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生命離開,一面是生的企盼。我們知道一半是你,一半是他。
生命的延續,那是器官捐獻後的新生。
今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第4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主題是「生命是一首歌」,並首次採用「雲音樂節」直播形式。
來自全國近50個城市、10所高校、110家大型醫院共同參與,騰訊新聞、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京東直播、丁香園、健康界、清華大學出版社、心醫國際等同步直播,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位元組跳動公益、怪獸充電等公益支持,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30餘家重要媒體進行報道,形成宣傳合力,共同推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引導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醫院大學齊攜手
助力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
羅氏製藥中國連續4年支持的「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今天將在各地以不同形式展開線下活動,為推廣器官捐獻理念助力。
網絡圖
在浙江,今天,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附屬醫院在醫院門診及浙江樹人大學分別進行了公益宣講活動。
在醫院門診樓門口,很多觀眾前往資料台領域關於中國器官捐獻的相關知識手冊,並通過拍照、發朋友圈等形式將中國器官捐獻的活動信息分享給更多人。
今天下午,樹人大學裡還將開展一場關於器官捐獻的知識課堂和知識搶答,讓參與的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國器官捐獻的意義。
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但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
目前,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2萬例,移植的缺口很大。
很多大眾對於器官移植的認知還存在諸多誤區,其中對於我國器官移植手術的成功率有較多顧慮。
對此,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張武教授表示:器官移植手術在中國已經非常成熟,且預後良好,比如國內肝臟移植受體術後1年的生存率85%,3年生存率70%。
網絡圖
近年來,樹蘭醫院肝臟移植髮展迅速,今年截至5月底,肝移植手術已有130例,術後病人的預後情況都比較理想。樹蘭醫院肝臟移植在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會長鄭樹森院士的帶領下,無論是數量還是移植手術質量均位居全國各大中心前列。
比如在肝癌移植方面,肝癌是中國肝移植的主要適應症,按照以往國外的肝癌肝移植的受體選擇標準,國內患者有很多不能夠滿足這些條件,失去了移植機會。
2008年,鄭樹森院士創建了肝癌肝移植的受體選擇標準——「杭州標準」,使得受益人群擴大了52%,這就為更多患者和家庭帶來生的希望。
網絡圖
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壽張飛教授表示:「我院在高難度手術方面有非常強的經驗,比如對於廣泛的高致敏患者進行腎移植手術,我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範、系統的治療方案,使得很多疑難病例(如二次移植、三次移植)可以獲得移植機會,並且移植受者的預後非常好。基於此,我院的移植手術數量逐年增高,且來我院的患者來自全國大陸以及香港、台灣等地。
今年是樹蘭醫院第4次參與6.11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我們希望能從我做起,從醫院、醫護人員、醫學院學生開始,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讓更多人知曉器官捐獻的意義,助力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
網絡圖
支持器官捐獻
10秒即可實名「亮登」
多年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致力於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積極推動公民器官志願捐獻理念,打開手機里的支付寶,不到10秒,一鍵就可完成公民器官捐獻的志願登記。
自2016年底,基金會主管的「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在支付寶上線,到目前,已與全國40家醫院實現對接,公眾可通過支付寶平台、相關醫院官方網站及公眾號等途徑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網絡圖
截至2020年6月10日,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超過133萬人次。
在我國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只是一種個人意願與理念認同的表達,而真正需要完成器官捐獻,不僅需要符合一定的醫學條件,經過嚴格的判定程序和第三方見證環節,也必須經過家人的書面同意才能完成。
但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會堅定登記者的家人們同意在其逝世後器官捐獻的決心。
捐獻器官是一個偉大的善舉,這一善舉讓瀕臨絕望的生命得以延續,感恩偉大的捐獻者們。
捐獻,是生命的禮物。
器官捐獻,我們願意,
你願意嗎?
來源:時報記者 潘潔
編輯:孟泓穎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