都是有可能的。
此時,在世界舞台上還能站著的大國,也就剩下中國和印度。
別看印度不太靠譜,人家經濟增長率超過了5%!不管是牛糞GDP還是什麼,有增長就比你強!由於印度人口非常年輕,勞動力充足,近年來已經有不少跨國公司將勞動密集型產業搬遷到印度。靠著人口紅利,印度的前途不敢說一片光明,至少不是一片漆黑啊!
不過即便如此,印度仍然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選擇激進的冒險主義策略。
這就是存量博弈中常見的恐慌情緒。當100個人分99份米飯的時候,生死相拼的固然是那幾個行將餓死的人,但更多的人會擔心饑荒蔓延,從而選擇多吃幾口。本來餓死一個人就能平衡的存量博弈,由於恐慌和爭奪的加劇,實際上餓死幾倍都不奇怪。
戰死幾倍也不奇怪
或許有人要問了,中國怎麼辦?其實,2008年以來都快十年了,大批經濟學家早就看出形勢不對勁,可惜都沒法解釋。存量博弈,經濟學家們都想不出好辦法,咱就不要費勁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陷入存量博弈中!
國內不要有,國際上最好也別有!
這方面,中國絕對是最有信心一站到底的國家。我們那可是已開發國家粉碎機啊!還有人記得十幾年前卡我們脖子的盾構機嗎?
現在這個東西國內市場占85%,國際市場占領了66%!當年卡我們脖子的德國維爾特公司已經被中鐵裝備給買了。印度政府再怎麼討厭中國,還得乖乖的跑來買盾構機。
誰讓你窮呢……
還記得當年韓國動用間諜手段鼓動輿情阻止我們增產的PX嗎?2018年中國新增PX產能950萬噸,占當年全球新增產能85%,2019年預計再增加1000萬噸產能,到2021年返銷國外,擠不死你儘管來找我。
至於價格方面,也不要擔心。當年石墨烯沒有國產的時候,國際價格是5000元/克,2013年寧波砸了一條300萬噸的生產線,國內價格瞬間崩到3元/克。歐美廠商就此一蹶不振,瀕臨滅絕。
可以說,是中國人結束了歐洲人一天工作五小時,一周睡覺四天還能曬著太陽買房子的好日子。當中國人扒掉西方科技這層遮羞布,剩下的恐怕只是民主背後的存量博弈了。不知道已經享受了幾十年高福利的西方人,當他們一下子步入你死我活的斗獸場,還有沒有當年屠滅印第安,橫掃全世界的銳氣。
希望還有。因為黑暗森林是真正的地獄。
希望就在中國。因為中國是這個世界陷入存量博弈前,最大的增量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