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將如何影響對華科技戰?

2024-10-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0日發表題為《專家說,無論誰入主白宮,中美都將陷入兩敗俱傷的科技戰》的文章,作者是蔡雪君。全文摘編如下:

分析人士表示,無論誰贏得美國總統大選,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高科技競爭都將繼續,甚至加劇。

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吹噓說,通過對包括高科技產品在內的各種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他從中國獲得了「數以十億計、又數以十億計的美元」。這表明,如果入主白宮,他可能會對中國徵收更高的關稅。

同時,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承諾,要確保「美國——而非中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並且我們將加強而不是放棄我們的全球領導地位」。

分析人士說,總統候選人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將繼續嚴重影響國際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

位於華盛頓的中美研究中心高級政策問題專家蘇拉布·古普塔說:「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將占據21世紀地緣政治格局的核心位置,也是美國和中國主宰地緣政治格局的關鍵。」

古普塔說:「需要明確的是,目前美中還不會爆發像20世紀下半葉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那種全面零和對抗的『新冷戰』。然而,在兩國爭奪未來高科技行業和先進位造業主導地位的競爭中,明顯存在著冷戰式的零和博弈。」

多年來,美國一直在加強控制對華技術轉讓,拒絕給予中國科技產品市場准入,並打擊雙向技術相關投資。中國多次強調技術自力更生和發展本土未來產業(包括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以保持中國在全球科技競賽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人士預計,如果哈里斯在11月獲勝,她將堅持拜登總統「小院高牆」的對華政策。這一政策對一些軍事相關技術進行嚴格限制,同時保持其他領域的正常經濟交流。預計哈里斯還將為與計算相關的技術、生物技術和清潔技術豎起圍欄。拜登政府將這些技術領域列為「國家安全要務」,美國要在這些領域保持領導地位。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文科講席教授龐中英說:「如果哈里斯當選,政策連續性將是主題。但如果她有第二任期,她可能會在以後表現出其偏好。」他說,如果特朗普再次擔任總統,他可能會傾向於「小政府」,減少行業補貼,並再次訴諸貿易關稅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

特朗普最近呼籲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高達20%的關稅,對中國產品徵收60%的關稅,這促使許多專家預測,特朗普第二任期將對北京採取更加對抗的態度。

北京期待能夠大規模生產自己的先進晶片,並在全球人工智慧治理中尋求更大發言權。中國還在努力說服海外華裔頂尖科學家回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培養國內人才。

俄勒岡大學研究人員理察·薩特邁耶認為:「從很多方面來看,目前的形勢對兩國來說將是一種兩敗俱傷的局面。」他說:「美國在民主國家當中建立科技合作網絡的努力在短期內會帶來一些國內和國際利益,但作為一項試圖孤立中國、阻撓其崛起為科技超級大國的戰略,從長遠來看,可能會遇到大問題。」

塞爾登戰略公司執行長兼創始人麥可·弗蘭克表示,中美關係已形成一種新的平衡,這一平衡將長期保持下去。他說:「戰術可能改變,但美國限制對華技術轉讓的戰略和中國實現技術自給自足的戰略是固定不變的。許多國家對被迫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持謹慎態度。」(編譯/朱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3e94c13e5d5293a935bb06289c7a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