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榮很忙,忙著為長安謀長遠|2023年度十大人物

2024-01-17     道哥說車

【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中國市場或有70%的品牌面臨『關停並轉』」、「汽車產業是馬拉松,永不停息的馬拉松比賽」……

與2022年還偶爾站出來炮轟行業亂象不同,2023年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很少對汽車行業表達看法,僅有的幾次「指點江山」,也無非是在告訴同行們:競爭很激烈,大家要做好準備。

但這並不意味著朱華榮變得低調了,相反,朱華榮在2023年很「高調」,也很忙碌。

2023年,朱華榮確定了長安汽車轉型「數智汽車」的戰略,完成了長安深藍、長安啟源、阿維塔三大新能源品牌矩陣的組建,為長安汽車定下了2025年力爭銷售400萬輛、2030年力爭銷售500萬輛的目標……甚至他在11月25日完成了與華為的簽約後,兩天後就出現在了長安汽車品牌東南亞發布會的現場,並且全程英文講話。

臨近年末,58歲的朱華榮又一次主動站到了聚光燈下,用一則轟動行業的人事調整——兼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為自己繁忙的2023年畫上句號。值得一提的是,結合阿維塔品牌的發展現狀,朱華榮選擇在此時掌舵阿維塔,說"扶大廈之將傾"可能略顯誇張,但絕對算逆勢接盤。

事實上,長安汽車從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開始,已經漸漸成長為自主汽車企業中的佼佼者。作為長安汽車的掌舵者,1965年出生的朱華榮已經臨近法定退休年齡,按理說,他已經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功勞簿上享受。只是,從朱華榮忙碌且高調的2023年來看,他似乎還想著努力讓長安汽車再上一個台階……

長安汽車很強,但在朱華榮眼裡還不夠強

朱華榮在2023年如此「拚命」是因為長安汽車不夠強嗎?

2023年,長安汽車全年銷量超255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業務、海外市場全面開花,在上市整車企業中,長安汽車的銷量可以排在前三位。從利潤角度來說,2023年前三季度,在19家A股上市的車企中,長安汽車凈利潤僅次於比亞迪和上汽集團,更是長城汽車和廣汽集團凈利潤的近兩倍。

顯然,長安汽車很強,至少在當今這個時代,它是汽車行業中的佼佼者,足夠讓朱華榮躺在功勞簿上。但在朱華榮眼裡,長安汽車不夠強,遠遠不夠。「未來10年,全球會誕生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長安汽車必在其中」,這才是朱華榮眼中長安汽車該有的樣子。

那麼,什麼才是世界級品牌?在朱華榮眼中,它可能是2025年銷量達到400萬輛的長安汽車、2030年銷量達到500萬輛的長安汽車,以及2030海外市場投資突破一百億美元,海外市場年銷量突破120萬輛,海外業務從業人員突破一萬人的長安汽車……

為了將長安汽車打造成世界級品牌,長安汽車在2023年完成了不少大事。這一年,智電混動iDD全面普及,「V」標品牌、歐尚和UNI品牌正加速整合;深藍、阿維塔產品、渠道繼續升級,8月才完成品牌發布的長安啟源已經上市了三款車型,第四款車型A06也上市在即……

這一年,長安汽車確立了"新能源汽車只是序章,數智汽車才是真正的未來"的方向,將「七合一」超集電驅、「七合一」智能整車域控制器、SDA平台架構、APA7.0遠程無人代客泊車技術、「雲-網-平台-場景」等全新成果帶入公眾視野,並定下了"硬體可插拔、場景可編排、生態可隨需、系統自進化"四大新汽車標準。

這一年,長安汽車全球化戰略"海納百川"正式發布,全球化被提升到與新能源、數智化並重的戰略高度。11月,朱華榮親臨泰國,用一場全英文演講拉開長安汽車全球化加速的大幕。規劃中,長安汽車將投資200億泰銖在羅勇府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導入DEEPAL、AVATR、NEX(或OXGEN)三大數智化產品品牌,計劃到2030年投放15款全新新能源產品……

