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無所求時,你才會無所不有,真正的通透豁達,就是: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人生最好的狀態,往往是人自發的,不帶任何目的性的,在學習什麼東西的時候、探索什麼東西的狀態,「自發的」裡面,包含著人的欣賞,興趣、好奇心和未知欲。「不帶任何目的性」裡面,代表著人內心的純粹性以及精神上的安寧和平靜。「學習和探索」則必然會給人認知上的成長,以及更新自己和自我成長的收穫感。以上這三個方面同時發生在自己身上,皆足以代表著自己的生命處於最好的存在狀態。
別讓任何人消耗你內心的晴朗,生活應該被熱愛的人和事充實。
我們焦慮,因為我們成為不了我們希望的人,我們焦慮,因為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我接受這個世間所有的虛情假意,因為生活的需要,但我不屑於成為一個虛情假意的人,因為良心過不去。飛鳥與游魚不同路,簡單地做好自己就好。
人生沒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溫飽無憂就是幸事,無病無災就是福澤。
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的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就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裡。
成年人的交際守則:對不喜歡的人,可以遠離的就遠離,不能遠離的就在心裡保持距離。
人一輩子,只能靠長期去做一件事情來成就自己,而不是靠某一個人來成就自己。關於這點,你要麼及早領悟,要麼等待時光給出教訓,逼你領悟。
這世界來過,不辜負花開花落,更不辜負這灑滿清輝的世界,還有這清清涼涼的一地月光。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人的一生,犯錯不可怕,不成長不更新自己才是最可怕的,沒有成長和更新,意味著會重複遇到同樣的自己,意味著無論是大錯小錯還是會繼續犯下去,直到某一天犯下的自己也承受不起。
一段感情想要長久,都要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感和分寸感。離得太遠,則會顯得生分疏遠,離得太近,又容易失了朦朧的美感。
只能看到彼此差異的人,只會將對方從自己的身邊推走,學會包容和有自的不同,才能接近距離,讓彼此舒服。人與人相處最好的兼容模式,便是發自內心的接納,和源於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