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第一批徒弟,成就最高的不是「劉能」,還有一個搖滾歌手

2022-04-04     娛樂的小時代

原標題:趙本山的第一批徒弟,成就最高的不是「劉能」,還有一個搖滾歌手

文|微史解讀

編輯|微史解讀

趙本山曾在春晚舞台上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歡樂,這些年由於身體、年齡等原因,

趙本山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春晚的舞台上了,這不免讓人感慨:年夜飯上少了道大菜。

熒幕前的趙本山塑造了許多經典形象,但是熒幕後的趙本山也同樣精彩,他用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幫助許多擁有藝術天賦,卻在藝術道路上苦苦掙扎的

「小演員們」

取得成功。

對於自己的弟子們,趙本山從不吝惜去教導,去力捧,他的許多弟子如今都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而他的第一代弟子中的許多人更是已經成為了台柱子。

最可惜的大弟子

李正春

,有些人可能對李正春比較陌生,知道他的人現在年紀估計也都不小了。

《劉老根》中那個讓人氣得牙痒痒的

鄉長

就是李正春演的,由於李正春的精彩表演,

鄉長曾一度是李正春的代名詞

1962年,李正春出生在吉林省梨樹縣的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但是李正春卻從小就對文藝非常的感興趣。

由於李正春聲音洪亮,而且很有表演欲,所以他很快就成為了學校宣傳隊的文藝骨幹。

作為一個優秀的二人轉演員,李正春卻曾一度不敢承認自己是二人轉演員,

而他的二人轉學藝之路也頗為坎坷。

李正春從小就想成為二人轉演員,恰好當時李正春的兩個哥哥剛剛結婚,一家人借了不少外債。

李正春大膽地向父親提出了去學習二人轉的想法,一來,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二來也能更快地步入社會賺錢養家。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父親的反對,父親覺得上學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且當時李正春的父親覺得唱二人轉的都不是什麼正經人。

後來,經過幾個月的僵持,父親心軟了,之後由著李正春去了。就這樣李正春來到了縣文化館舉辦的二人轉班學習。

不得不說,李正春還是很有天賦的,學習得非常快,二人轉班的學習還沒結束,李正春就被縣劇團招去當演員了。

由於年齡太小,李正春在縣劇團的日子並不好過,後來在李正春幾乎想要放棄的時候,他遇到了趙本山。

當時趙本山已經名聲在外了,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趙本山的演技和為人都令李正春十分地欽佩。

於是李正春就有了拜趙本山為師的想法,趙本山看李正春天賦不錯,而且這小兄弟看起來也有幾分可憐,於是就答應了李正春的拜師請求。

簡陋的宿舍里,就著打來的散酒,一個簡單的拜師儀式之後,李正春就成了趙本山的大弟子。

2001年《劉老根》開拍,趙本山和范偉決定讓李正春演鄉長,正是鄉長這個角色讓人們記住了這個趙本山的大弟子。

此時的李正春已經算是個名人了,但是他並不這樣認為,因為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

二人轉演員

,遺憾的是,他不敢向別人表明他二人轉演員的身份。

因為那個時候,許多二人轉演員為了聚集人氣,經常會在二人轉中穿插一下不健康的內容,許多人覺得二人轉特別掉價,難登大雅之堂。

後來,在趙本山等人的努力下,二人轉的內容才開始慢慢地轉變,逐漸開始被大眾所接受。

然而這一切李正春都無緣見到了,2007年1月,李正春因病搶救無效死亡。

李正春演技很好,而且謙虛好學,如果不是疾病的原因,估計現在也會和「劉能」「趙四」一樣家喻戶曉。

搖滾歌手路遙

路遙

,熟悉的人並不多,這可能跟他的

「專業不對口」

有關。

路遙原本是一名吉他手,後來改行做歌唱演員,他的表演特別有特色,是一種搖滾結合雜耍的表演風格,他經常會在台上倒立唱歌,或者翻著跟頭唱歌。

這樣別出心裁的演出風格不知道搖滾人士怎麼看,反正小品演員趙本山是非常地喜歡,並將他收入自己門下。

作為趙本山為數不多的不會唱二人轉的徒弟,路遙出現在熒幕前的機會並不多,他更多的時候是作為趙本山的左膀右臂,幫助趙本山做管理工作。

黑料纏身,娶小19歲嬌妻

王小寶

《鄉村愛情》中王長貴的扮演者,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卻生生地將「王長貴」給作沒了。

王小寶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從小身體就不太好,體弱多病,父母十分犯愁,因為這個樣子將來怎麼干農活,而且學習也不好,將來可怎麼辦啊。

但是王小寶年少不知愁,成天還學習扭秧歌、唱歌,他的母親想起來王小寶的表舅是唱二人轉的,要不然就讓孩子去學二人轉吧,說不定是條出路。

誰曾想,王小寶還真在因為二人轉出頭了,在首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中表現不俗,被趙本山收入門下。