顯而易見,2023年的朱華榮和長安汽車很忙,忙著變強。只是,明明已經很強的長安汽車,朱華榮為什麼還要讓它再上一個台階呢?除了朱華榮以及長安汽車高遠的目標外,或許還有別的原因。

責任感使然 朱華榮為長安汽車謀長遠

2023年忙碌的朱華榮,在年底乾了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的事——兼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事實上,近年來包括極氪、魏牌、埃安、智己等大型汽車集團的二代品牌都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視,但集團「老大」親自接手的現象卻並不常見。

與此同時,阿維塔並不是一個「必贏」的品牌,以當時的視角來看,1-11月,阿維塔累計銷量僅為2.1萬輛,無望達成10萬輛的既定年銷量目標,同時蔚來、問界、嵐圖,甚至是智界都已開始推出阿維塔的直接競品,阿維塔接下來所要面臨的競爭壓力只會與日俱增。

選擇「逆勢接盤」對於職業生涯沒有黑料,且將長安汽車帶到如今高度的朱華榮來說,無疑是賭上了榮譽。朱華榮在接受《財圈社&道哥說車》採訪時表示,「我兼任的主要目的是,阿維塔是長安品牌向上的戰略性布局,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儘快做大做強,越快越好;給股東及社會更多信心,也避免『親兒子』、『乾兒子』的炒作」。

顯然,朱華榮並沒有考慮阿維塔一旦難以突破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只考慮了阿維塔的未來以及對長安汽車品牌向上的重要性。而這,或許就是這位年近6旬的長安老兵擁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像朱華榮一直不遺餘力的推著長安汽車繼續變強,而不是躺在功勞簿上等退休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阿維塔享有「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並非沒有原因,它是長安面向高端市場的新能源品牌,做好阿維塔對於長安汽車來說,不管是營收能力、品牌形象,還是未來整個品牌的競爭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畢竟,一個世界級品牌,沒有拿得出手的高端品牌是不可想像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朱華榮對阿維塔的重視也是在為長安汽車謀長遠。事實上,朱華榮給長安汽車謀取的還不止這些,2023年11月25日,長安汽車與華為敲定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新公司將對現有戰略合作夥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長安汽車出資獲取新公司股權比例不超40%。

在這場足以影響智能汽車供應鏈的合作中,長安汽車毫無疑問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國泰君安研報也給了長安汽車極高的評價,長安作為首個與華為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領域進行投資共營的車企,未來將充分受益於華為在國內汽車智能化市場上的領先地位,迎來智能化估值重塑。事實證明,後來長安汽車的股價確實一路飄紅。

除此之外,長安汽車還在12月與贛鋒鋰業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加快推進(半)固態電池研發合資項目及製造產業化項目,並基於下一代汽車動力電池(半)固態電池研發合作,探討向電池上、中、下延伸,推進電池產業全鏈條戰略合作。需要提到的是,固態電池被看作是下一代電池的風向標。

無論與華為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上合作還是與贛鋒鋰業在固態電池以及電池產業鏈條上的合作,都有朱華榮的影子。這些當然是「合作共贏」時代的產物,但對長安汽車來說,這些「戰略合作」更深刻的意義其實是幫助長安汽車建立安全、穩定甚至先進的供應鏈體系。

朱華榮告訴同行們「中國市場或有70%的品牌面臨『關停並轉』」,所以長安汽車一直在為變強而努力;朱華榮告訴同行們「汽車產業是馬拉松,如果說馬拉松比賽是靠體力,那麼汽車這個產業靠的就是長期可持續的體系能力」,所以長安汽車在為長期主義做準備……2023年異常忙碌的朱華榮,讓長安汽車變得更強,也為長安汽車謀劃的足夠深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562891cd773f6ab93e1d241ab1e60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