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明明已經很少吃海鮮、動物內臟、濃湯等高嘌呤食物了,但是血尿酸水平還是一直居高不下,痛風頻繁發作。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我們承認飲食只是高尿酸血症的一個因素,只占20%的比重;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自我檢查一下,是否已經嚴格控制飲食,是否還存在某些飲食誤區?
01
尿酸的來源和排泄
尿酸是人體嘌呤代謝的終產物。
尿酸的來源分為兩部分:
(1)含嘌呤的食物分解代謝產生:約占20%;
(2)人體細胞核分解代謝產生:約占80%。
尿酸的排泄主要有兩條途徑:
(1)經腎臟從尿液中排出:約占2/3,
(2)經消化道從糞便中排出:約占1/3。
高尿酸血症的成因,是由於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或兩者都有。
飲食與高尿酸血症有密切的關係,其形式是多樣的:
(1)高嘌呤食物從源頭上增加尿酸的產生,如海鮮、動物內臟。
(2)含果糖的食物增加尿酸的產生,如蜂蜜、玉米糖漿。
(3)有些食物分解後轉化為果糖,果糖增加尿酸的產生,如蔗糖、甜菜糖。
(4)酒精會使體內乳酸堆積,而乳酸抑制腎小管排泄尿酸,從而使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
02
果糖也影響嘌呤代謝
果糖的代謝過程會促進嘌呤合成,導致血清尿酸鹽濃度升高。《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攝入含糖的軟飲料和富含果糖的水、果汁與痛風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果糖對人體新陳代謝的不利影響,還不只是痛風、高尿酸血症,還與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掛鉤。這些問題往往也是相伴而見。
很多人感慨,高尿酸血症越來越普遍,且日漸年輕化。這可能也是物質生活改善帶來的「富貴病」。過去幾十年的食品消費數據表明,食品消費模式向富含含糖飲料和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或蔗糖的加工食品的高熱量飲食轉變,人們的果糖攝入量大幅增加。
果糖攝入量增加主要是由於含糖飲料的消費增加,包括能量飲料、水果和軟飲料,它們是這些飲食中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各類美食還常常離不開高果糖玉米糖漿,但過量的攝入會損害腸道、肝、腎,引起代謝綜合徵、脂肪肝、高尿酸。
也許,我們的高尿酸血症並不是從大魚大肉、海鮮啤酒那裡來的,而是從上圖的烘烤蛋糕、發酵酸奶、冰淇淋、濃縮果汁、碳酸飲料、水果蜜餞、果醬甚至各種醬料那裡悄悄來的。
03
建議
1. 少喝飲料:市面上銷售的各種甜飲料,包括碳酸飲料、果汁、所謂的功能性飲料等是果糖最豐富的來源之一,高尿酸/痛風患者應該儘量不喝、少喝。
2. 可以喝純凈水、白開水、或弱鹼性水,保證每日攝入水量達2-3L。
3. 小心甜食:蜂蜜雖然營養價值較高,但是其果糖含量高達70%,高尿酸/痛風患者必須節制食用。芒果、荔枝、哈密瓜、西瓜、甜瓜等都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柑橘、桃、李、杏等含蔗糖較多,分解代謝後將有一半轉化成果糖,也要注意限制。
4. 不要貪吃高熱量食品。比如漢堡、可樂、烘焙糕點(甜甜圈、餅乾、蛋糕、烘烤麵包等),不要經常吃。
5. 適度蘸醬。各種果醬、花生醬、甜味醬、巧克力醬,不要迷戀。
6.養成閱讀成分標籤的習慣,關注高果糖玉米糖漿、蔗糖、玉米糖漿固體這些成分。
果糖,是悄悄升高我們尿酸水平的隱形元兇。我們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儘量減少添加糖源的食品的攝入量。這是預防高尿酸血症、減少痛風發作的重要調整。對於飲食不能控制病情的,應當遵從醫囑規範用藥,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長期達標,保護關節、腎臟。
END
吳禹池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副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 擅長
以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高尿酸血症/痛風/尿酸性腎病等腎臟疾病以及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前列腺炎、男性功能障礙等。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
執行編輯:黎 妍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