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十二生肖中只有龍找不到真身?龍真實存在嗎?

2022-04-19   探索歷史的真相

原標題:為什麼十二生肖中只有龍找不到真身?龍真實存在嗎?

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龍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但是就在我們欣賞他們威武霸氣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困惑、龍從哪裡來的?

十二生肖裡面其他十一位都是現實存在的,怎麼就沒有龍呢?今天我們就從神話傳說裡面一探究竟。首先提到龍,就必須要說上古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黃帝,如果沒有他,我們今天看到的龍很可能不是長這樣。在距今四千多年前,華夏大地上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原始部落,比如神農氏部落,夏部落和九黎部落等。這時各個部落都有自己所信仰的圖騰。比如神農部落的圖騰是牛,夏部落的圖騰是蛇,除此之外還有熊,鳥等其他圖騰。隨著少數部落的發展壯大,部落之間就開始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遊戲。

由於最終獲勝的是黃帝率領的夏部落,為了號召各方團結。黃帝取下戰敗部落圖騰的一部分,牛角,馬頭,鱷魚腿,鷹爪,以及魚鱗等加在自身的蛇圖騰上面,最終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圖騰,龍。從此之後幾千年,龍一直都是尊貴的象徵,尤其是在秦朝以後,成為皇家的專寵,這便是龍的第一個來源。關於這點,史記就有相關的記載,這裡的龍各種動物的融合體,是上古先民虛構出來的強大圖騰。但是要說龍一定來自黃帝,肯定不全對,這只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龍,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神話故事就會發現,龍很可能不是地球上的生物。

雖然龍看起來擁有很多地球生物的特徵,比如牛頭、鹿角、魚鱗、蛇腹等等,但是神話故事裡的龍要麼就是住在山頂天邊遠離人世,要麼乾脆來自天上。比如燭龍就住在黑暗荒蕪的北冥之地,而青龍直接是東方星辰的化身,那麼龍有沒有可能是來自更加古老的自然崇拜呢?我們先來對比這三張圖片,左邊是龍的甲骨文,右邊分別是雷和電的甲骨文。經過對比,我們會發現龍字保留了閃電的彎曲狀,有把代表雷聲的口移到了彎曲處代表龍的口。而觀察龍字可以發現,龍的開口朝下。表示雨從龍口中傾斜而下。

這與神話故事裡的應龍行雨、龍王降雨是不是有點不謀而合呢?再來看一個字,龍字的異體字寫法,更多是以金文的形式出現在古代文物上面。上半部分代表用斧頭劈樹木,下半部分代表雷電。而合起來的龍反映出原始先民們對雷電的恐懼,但是又想要征服他的願望。這麼一看,傳說中的龍為什麼會如此強大就不言而喻了。正是因為原始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恐懼,因此創造出這樣一位神通廣大的神來幫助自己征服大自然,尋求安全感。如此看來,地球上找不到龍也就不奇怪了。然而這也只是龍的其中一個來源。因為在更早期的六千多年的墓葬中也有關於龍形圖案的,發現它很像龍的雛形,但更像是一種生活在水裡面的動物。

那麼根據外形及大小推斷,最接近的動物是誰?在我國南方地帶,生活著一種名叫水巨蜥的蜥蜴,它們的身長一般超過一米,有些能達到兩三米。水巨蜥全身布滿細小的鱗片,外形與龍圖案極其相似,因此他們還有一個別名,五爪金龍。但是水巨蜥的食物只是一些魚蝦、老鼠、鳥蛋等,並且沒有鋒利的牙齒,算不上兇猛,因此與龍的威猛形象不太相符。除了水,蜥蜴,在我國還有一種與圖案中的龍外形非常接近的動物,那就是揚子鱷。對比圖片可以發現,無論是鋒利的牙齒,巨大的嘴巴還是短小精悍的腿,以及長長的尾巴,二者都非常接近。並且揚子鱷的身長普遍在一米到兩米之間,長到一米七八也並不稀奇。再從時間上來看,揚子鱷是與恐龍同一時代的動物,距今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兩億年。

而我國大地上最早的人類在距今兩百萬年才出現,因此揚子鱷這種古老又兇猛的動物成為鮮明崇拜的對象也並不奇怪。除此之外,在我國先秦時期的古籍裡面,還有關於帝wang養龍的記載,並且這龍非甘泉不飲,非靈水不憩。可見龍是生活在淡水裡面的一種動物。如果龍真的是揚子鱷,那麼對於坐擁天下的帝wang來說,養養龍這種猛獸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那麼你覺得龍真實存在嗎?她會是鱷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