和其他同時拜入趙本山門下的師兄弟一樣,王小寶很快就火了,2006年,王小寶在鄉村愛情中飾演王長貴,這個頗為正派的村長很有觀眾緣,王小寶也迅速擁有了一大波粉絲。

出名之後,也見識過了大場面,王小寶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他開始看不上家裡那個糟糠之妻了。

2007年,剛剛離婚不久的王小寶迎娶了比自己小19歲的嬌妻吳瓊。

這種拋棄結髮之妻的行為讓趙本山對他很不滿,為了懲罰他,除了《鄉村愛情》系列之外,幾乎不給王小寶任何資源。

讓趙本山沒想到的是,王小寶卻不知悔改,

2012年,王小寶開著無牌豪車追尾了一輛計程車,不僅不認錯,還出手打人。

這件事情趙本山可忍不了了,直接安排「王長貴」在劇中溺水淹死,徹底斷了王小寶的演戲之路。

後來,在王小寶的屢次苦苦哀求之下,恩師趙本山還是心軟了,在《鄉村愛情》中給王小寶安排了一個新角色,只是這個角色的戲份大不如王長貴了。

遼寧民間藝術團的包青天

張小飛

在本山傳媒的多部影視劇中都有出演,雖然張小飛在劇中的角色並不重要,

但是他在遼寧民間藝術團中的角色卻非常重要。

而他能夠成為趙本山的弟子,靠的也是自己的硬實力。

和李正春不同,

張小飛的父母都是唱二人轉的

,張小飛從小對學習就感興趣,二人轉倒是一學就會,張小飛的父母出去演出總帶著他,後來發現他確實是唱二人轉這塊料,於是就把張小飛送去文化館專門學習二人轉。

之後張小飛除了唱二人轉,還學習小曲小調、吹嗩吶、拉二胡,總之能學的他都學,這也讓他的業務能力特別地強。

後來,張小飛在遼寧逐漸站穩了腳跟。一次恰逢趙本山受邀到劇場看演出,張小飛自創的小品讓趙本山看得津津有味。

再後來,張小飛就拜入趙本山門下,成為了趙本山的第一批弟子。

趙本山器重張小飛,張小飛也爭氣,在第一屆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中一舉奪魁,之後又在《劉老根》中飾演「二柱子」。

後來的《鄉村愛情》中,原本那個趙玉田的角色是張小飛的,

可是開機的時候,恰逢天津「劉老根大舞台」開業,趙本山對張小飛說天津那邊需要有人去頂著,這個戲你就先放棄吧,你先去天涯壓場子,以後我一定會補償你的。

張小飛二話沒說就去天津了,再後來,拍《鄉村愛情2》的時候,又恰逢哈爾濱「劉老根大舞台」開業,趙本山說:還得你去。

於是張小飛又放棄《鄉村愛情2》去了哈爾濱。

雖然沒能出演《鄉村愛情》,但是張小飛還是贏得了遼寧民間藝術團中眾演員的尊敬,而趙本山也始終記著對張小飛的承諾。

2009年播出的《關東大先生》原本的主角趙春安是按照趙本山寫的,趙本山為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導演工作中,也為了兌現對愛徒的承諾,趙本山把主演的機會交給了張小飛。

拍這部戲的時候,

趙本山還表示:「自己得往後退退,學生往前走走」

,所以他在劇中並沒有太多的戲份,這給了張小飛徹底發揮的空間。

如今張小飛任遼寧民間藝術團副團長,這是團中全體演員選舉出來的,張小飛在團中主要負責組織紀律工作。

這個工作也是個容易得罪人的工作,但張小飛卻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私下的交情。用他的話說就是:

私下怎麼鬧都行,工作上該咋辦就咋辦。

由於張小飛對紀律要求得特別嚴格,即使是師兄弟們犯了錯,張小飛也從不徇私,所以被師兄弟們稱為

遼寧民間藝術團中的包青天。

張小飛一直將二人轉和恩師趙本山掛在嘴邊,他常說:

是二人轉讓他成為趙本山的弟子,是趙本山讓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大起大落的劉能

王小利

,大家都很熟悉,2010年的春晚最出彩的人物

「白鬧」

就是由王小利飾演的。

王小利的父母都是團里的主演,王小利從小就跟著父母到處演出,耳濡目染之下,王小利對藝術很感興趣,但是對學習就一竅不通了,

僅小學,王小利就讀了10年。

學習這條路是走不通了,那就子承父業唱二人轉吧,沒想到王小利還真是塊唱二人轉的料,後來,王小利在第一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中表演優異,這不僅引起了趙本山的注意,也引起了趙本山的老搭檔高秀敏的注意。

