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氣溫驟降
大家紛紛摸出了自己的取暖裝備
熱水袋、暖寶寶、「小太陽」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不少人起床後
發現腿上莫名出現了紅斑或水泡
不碰都疼得厲害
還隱隱地發脹!
就診後
醫生都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最近是否在使用熱水袋?」
近日浙江劉女士
原本白凈的大腿上
突然起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水泡,
又紅又腫又刺痛
部分皮膚還有剝脫
而引起這一切罪魁禍首
還是因為一隻普通的熱水袋!
熱水袋突然爆裂
女子大腿深二度燒傷
近日,32歲的劉女士(化名)晚上睡覺前把沖滿了開水的熱水袋放入被窩中。誰知,就在她鑽進被窩把熱水袋放到腿上時,熱水袋毫無徵兆地爆裂了!滾燙的開水全部噴洒到腿上,疼得她大聲尖叫。
劉女士隨即在家人陪同下趕到浙江寧波北侖區人民醫院(浙大一院北侖分院)急診科就診。接診的李寶俊醫生髮現,劉女士的兩條大腿內側可見成片紅腫,起了數個大大小小的水泡,部分表皮還有剝脫,周圍皮膚有滲液,為雙大腿淺二度到深二度燒傷。
醫生立即給予創面清創消毒,燒傷膏外敷創面保護,預防感染等治療。由於燒傷面積較大,劉女士住院治療。經過精心治療,劉女士創面修復良好,已回家康復。
普通熱水袋因為經濟實惠、使用方便,是不少居民冬日居家取暖的選擇之一。普通熱水袋雖然不會像充電熱水袋一樣因使用不當發生漏電、短路、爆炸等風險,但也會因橡膠老化發生漏水、爆裂等情況。劉女士的那隻熱水袋就是因為使用年限較長,發生了老化,突然爆裂。據了解,一周內北侖區人民醫院已收治了2例因熱水袋爆裂燙傷的患者。
使用熱水袋時
更應注意防止低溫燙傷!
除了要使用質量合格的熱水袋、及時發現並更換老化熱水袋以外,寧波北侖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馬瑞提醒,使用熱水袋時,更應該注意防止低溫燙傷。「簡單來說,低溫燙傷就是你覺得這個熱水袋不燙,但是在同一個部位放久了,熱量囤積,就把皮膚燙傷了。尤其是老年人,身體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麼靈敏,更容易出現低溫燙傷。」
近來就有不少人遭受了低溫燙傷之苦。
近日,江蘇的趙先生捂著熱水袋入睡,醒來發現左小腿處刺痛,起了水泡。經診斷,儘管趙先生被燙傷面積小,但深度已達三度。據悉,三度深度皮膚已燙熟,癒合極慢,有時甚至要手術。醫生表示,每年冬天是低溫燙傷高峰,熱水袋低溫燙傷占兩成,使用時要有保護套與皮膚隔離。
近期熱門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瀋陽晚報視頻號,
歡迎關注
來源:錢江晚報、寧聚、健康杭州、@我蘇特稿、科普中國等
編輯:任子劍 責編:閆繼偉 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