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供應商一汽富維透露,小米汽車的第一款車型報價完畢。
據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的講法,小米的首款車型將於2024年下線並實現量產,在時間進度上將符合或略超預期。
據一位來自小米汽車的員工透露,小米汽車內部發起了加速計劃,基本上就是從員工到工廠再到供應商,都在加班加點趕進度。
但造車加班加點就真的能造出來嗎?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看過網上的諜照了,不出意外可能會是一輛中型溜背式轎車,將搭載自研晶片和自研的車機系統。
有網友根據多方偽裝圖片做出了渲染圖,整體線條很流暢,比例也很和諧,如果真的是這個外觀的話,我認為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最近網上還流出帶有小米LOGO的電池銘牌照片,顯示該電池包容量為101kWh,重量為642kg。額定電壓726.7V,額定容量為139Ah,重量為642kg。
可能為三元鋰電池,電池有望支持 800V高壓快充,但小米官方對此並沒有任何回應。
大家也都知道,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在智能化領域也有一定優勢,但至於自動駕駛會如何,誰也說不準。
但目前小米汽車已組建了專屬團隊,制定了全棧自研的技術戰略,並與小米內部多個團隊協同工作,專注於打磨自動駕駛技術,目標在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隨著小米汽車更多消息的曝光,我們對於這款電動車的輪廓及各項配置也會逐漸清晰,你會越來越期待它呢,還是覺得不過如此?
自從雷軍宣布開始造車以後,小米汽車一直被廣大米粉寄予厚望,大家都想看看曾經靠性價比起家的小米能否繼續傳說,完成年輕人第一台車的夢想。
但很可能事與願違,據網上瘋傳的消息首款車型將會分為兩個版本,一個版本定價26萬-30萬元區間,另一個版本在35萬元以上。
年輕人還是當年的年輕人,可沒想到濃眉大眼的小米,已不是當年的小米了。
其實,仔細想想也能知道不會太便宜,儘管國內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趨近完備,幾乎任何零部件都可以打通。
但小米入局較晚,生不逢時,正碰上車圈混戰的年份。
自年初特斯拉宣布降價以來,小鵬、蔚來、問界一眾車企被迫跟隨降價,他們倒不是打不過就加入,確確實實是因為特斯拉這把利劍就在頭頂了,不降價就要流血。
還有今年的銀河L7、深藍S7把價格一殺再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小米的首款車型基本上也和性價比無緣了。
信仰歸信仰,造車可不同於造手機,汽車可不允許為發燒而生。
小米汽車目前還有一系列問題沒有解決,造車資質還沒有明確定論,有消息說可能會走特批,將註銷的寶沃汽車的生產資質給到小米。
工廠進度上也令人憂慮。
雖然據中建三局消息,一期工廠已經竣工,但根據專業人士稱,工廠完工之後需要進行設備調試和試生產等一系列工作,這樣才能正式投產,最快也要半年。
這樣算下來,真的還是很趕啊。不過這些在小米的決心面前,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
畢竟米粉、行業、地方政府包括雷軍個人把氣氛都已經烘托到這裡了,不把車造出來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14.99萬就當個念頭吧,畢竟沒造出來之前,大家還可以晚上做做夢。
但小米造車不論成敗,電動車發展來說一定是積極的,希望小米能將手機終端的智能化等科技帶入汽車行業,帶來些新的風氣。
對於米粉來說呢,還真有望實現生活出行全套小米。至少,目前看來小米汽車比蘋果汽車更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