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每個家庭婦女都會做手擀麵,雖然它的做法大同小異,而它的味道千差萬別。手擀麵也叫家常面,所用的食材也很簡單,麵粉、清水、鹼或鹽,這也是大眾化的。如果再加一種食材,麵條更有筋道、更有嚼勁、嫩滑且味道香醇。
這種食材是啥呢?原來是我們經常食用的雞蛋。是因為雞蛋中含有大量的「雞蛋白」,它和入麵粉後與麵粉中的蛋白質生成「蛋白質-澱粉-脂肪復合物」,使麵糰更加筋道,蛋黃又增加了麵條的鮮味。別忘了再加點食鹽或純鹼,筋道更實足,耐煮不斷。
手擀麵怎麼去做呢?
【食材】:高筋或自磨麵粉500克、溫水約200克、食鹽或純鹼2克、雞蛋2個。
【步驟】:
烹飪湯或拌料
配湯(或干拌料)自己喜歡啥都可以隨意搭配。每個人口味不同,調味料根據自己口味添加。
比如,西紅柿蛋(湯)拌面用料:西紅柿1個、番茄醬5m、蔥1根、香菜2根、十三香、食用油、鹽及醬油。
青菜洗凈、蔥、香菜洗凈切段,瘦肉切絲、雞蛋打爛;熱油鍋,炒雞蛋肉絲和蔥;加入青菜翻炒;調入鹽、醬油、雞精、十三香,;最後加入香菜、小火翻炒均勻;勺出放入碗中,備用。
擀制和煮麵條
麵粉放入盆中,放入鹽後攪勻,慢慢倒入蛋液,攪成絮狀。
再將面絮揉成麵糰,稍微硬一點;倒扣面盆,或蓋個蓋子,讓面松馳一會,也就是「餳面」。
約15分鐘後,準備擀麵條。先在面板上撒少許乾麵粉(最好是比較鬆散的玉米粉),再次揉面,使麵糰達到既光滑又有彈性的狀態。
將麵糰擀平,再將面片卷到麵杖上,用手逆或順時針滾動麵杖,來回推動。在做的時候要適量的撒些乾麵粉,以防沾連。擀制時,要不停地調換方向,才確保將面片擀勻稱,擀至自己滿意的厚度。
將擀好的面片卷折起來,切成自己喜歡的寬度。
再將麵條抖動,撒開,以防沾在一起。
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燒開後將麵條抖動著放入鍋中。用筷子攪動,大火再次燒開,再次攪動煮著的麵條。此時,少加點涼水,煮沸,以防夾生或煮棉。
將麵條用笊籬撈出,或放入做好的酸湯中,或放入碗中準備涼(熱)拌。
手擀麵和面的技巧
想要手擀麵吃起來勁道爽滑,和面時別忘了加點食鹽,或者加點純鹼水,再打1-2個雞蛋,也可以將食鹽和純鹼混合後,用溫水化開,加入麵粉中,這樣,做出手擀麵有嚼勁還好吃。
想吃手擀麵的,不妨用心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