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車企入股、交付攀升、毛利改善 造車新勢力各顯身手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茂利 北京報道

年度收官在即,各家造車新勢力陸續發布11月銷量數據,以及第三季度財務報告。

從各家造車新勢力成績單來看,理想將毫無懸念拿下造車新勢力陣營冠軍。零跑2023年交付量上演了「低開高走」的劇本,由於被卷進上半年「價格戰」中,蔚來、小鵬在上半年交付量有所下滑,下半年在新車型加持下開啟高速增長。

財務方面,理想汽車2023年有望全年盈利。今年第三季度,零跑首次實現毛利率轉正。蔚來整車毛利率在第一季度大幅下滑後,第三季度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12月5日官宣,花費31.58億元獲得獨立生產資質。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CEO李斌曾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如果蔚來的汽車完全由自己製造的話,製造成本會下降10%。」如此,2024年,蔚來毛利率可能會進一步優化。

毛利率轉正對一家新造車勢力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麼?企業轉型專家、「汽車新四化」產業研究者、知行韜略合伙人楊繼剛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毛利率轉正,對一家造車新勢力而言,意味著跨越經營的生死線,開始進入公司財務意義上的正向循環。反過來,如果毛利率是負的,意味著還要持續燒錢,要找新的投資人,要想辦法,等待春天,比如很多造車新勢力要通過裁員來降本增效,要合併或關停持續虧損的產線,要減少對未來種子業務的投資等。」

需要注意的是,毛利率轉正並不意味著公司完全實現盈利,仍需要關注凈利潤、自由現金流等指標。

「春風得意」的理想

對理想汽車董事長、CEO李想來說,2023年可謂是春風得意。不僅微博收穫了200多萬粉絲,多次喜提熱搜,而且其掌舵的理想汽車提前達成2023年30萬輛銷量目標。

一進入12月,理想便迫不及待地公布2023年11月交付數據。2023年11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4.1萬輛,同比增長172.9%。截至2023年11月30日,理想汽車全年累計交付32.6萬輛。

對於這一成績,李想顯然是滿意的:「11月,理想汽車提前達成全年目標,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我們將繼續挑戰12月交付5萬輛的目標,銷售、供應、製造、交付等在內的能力建設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理想旗下L系列的三款車型,從今年8月開始連續3個月單車交付均突破萬輛,讓理想擺脫了過去只依賴理想ONE一款車型打天下的單打獨鬥格局。」楊繼剛稱。

相比李想,對李斌和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來說,日子就沒有那麼順風順水了。

相比「後來者」理想的高速增長,今年先後突破月銷2萬輛、3萬輛、4萬輛的成績,曾經造車新勢力「頭部一哥」蔚來1—11月累計交付新車14.2萬輛,同比增長33.1%,算不上太出彩。實際上,蔚來今年僅有一個月份(8月)交付量突破2萬輛。

雖然小鵬今年下半年多個月份交付量創下單月新高,但對比同期,2023年小鵬交付量增長有限。截至11月,小鵬累計交付量12.1萬輛。作為參考,2022年,小鵬汽車全年交付12.1萬輛。

2023年,零跑拿到的是典型的「低開高走」反轉型劇本。2023年1、2月,零跑新車交付量遭遇滑鐵盧,分別交付車輛1139輛和3198輛,3、4月交付量雖然環比有所提升,但均未突破萬輛。直到5月,零跑才憑藉C11交付量一舉突破1.21萬輛,此後交付量呈持續攀態勢升。今年1—11月,零跑累計交付量超12.5萬輛。

雖然與零跑一樣切入增程賽道,但哪吒2023年前11個月的表現略顯後勁不足。11月,哪吒全系交付1.25萬輛。1—11月哪吒累計交付剛突破12萬輛。對比年初所立下的25萬輛的全年銷售目標,完成率在48%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哪吒主銷產品售價在10萬元以下,主要是小車型,今年哪吒開始推動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升級。從下向上「仰攻」15萬—30萬元價格區間難度更大。

盈利狀況分化

造車新勢力集體虧損的狀態或將在2023年一舉被打破。理想在去年第四季度率先實現「扭虧為盈」後,至今年第三季度,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

