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最後的指望,握在了這場蘋果發布會手裡

2023-06-07     壹娛觀察

原標題:Pico最後的指望,握在了這場蘋果發布會手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3499美元,這是蘋果在6月6日凌晨發布的全新混合現實設備Apple Vision Pro的價格。

驚人的硬體參數與科幻概念,加上一個遠超如今所有主流VR設備的價格,放在其他時刻或許會讓其他廠商膽寒,但對於如今主流的VR、AR甚至元宇宙玩家來說,這大概是過去大半年裡少有的歡樂時光,尤其是對於Meta、位元組跳動這類在虛擬現實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的公司。

就在蘋果這場發布會三天前,Meta通過扎克伯格的個人帳號提前發布了會在今年秋季上市的Meta Quest 3,順便舉辦了一場時長一小時的VR遊戲展示活動,發布了數十款新VR遊戲,不過上線時間同樣需要等到今年秋天,蹭蘋果熱點的企圖沒法更明顯。

當然,希望蹭這波熱點的顯然也遠不止押注VR和元宇宙已久的Meta,位元組跳動收購而來的Pico,其實也在四月底上線了Pico 4 Pro,只不過相較去年聲勢浩大的現場發布會,硬體有了明顯升級的Pro版發布反而顯得低調了不少。現實就是不論Meta還是Pico,其設備的銷量在過去大半年時間裡都日漸低迷,連帶以VR為基礎的元宇宙行業也幾乎消聲覓跡。

這也是為什麼蘋果這場發布會如此重要的原因,除了時隔七年再次擴展自家硬體品類之外,所有人都在期待蘋果能夠在一次上演「點石成金」的奇蹟——拯救歷史上潮起潮落多次的VR行業,順帶讓為這一行業付出了太多真金白銀的公司最後在抱有一線希望。

庫克耍起足夠高端的黑科技,但使用場景呢?

儘管已經有了相當充分的心理預期,但當蘋果CEO庫克以經典的one more thing開場來宣布這款新設備時,整個演示片段依然給人帶來了相當強烈的衝擊,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黑鏡》寓言的某些部分似乎真的到來了。

當然,另一個震撼則留在了45分鐘的Vision Pro演示最後,3499美元的起售價格,加上要到明年年初某個時刻才開始在美國本土開賣的時間點,終於又將人拉回了現實。整個發布過程蘋果其實極少提及VR、AR、MR等概念,對於「元宇宙」更是隻字未提。

Vision Pro

根據庫克的說法,Vision Pro是一種代表著「空間計算」的新型電腦設備,通過將真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無縫融合來提供增強現實(AR)。

除了外部那塊擁有極強科幻感的曲面螢幕之外,Vision Pro與Quest、Pico、PS VR等現有VR設備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是真正的頭戴計算設備,不再藉助任何手柄幫助交互。

Vision Pro只能通過使用手部、眼鏡和語音來控制,12個攝像頭、5個各色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將會承擔起各種交互和操作。

根據演示視頻給出的使用場景,用戶可以通過Vision Pro把巨大的電影螢幕投射到任何環境中,並能捕捉或播放3D視頻,像是直接看3D版本的《阿凡達2》或者是將別人發來的平面圖片直接3D化。

在娛樂內容方面,蘋果請來了迪士尼CEO艾格站台,他提到之後將會有一部沉浸式的《星球大戰》劇集和一個允許用戶同時觀看多個體育賽事的功能,一個數字版的迪士尼主題公園可能投射到用戶的現實世界中,同時他表示在Vision Pro發貨時就將提供Disney+的流媒體服務。

Vision Pro演示

同時蘋果也展示了這款頭戴式裝置在工作環境中的應用,包括能夠投射類似現代電腦桌面的螢幕,從而取代電腦顯示器的功能,用戶也可以使用鍵盤等藍芽設備來進行輸入。

而原本是如今VR硬體設備最為強勢的遊戲領域,蘋果反而著墨最少,僅僅展示通過該設備可以遊玩2K23這類iOS遊戲,又因為Vision Pro沒有自帶手柄,因此蘋果演示中的解決方案是用戶還需要自備一個PS手柄用來玩遊戲。

毫無疑問,Vision Pro是自Apple Watch發布以來蘋果最重要的產品發布,2016年推出的AirPods雖然也是一條價值百億美元的產品線,但AirPods在收入方面仍然落後於iPhone、Mac、iPad和Apple Watch,並且起碼到現在蘋果還沒專門為這些無線耳機開發專屬的作業系統。

同時,Vision Pro又是一款與Watch和AirPods完全不同的產品。

這些產品賣的再好都是iPhone的配件,用戶幾乎沒法脫離iPhone來使用它們,而Vision Pro則是一款真正沉浸式的獨立設備——當你使用它時,你就不會或沒法再使用其他任何東西。

蘋果最新的作業系統Vision OS為Vision Pro提供支持

就像庫克所說的,Vision Pro是「一款革命性的新產品」,能夠改變「我們看待技術的方式以及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它的定位與Mac更類似,一台讓人戴在頭上的個人電子計算設備,蘋果也的確把Mac上的M2晶片放進了這款設備,並且還額外增加了一塊R1晶片。

