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女博士探秘古墓走紅,把考古拍成偵探劇,還帶火了小眾博物館

2022-06-16     半世煙塵

原標題:95後女博士探秘古墓走紅,把考古拍成偵探劇,還帶火了小眾博物館

95後女博士把考古拍成偵探劇,探秘火坑墓、鑽入帝王陵,收穫粉絲無數。

八年前,水星從吉林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本科畢業時,這位每年都拿獎學金的優秀學生,直博保送浙江大學。水星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文物雖然不會開口,但其中卻蘊藏著歷史的脈絡,需要沉下心來感知,研究出土文物,就像是追尋歷史線索,解密歷史,發現真相。如何更好地為公眾科普考古?2020年9月,「水星逛博物館」正式亮相抖音平台。

和所有初涉視頻領域的創作者一樣,水星的抖音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每次花費大量心血策劃選題、寫文案、拍攝、剪輯,發布後卻反應平平、應者寥寥,水星曾經哭過,也想過放棄,但她還是堅持下來了。如今,已經有164萬人關注「水星逛博物館」,最多時一個晚上就漲粉30多萬,總播放量超過6億次。

考古需要嚴謹和理性,但一味追求嚴謹理性又不便於公眾理解,如何兼顧趣味,水星花了很多心思。她用「沉浸式」手法,拍攝「反盜墓筆記」,為了介紹印山大墓,她先後三次去紹興,經過反覆修改,以類似懸疑片的開場,讓大家身臨其境,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這一期節目很快衝上了抖音熱榜,89萬人點贊,還有很多粉絲留言催更。

探秘秦公大墓、講述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秘密、還原古墓精巧的反盜墓設計、近距離觀察航空母艦,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水星的短視頻愛上考古,走進博物館。

如今的水星,既是學術研究者,也是短視頻創作者,如何兩不耽誤,只有在時間上嚴格自律,水星給自己規定,一周時間裡,三天外出拍攝,四天去圖書館學習。水星並不姓水,為什麼給自己取個這樣的名字,水星說:水星雖然名字里有水,卻實際上卻是所有行星里最乾燥的星球,沒有一滴水,取名水星表示我的視頻沒有水分、乾貨滿滿。

除了考古和歷史之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小眾博物館也開始出現在水星的視頻里。她曾經走進過以抑鬱症等精神疾病為主題的黑色博物館,水星將展館裡的設備全部體驗了一遍,扭曲的洗手間、扎滿針的床、不斷響起的電話聲,這個作品獲得了136萬的點贊。

今年,水星將從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她將會在抖音上繼續她的科普事業。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是保護和傳承文明的重要殿堂。我國現有的備案博物館已超過5000家,如今,「到博物館去」成為社會新風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打卡」博物館,對「國潮」「上頭」,這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魅力,這是文化的自信,要讓「博物館熱」繼續、持久下去,需要博物館自身不斷提檔升級,在內容和形式上創新、下功夫。更需要像水星這樣的專業人才,緊跟時代,用好用活移動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讓博物館「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享有文化的盛宴、思想的盛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298132a4f055b8400ef6b8a111ef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