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玩手機吃飯渾身打哆嗦:垃圾快樂正拖垮你的孩子

2023-09-15     校長傳媒

原標題:女孩玩手機吃飯渾身打哆嗦:垃圾快樂正拖垮你的孩子

【一鳴專欄】

女孩玩手機吃飯渾身打哆嗦:垃圾快樂正拖垮你的孩子

原創作者|一鳴

昨天看到一個讓人扎心的視頻。

在一戶人家的監控,記錄了一個部手機讓女孩近乎癲狂的場景,網友直呼:太恐怖了。

她大概十一二歲的年紀,披著長發,看起來很可愛。

一開始,小女孩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在沙發扶手上還有一碗米飯沒有吃,爸爸看她玩手機飯都顧不上吃,十分生氣。

看樣子,當時父母已經吃完飯了,爸爸說她兩句,她大叫著表示反抗,由於他們說的方言,也聽不清楚他們說的話,但可以看出,他們情緒比較激動。

爸爸意思是讓女兒先吃飯,但女兒仿佛沒聽見,她的手在螢幕上不停的扒拉著,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手機。

爸爸試圖打掉女兒的手機,想轉移女兒的注意力,他打了女兒的兩次手機,卻沒有打掉,因為女兒的手抓手機抓得很緊,看樣子。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女兒已經習以為常了。

當爸爸打第三次時,小女孩才端起碗往嘴裡倒米飯,她連筷子都不拿,拿著碗往嘴裡倒。

很自然,米飯基本都粘在一起了,根本吃不到嘴裡多少,就這樣,她還懶得拿起筷子吃。

爸爸只好去收拾桌子,媽媽聽到聲音也過來了,她大聲訓斥女兒,女兒懼怕媽媽,她開始大口吃米飯,但眼睛始終不離手機。

不一會,女孩不知什麼原因,渾身抽搐起來,但父母一點都不吃驚,可能已經習慣了。

不一會,女兒不再抽搐了,她仍然一邊吃米飯,一邊看手機。媽媽搖了搖頭表示非常無奈。

這一幕讓人心痛又吃驚,女兒對手機的迷戀程度已經成癮,她一刻也離不開手機的樣子,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有網友說,我孩子就這樣報廢的,我現在已經妥協了,讀書都不要去,拿她手機說要跳樓,割腕給你看。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過多體驗了垃圾快樂,他們就不再願意追求深度快樂。

玩手機就是一種垃圾快樂,垃圾快樂就像一顆有毒的種子,一旦孩子們沉迷其中,就會慢慢侵蝕身心,影響他們的一生。

01

父母今天偷的懶,會變成明天的遺憾

很多人一提到朱之文的一對兒女,都直搖頭。

農民出身的朱之文飽嘗貧窮的滋味,在走紅後一直努力掙錢,忽略了身邊的一對兒女。

朱之文長年在外工作,妻子不懂教育,對孩子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孩子們長大後,都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常年在家啃老。

正如教育家泰曼·詹森說: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一期採訪節目,主持人問大衣哥「兒子成績如何」。

大衣哥直言:經常考15分,20分。一讓他上學,他就說「給我錢,我再上學」,但是給了他錢,他就跑出去打遊戲了。

大衣哥也想讓小偉繼續學業,可小偉只會在爸爸在家時去學校應付一下。

一旦大衣哥外出演出,他很快就會接到妻子的電話:「孩子又不上了,又回家了。」請家教、托關係,費盡周折……都無濟於事。

最後,小偉還是在14歲的年紀,就早早輟學在家了。而他不想上學的理由也是簡單粗暴:「上學的時候煩得慌,不想上。」

克里斯塔吉斯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結果顯示:

經常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其大腦將會發生嚴重的萎縮情況,並且孩子大腦萎縮的程度,和玩手機的長短存在直接關係。

在成果模型上,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經常接觸手機的孩子,其大腦皮層溝回明顯變少,大腦結構明顯異於普通大腦。

要知道,大腦的健康發育是智力提高的基礎,而孩子學習的好壞與孩子的智力成正比。

所以,孩子如果長期的接觸垃圾快樂,那麼孩子的學習情況將會受到嚴重的干擾。

簡而言之,就是玩手機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孩子的成績「一落萬丈」。

好多父母總覺得孩子天性愛玩,不能讓孩子童年過得不快樂,所以就對孩子的學習不是很嚴格,放任孩子自己學習。

其實這樣的放任孩子學習自由的方式,是對孩子最大的殘忍,使得孩子未來生活過得不幸福。

02

孩子堅持原則源於父母堅持規則

我的鄰居曾經向我吐槽過孩子不好管,不聽他們的話:「我也定了規矩啊,但孩子就是耍賴我能有什麼辦法?」

鄰居是怎麼做的呢?