但顯然就目前來看一台Mac並不適合用來進行娛樂或內容消費,又有多少人會單純為了生產力為Vision Pro付出3500美元呢。

在幾乎沒有獨占遊戲加持的情況下,目前Vision Pro最驚艷的使用場景自然還是作為虛擬影音設備,極高的螢幕與音響設備顯然會對看電影看劇有極大助益,問題是其自帶的外置電源續航僅僅只有兩個小時,連一部《阿凡達》都沒法看完。

產能之外,這大概也是蘋果並不急於在發布之後儘快開賣的原因之一,他們還需要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同時發布的VisionOS,為這個平台打造更多可看、可玩的原生優質內容,進一步豐富這一設備潛在的可能性。

Vision Pro演示

很難說Vision Pro有什麼競品可言,因為不管是VR、AR還是MR,整個市場一年幾百萬台的銷量其實遠沒有形成明確競爭環境的可能。蘋果的加入更像是一種宣言,重新讓整個科技行業和消費市場的目光從AI轉回到虛擬現實頭顯身上,而這種關注恰恰是同樣身處業內的其他公司所渴望的。

成為蘋果頭顯的平替,Pico準備好了嗎?

在過去的六個月里,一度火熱的AR/VR以及元宇宙,在科技行業的 "下一件大事 "的地位,已經被ChatGPT為首的AIGC徹底搶走。

整個市場對AR/VR的興趣也在減少。PitchBook的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的六個月里,風險資本對AR和VR公司的投資同比驟降74%,只有8億美元。

相關的硬體設備銷售情況也頗為低迷,根據IDC在6月1日公布的「全球AR/VR頭顯季度報告」,整體AR/VR頭顯市場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4.4%,其中VR頭顯占頭顯出貨量的96.2%。而與去年同期由疫情帶動的那一波熱度相比,今年一季度顯得尤其慘澹。

目前市場上的前五大AR/VR頭顯製造商中,Meta以47.8%的市場份額領先,索尼由於新出的PS VR2的銷量暴增使其在一季度占據了35.9%的市場份額,位元組跳動的Pico從去年同期的4.4%上升到今年的6.1%……

即便PS VR2銷量增長不俗,也僅僅只是賣出了60萬台而已。可以說整個虛擬現實硬體行業,依然沒有擺脫嘗鮮屬性真正進入主流消費者的日常視野。

但大廠的投入卻並很難止血。

Meta第一季度重回增長軌道,但虛擬現實業務依然虧損高達40億美元。Pico的銷量不及預期,也讓位元組過去半年裡多次裁員減少虧損。兩家公司對於VR硬體的策略幾乎也相似,以硬體成本定價,搭配上不菲的營銷費用,試圖以賣一台虧一台的想法去拓展市場。

現在蘋果放棄了這一低價走量思路,選擇從高端突圍。

Vision Pro出現之後,不論去年發布的售價超過1000美元的Quest Pro,還是剛剛上市不久定價3799元的Pico 4 Pro終於可以放下身段,不再強行製造高端產品的假象,進而讓自己變得更加親民,不論是在價格還是概念上。

Pico 4 Pro

尤其是Vision Pro遙遠的上市時間和前期發售地區的限制,都為Pico和Quest提前一步搶占市場留下了充足的時間與空間。

今年九月底Quest 3就能開賣,Pico顯然也會在下半年拿出一款基於高通XR晶片疊代的新品,抓住Vision Pro所帶來的關注度窗口,顯然是這兩家公司的VR產品當下最好的出路。

更重要的是,蘋果在軟體層面強大的銷售能力無疑能夠讓更多的開發者進入虛擬現實軟體的開發,這其實對於Pico來說更為關鍵,畢竟相較於Meta早早買下的大量遊戲工作室和開發者生態,國內VR不溫不火的狀態也讓Pico的軟體生態其實沒法發揮出其硬體參數的實力。

Pico內置遊戲《夢之境》

這其實也很像iPhone和一眾國產安卓手機的關係,硬體上各家廠商用更便宜的價格也能實現七八成iPhone的整體體驗,而只要開發者能通過App Store賺錢,便會有更強的動力與意願為安卓平台開發類似產品,進而擴大自己的營收。

如今的Pico顯然也急需這樣的外部環境,以緩解需要自己軟體、硬體一把抓的困境,之前《華爾街日報》報道位元組在海外到處高薪挖角Quest的軟體開發者就是現狀寫照。

蘋果和Vision Pro更大的優勢在於,不管早晚,它們肯定都能進入中國市場並且拓展本地化的內容生態,這都是Meta做不到也無法帶給Pico的輻射效應。

過去十年里,蘋果強行製造「需求」的能力在Apple Watch和Airpods上早已有目共睹,一旦消費者篤定的認為自己需要一款戴在頭上的設備,即便面對Vision Pro高昂的價格感到猶豫,退而求其次買個Pico X Pro也能創造出一個不小的市場,正像Apple Watch之於小米手環,或是Airpods之於各類國產TWS耳機。

蘋果發布會

一旦需求被創造出來,並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想或是有能力選擇市面上最好的產品,這就是「平替」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Pico的銷量已經證明了即便僅靠位元組燒錢燒流量也很難創造出需求,那麼不如安心搭上蘋果這趟「空間計算」的順風車,或許反而能活的更滋潤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52f7d5bb1ef76cc49616667ea2ac0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