2023年第三季度,理想交付10.5萬輛,同比增長296.3%。規模效應拉動營收大幅增長,第三季度營收346.8億元,同比增長271.2%;同期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23.4億元和28.1億元,實現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理想汽車毛利率在行業中也屬於領先。理想汽車第三季度毛利率達到22.0%,同期特斯拉毛利率17.9%,比亞迪毛利率22.1%。

蔚來、零跑雖尚未實現盈利,但零跑於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毛利率「轉正」,相較於第一季度毛利率下滑,蔚來毛利率有所改善。

「掙得多,花得也多」、交付量下滑等原因讓蔚來第一季度整車毛利率同比出現大幅下滑。不過,隨著交付量提升,以及整車成本的下降,蔚來第三季度整車毛利率有所改善。

蔚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達到190.7億元,同比增長46.6%;整車毛利率11%,環比大幅提升。第三季度,蔚來雖然仍凈虧損45.6億元,但環比下降24.8%。截至第三季度末,蔚來現金儲備達452億元,較上季度增加137億元。

零跑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56.56億元,同比增長31.9%,三季度毛利率達到1.2%。去年同期、今年第二季度,零跑毛利率分別為-8.9%、-5.2%。就毛利率實現改善的原因,零跑汽車在財報中指出,銷售車型結構改善帶來的平均售價提升,以及持續的降本,是毛利率轉正的原因。

對於2024年,零跑的目標是,力爭月銷3萬輛,目標毛利率保持在5%—10%之間。

「影響毛利率轉正的關鍵要素有三個:一是銷量與規模,從邏輯上講,沒有銷量加持,沒有達成通常意義上『月銷過萬輛』,毛利率轉正很難,除非是走深度定製化路線的超豪華品牌;二是經營水平,如果銷量門檻過了,那麼毛利率能否轉正就和企業的經營水平密切相關,比如成本控制、生產效率、製造工藝、流程體系、敏捷響應等,某造車新勢力品牌近期所推進的企業反腐,本質就是擠掉經營的泡沫,回歸真實的成本水平;三是技術創新,無論是汽車圈的特斯拉,還是智慧型手機行業的蘋果,他們如何做到毛利率領先?根本原因還在於基於用戶需求持續創新,有時還需要遠超用戶需求的創新引領,保持技術領先且能被用戶所接受,這才是持久的利潤來源,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水平的關鍵。」楊繼剛表示。

「輸血」 與「止血」

眾所周知,造車是一項極為「燒錢」的事業。造車新勢力陣營中,目前只有理想實現盈利。持續的虧損以及不斷抬升的研發費用,倒逼著新勢力企業引入外部資本,為活得更好「輸血」。

今年下半年汽車圈津津樂道的事情當屬小鵬與大眾汽車集團、零跑與Stellantis集團的「聯姻」。

7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與小鵬官宣,將共同開發電動車型。根據大眾(中國)披露的信息,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同時,大眾汽車集團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約50億元人民幣),以每ADS(美國存托股票)15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

各取所需,通過「聯姻」,小鵬汽車拿到一筆數額不小的資金,大眾汽車集團則收穫來自小鵬的智能駕駛技術,以及基於G9平台開發電動汽車的使用權限。

10月26日,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官宣:Stellantis集團計劃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20%的股權,這將使Stellantis集團成為零跑汽車的一個重要股東。

本次交易同時也確定,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將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為「零跑國際」(Leapmotor International)的合資公司。除大中華地區以外,該合資公司獨家擁有向全球其他所有市場開展出口和銷售業務,以及獨家擁有在當地製造零跑汽車產品的權利。

蔚來也正在謀求「降本增效」,李斌透露:蔚來近期完成了對公司兩年運營計劃的全面規劃,以確定關鍵目標、優先事項和行動計劃。同時,明確了組織優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蔚來「換電模式」是一種重資產和重投入的補能模式,雖然給用戶帶來好的體驗,但卻是導致蔚來虧損的一項業務。對於這一項業務,蔚來高管坦言:「我們也希望共同努力,虧得少一點,儘早盈利。」

不久前,蔚來換電業務迎來「降本增效」的轉折點,蔚來先後與長安汽車、吉利控股達成換電業務合作,這意味著蔚來換電體系將正式從私域專屬邁向公共服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