後來在高秀敏的牽線搭橋之下,王小利拜趙本山為師。

拜入趙本山門下之後,王小利立馬開始風生水起。

2003年,王小利在《劉老根》中飾演「宋禿子」,開始正式從二人轉演員向喜劇演員轉變。

之後王小利在《鄉村愛情》中飾演重要角色劉能,不能不說王小利的演技還是很棒的,王小利將劉能這個角色演活了,劉能這個角色也成就了王小利。

後來,王小利在師父的領銜下,登上了春晚舞台,那一年的春晚上最亮的星,不是重新合體的小虎隊,也不是歌聲空靈優美的王菲,而是那個破棉襖都卷了邊的白鬧。

憑藉春晚上的精彩表演,王小利迅速走紅,相比之下當時正大紅大紫的同門師兄弟小瀋陽都顯得有點暗淡無光了。

第二年,王小利再次登上春晚,依舊熱度不減,後來更是參演了多部電視劇和電影,當數趙本山第一批弟子中最有名氣的一位。

2020年,疫情襲來,王小利的演出機會少了很多,只能在直播帶貨中尋找新的出路。

後來疫情過去了,遼寧民間藝術團的演員們需要各就各位,但是王小利沉迷直播,無法自拔。

他作為團里的老人,沒能做到好的表率作用,引起了團里的不滿,錯失了在《鄉村愛情13》中演出的機會。

好在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王小利也及時認了錯,並得到了大家的原諒,

《鄉村愛情14》中繼續由王小利飾演劉能一角。

趙本山的團長接班人

唐鑒軍

,其實唐鑒軍這個名字還沒有

「謝廣坤」

這個名字耳熟能詳,唐鑒軍就是謝廣坤,謝廣坤就是唐鑒軍。

許多人更願意稱唐鑒軍為謝廣坤,這其實是對唐鑒軍表演的一種肯定。

唐鑒軍原來並不叫這個名字,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才改的名字,1968年唐鑒軍出生在舒蘭市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中,雖然小時候日子過得清苦了些,但是唐鑒軍卻能樂在其中,不僅沒有變得自卑,反而樂觀大方。

從小唐鑒軍就喜歡唱歌,也喜歡錶演,學校只要有演出,他是一定會參加的,只是那時候

唐鑒軍演唱的都是女聲獨唱的歌曲。

7歲那年,鄉里組織二人轉演出,到場觀眾足有萬人之多,小小的唐鑒軍雖然沒能擠進去親眼目睹二人轉的表演,但是萬人空巷的盛況還是在唐鑒軍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唐鑒軍就在心中立下誓言,

一定要做一個二人轉演員。

成功的人往往都做到了兩點,第一,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第二,為著目標不懈努力。

顯然,這兩點,唐鑒軍都做到了,這其中吃了多少的苦,只有唐鑒軍自己知道了,好在,唐鑒軍成功了。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唐鑒軍在東北站穩了腳跟,並被譽為「東北第一丑兒」,這個稱號雖然不好聽,但卻是對唐鑒軍表演的肯定。

2001年,聽說要舉辦第一屆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唐鑒軍非常地興奮,想著終於有個能證明自己的比賽了,但是臨到報名之前,唐鑒軍又打起了退堂鼓。

因為當時在民間,有許多人都認為唐鑒軍是二人轉表演第一人,唐鑒軍想:如果自己參加比賽沒能拿到第一名,那多不好看啊?

後來架不住好友的邀請,唐鑒軍就去了,據說在參加比賽之前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當時唐鑒軍碰到一個先生,先生提議他改個名字,這樣的話過不了多久,他的人生就會迎來重大轉折。隨後唐鑒軍之名就這樣來了。

不成想,後來的唐鑒軍還真的迎來了人生的大轉折。

雖然在二人轉大賽中無緣第一名,但是唐鑒軍在本山杯脫口秀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由於優異的表現,唐鑒軍也有幸成為趙本山的弟子,後來談及此事,唐鑒軍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其實,這件事跟名字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因為唐鑒軍的表演功底足夠深厚。

拜入趙本山門下之後,唐鑒軍的事業立馬更上了一層樓,先後在《劉老根》和《馬大帥》中有精彩的演出。

後來更是在《鄉村愛情》系列中,憑藉謝廣坤一角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如今國內誰人不識謝廣坤?但是唐鑒軍卻謙虛地表示自己不是什麼名人,謝廣坤也只是個人名而已。而自己能走的今天,全靠師父的栽培和師兄弟們的幫助。

《鄉村愛情》中的謝廣坤為人刻薄、精於算計,但是唐鑒軍本人卻為人大方,樂於助人。

王小寶曾說過,師兄弟們一起吃飯,只要有唐鑒軍在,其他人就沒有買單的機會。

作為趙本山的第一批弟子,唐鑒軍不僅資歷老、威望高,而且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

趙本山認為將團長的重擔交給他是最穩妥的。

在趙本山卸任團長之後,就是由唐鑒軍接任團長之位的。為了肩上的擔子,除了出演《鄉村愛情》之外,唐鑒軍極少出現在其他舞台之中,也正是因為唐鑒軍這樣大精力的付出,遼寧民間藝術團在他的帶領下依舊風生水起。

2017年,唐鑒軍卸任了團長的職務,對此,唐鑒軍給出的理由是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而且家務事也比較多,擔任團長一職,顯得力有不逮。

可以看到卸任團長之後,唐鑒軍的壓力小了很多,開始頻頻出現在觀眾面前,可以說,不當團長的唐鑒軍更火了,可見,為了當好團長,唐鑒軍犧牲了很多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e2fd9ccb71854f99b815005590a2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