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發行了小提琴超級巨星大衛·葛瑞特(David Garrett)的全新專輯《Iconic》,靈感來自於20世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們,專輯收錄的26首曲目,包括來自巴赫、德沃夏克、格魯克、克萊斯勒、孟德爾頌和舒曼等作曲家的經典作品,這些令人心動、富有靈魂的旋律喚起了小提琴的黃金時代。
一年後的今天,大衛·葛瑞特在北京Today at Apple活動上首次與中國觀眾分享了《Iconic》專輯背後的故事,並與吉他手弗蘭克·范德海登(Franck van der Heijden)一起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二重奏表演。
值得期待的是大衛·葛瑞特三重奏「ICONIC經典回眸」 2023世界巡迴演奏會中國站也將於明日華麗開啟。作為音樂家本人的首度訪華巡演,大衛·葛瑞特將在11月4到16日,陸續在重慶施光南大劇院、成都四川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廣州星海音樂廳、深圳蓮花山草地音樂節、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武漢琴台音樂廳分別進行七場」ICONIC」主題音樂會,向古典音樂大師與二十世紀黃金時代的小提琴演奏家們致敬。同時,專輯《ICONIC》CD也將於11月7日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起售。
《ICONIC》專輯涵蓋了從巴洛克天才巴赫到魔法般溫柔的愛爾蘭民歌《丹尼男孩》。舒曼美妙的《夢幻曲》以小提琴和吉他的新編版本呈現,還有加布里埃爾·福雷的《夢後》,也通過這種方式變成了一首令人著迷的無言之歌。同時專輯中還包括法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卡米爾·聖桑原本為大型交響樂隊創作的具有大膽音響表現力的《鼓樓之舞》。所有曲目都經過重新編曲,以小提琴和吉他的組合進行演奏,葛瑞特解釋說:「這是一種特別具有吸引力的樂器組合,」他還補充道,「我們也將帶著這個專輯巡迴演出,但願能讓年輕的觀眾更親近古典音樂。」
同時,大衛·葛瑞特還與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合作演繹了舒伯特的《聖母頌》,與他的老師伊扎克·帕爾曼合作蕭士塔高維奇的《前奏曲》,與日本長笛演奏家Cocomi合作德彪西的《亞麻色頭髮的少女》,與德國小號演奏家蒂爾·布倫納合作迪尼庫高難度的《霍拉舞曲》。
這些作品不僅在旋律上讓葛瑞特倍感親切,大多數還與他年少時的音樂偶像緊密相聯,這些音樂偶像在他的早年期間起到了絕對的燈塔作用。「海菲茨、克萊斯勒、弗朗西斯卡蒂、格魯米奧等演奏家,當然還有偉大的耶胡迪·梅紐因,都是我心目中的音樂英雄。」大衛·葛瑞特這樣解釋他以「Iconic」為專輯起名的緣由。「令人遺憾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許多小提琴家已經不再演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師們在獨奏會上演奏的那些短小精悍、令人過耳難忘的作品。」大衛·葛瑞特感慨,「這也是為什麼有機會讓這些美麗的作品在舞台上重生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這些作品塑造了我的音樂思維,」大衛·葛瑞特解釋說,「我自己曾錄製過許多精湛的專輯,而這一次對我來說尤為重要的是重新關注本質——關注真正能觸動心靈的東西。《Iconic》中的作品並不以演奏技巧為主。它們擁有美妙的旋律,讓聆聽者更接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和諧!」
大衛·葛瑞特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十歲時首次登台演出,三年後就成為德意志唱片公司簽約的最年輕的藝術家。十多歲時,他就開始了輝煌的獨奏生涯,並錄製了帕格尼尼全部二十四首難度極高的隨想曲。隨後,他作為伊扎克·帕爾曼的第一批學生之一,進入了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
他曾與世界上許多一流管弦樂團和指揮家合作演出,並在全球各地舉辦了多場音樂會,涵蓋搖滾經典、古典奏鳴曲、獨奏作品和電影主題曲等。他的自傳《Wenn ihr wüsstet》(「如果你僅知道」)於去年早些時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