當孩子想看動畫片時,他告訴孩子必須背會一首古詩才能看。

孩子背了一個小時也沒有順暢地背會,逐漸不耐煩了,哭鬧著非要看,他於是心軟了,想著孩子也不容易,算了,看吧。

當他要求孩子完成一套試卷才能出去玩時,孩子賭氣不吃飯不喝水,他沒有辦法,再次妥協了。

教育中,父母一定不能慣孩子。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降低自己的底線,規矩也將形同虛設。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是毫無原則和底線,孩子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朋友小王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底線意識。

他們和孩子約定好,如果作業做完,就可以看一個小時電視,但如果超時了,那就要受懲罰,比如一星期不允許看電視。

孩子要買東西,就一定要用;買吃的就一定要吃完,不好吃也要吃完。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慢慢地學會了遵守規則,做自己喜歡的事。相應地,孩子的責任感和自制力都會逐漸加強。

父母堅持原則不妥協,孩子才能更好的遵守規則。

03

孩子的好習慣需要父母動心思

(1)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長平時可以採用一些其他生活行為,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被迫」脫離垃圾快樂的影響。

孩子放假時,帶孩子出門散步、逛街、看書等,在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去文化館、科技館、郊遊等,在長假的時候,帶孩子去看看祖國的山河、異域的風土人情等等。

這樣孩子就沒空再接觸垃圾快樂了。

(2)孩子不愛學習時,幫助孩子重塑信心

前幾天朋友的女兒說頭疼不想學習了,朋友沒有責怪女兒,反而親自接女兒回家,帶女兒去飯館吃了頓大餐,陪女兒去廣場跑步。

在她引導下,女兒說出了事情,原來她宿舍有幾個同學晚上老說話,跟她們說了好幾次也不聽。

朋友通過跟老師溝通,給女兒調了宿舍,女兒學習主動性大增,朋友很欣慰。

父母發現孩子有異常,不要急著跟孩子發火,要查出背後的原因,帶孩子走出困境,孩子才會更有信心的走好自己的路。

(3)愛和規矩並行,孩子更自律

我女兒上6年級,每天都能認真完成作業,學習也名列前茅,生活習慣也很好,我們在女兒從小就給她立規矩。

從一年裡開始,我們周一到周四不開電視,從周五、周六晚上才可以看,每個周日有半小時玩手機的時間,如果超過時間,下周日看手機時間取消。

父母只有愛和規矩同行,孩子才不會無所畏懼,養成好的習慣,父母也越來越省心。

04

寫在文末

垃圾快樂爽一時,卻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要注意關注孩子的成長狀態,避免孩子接觸和沉迷垃圾快樂,讓孩子得以健康茁壯的成長。

作者簡介:一鳴,持續投稿變現營2.0 ,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

延伸閱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要用三心

優秀的父母從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孩子假期花費一萬八: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量力而行!

撒貝寧兄妹童年辦晚會引怒贊:每個優秀的父母都會用心管孩子

9歲女孩拒絕保安親昵動作被媽媽訓斥:會拒絕的孩子有多贊

這3種學生,即使是「學渣」,未來也會「出類拔萃」

老師曬出學霸整齊有序的草稿紙:會整理的孩子才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孩子你為什麼一定要努力讀書?

女子偶遇小學班主任感慨: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幸福還是悲哀?

孩子被寵壞的3個徵兆,希望你家沒有!

23歲女大學生死於逼婚: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而不是遙控器

這四種孩子註定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希望你家沒有

高考後,有些家庭出現報復性消費:你什麼條件,就怎麼養孩子!

面對老師的「謊言」,學生堅持自己的想法:有主見的孩子,到底多有出息?

小女孩發現李白生卒年月出現錯誤,觀察力強的孩子到底有多優秀

爸爸在外不順心拿兒子出氣: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遷怒他

父母的習慣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媽媽懂「套路」,孩子更優秀

5歲男孩吐槽媽媽太懶:育兒道路最忌諱「付出太多」

9歲嗯哼高情商回答引贊: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孩子的開竅有三個機緣,看看你家能把握哪個?

好的老師都有點狠心

女孩因邋遢遭辭退: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哪有什麼天生的「學霸」,這6種能力的培養,父母千萬不要忽視了!

獎勵孩子還在用物質滿足嗎?推薦3種獎勵方法,更有教育價值!

內耗的家庭是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育兒路上,我們都欠孩子一場「慢的教育」

父母在家的樣子,決定了孩子10年後的人生!

8歲男孩課堂7次舉手死亡事件揭露真相:千萬別把孩子養得太聽話!

把孩子養廢后終於醒悟:緊繃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小男孩喊話父親好友讓其少喝點酒:鏡頭前的一幕刺痛千萬父母的心

有一種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4歲女兒跟夥伴吐槽爸爸:好父親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卻養出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教育路上最大的問題,父母怕麻煩

網課是一道分水嶺,讓優秀的孩子更優秀,落後的孩子更落後!

好的老師,都有點絕情!

教育最大的危險,就是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做法,決定孩子的未來!

媽媽產後抑鬱離世時孩子才7個月:媽媽,請不要當超人

遇到一位好老師,是每個孩子莫大的幸運與福氣!

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庭教育中,永遠不要低估「貼標籤」的力量!

男孩偷文具退貨:占便宜的孩子終將吃大虧

情侶遇車禍慶祝生日:這兩個字,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誌

男孩轉班,老師寫字條鼓勵他:孩子的眼睛亮了

媽媽和女兒打賭「爸爸在家沒做飯」:眼裡有活的爸爸到底有多重要?

把孩子照顧太周到,是一場災難!

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付出全部成全的其實是自己

男生因考147分失望哭泣:父母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就什麼樣的命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30e04f242ae61c8c7dc826724c10f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